第五節 德國猶太銀行家族不敗的秘密

(一)“金本位”的騙局

縱觀德國財富之爭,有許多銀行家族相互爭霸,試圖主導德國的金融和貨幣體係,但猶太銀行家族一直立於不敗之地,原因就在於羅思柴爾德家族擁有絕對主導的金幣供給能力,這種能力絕不是依靠給小小的“黑森伯爵”打理財務可以獲得的,有一個更早和更有組織的可靠來源。

德國銀行家羅思柴爾德家族與其說是一個銀行家族,不如說是一個曆史現象。他們對於歐洲金幣的主導,對"金本位"的持續秘密推廣直到今天。這裏簡要說一下,猶太銀行家族如何製造金融危機,最終在德國取得了主導權,成了德國金融卡特爾的霸主。

這個金融把戲重複了無數次,尊敬的讀者看後會感到“很熟悉”,可人們還是不斷地被金融戰打垮,就在於金融僭主嫻熟的宣傳和控製能力,這的確是財富之爭學研究中,特別要注意和學習的經驗。

(二)德國財富之爭(1871年)

為了讓整個財富之爭更加條理化,把這個主導過程,稱為“德國財富之爭(1871年)”。

1.財富之爭的第一階段,即“準備階段”:(戰役背景:1871年以前)

普魯士地區和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各個貴族領地,有幾十家銀行在發行銀行券。但其中隻有幾個銀行家族在主導,最主要的銀行家族就是猶太銀行家羅思柴爾德,尤其是普魯士銀行,幾乎由羅思柴爾德家族擁有。但這不能說“不公道”,因為他們“保證兌換”。所以,在這個時期,羅思柴爾德家族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其他“銀行家族”了,而是“國家法幣”。在此後的時間裏,跨國壟斷金融資本一直在玩弄一個“概念騙局”,他們不停地讓國際金融體係在“國際債權人控製的法幣體係”和“各種花樣百出的金本位體係”中間搖擺,似乎讓人們自由選擇,而不論如何選擇都是一個金融騙局。因為,選擇了“國際債權人控製下的法幣體係”就選擇了通貨膨脹和虛擬經濟,也就交出了一切財富和實體經濟的所有權;選擇了“金本位貨幣”就會立刻製造出“金幣流動性短缺”,大幅提高了羅思柴爾德等銀行家族手中黃金儲備的價值和“籌碼”,最後讓各國政府反而喪失了貨幣的發行權。

人們隻要稍加研究和考證,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元和歐元背後都有羅思柴爾德家族的影子;美元利益集團在宣揚美元體製不敗的觀點,歐元利益集團則在宣揚超主權“金本位”世界貨幣,一些似乎是“揭露”羅思柴爾德家族的論調,背後卻是歐元理論集團,也就是法蘭西銀行和德國央行股東集團(即“獨立央行""國有化”後的“國際債權人集團”),也就是羅思柴爾德家族在支持,對這種現象要有足夠的理解力和幽默感。

這裏一切的秘密就在於:“獨立央行理論”、“債務貨幣理論”、“赤字國債理論"剝奪了"國家法幣”出現的可能性,否認了“預發行貨幣餘量”的存在,讓貨幣發行必須和債務掛鉤。選擇本身如果是騙局,選擇的唯一結果就是墜入騙局。

2. 財富之爭的第二階段:“德意誌第二帝國”和“德意誌帝國銀行”建立階段(1871—1876)

(1)將普魯士王國成功“提升”為“德意誌第二帝國”,並建立了一個跨國金融資本擁有的“獨立央行”——德意誌帝國銀行,從廣義財富之爭學的角度擁有了德國一切財富和實體經濟的所有權。

(2)成功攫取了在普法戰爭中法國賠付給普魯士的50億金法郎,一舉完成了主導德國貨幣事務所需的資本積累,為以後實施“金本位”打擊其他銀行家族和阻止德國政府發行法幣奠定了堅實的硬幣儲備基礎。

(3)1870年通過法案阻止"銀行券發行行"的增加,限製了新的競爭對手的出現。

(4)1875年通過《銀行法》,授權使巴登地區特許銀行、巴伐利亞地區特許銀行、薩克森地區特許銀行、符騰堡地區特許銀行依然有權發行銀行券,實際上取消了其他銀行發行銀行券牟利的“權力”。這極大地削弱了容克家族地方勢力對德國金融、貨幣事務的發言權(對於原有銀行券發行行的數量,有31家和32家兩種說法,經過對比,發現可能由於前者感覺沒有必要包括普魯士銀行,而後者則算入,把德意誌帝國銀行看成一個“新事務”)。

(5)1876年正式建立德意誌帝國銀行,由銀行家族發行銀行券,進入德國經濟領域流通。這開啟了羅思柴爾德銀行家族主導德國貨幣事務的新時代。

3.財富之爭的第三階段:針對德國金融資本的財富轉移階段(1871—1935)

“德國銀行資本的來源幾乎全部來自國內,隻有達姆斯塔特銀行是例外,不僅它的模式是法國的,資本也是法國的。”這很有趣。因為法國金融資本“幾乎全部來自法蘭西銀行券”。

(1)對德國金融資本的第一次兼並(1876年以後的一段時間)(上一個戰役階段目的是把德國的經濟所有權和財富集中於金融資本手中;這一階段則主要消滅金融資本,使之凝結為壟斷金融資本)

1875年的“德國四大銀行券發行行”的確立,並沒有將其他31家銀行券發行行消滅,而是限製了其使用範圍,這導致15家“銀行券發行行”逐漸崩潰,壟斷金融資本完成了對德國金融資本的第一次資本兼並。這些破產的銀行大多是壟斷金融家族的“盟友”、“朋友”、“姻親”、“銀行代理人”,但這絲毫不影響財富之爭的實施。

(2)對德國金融資本的第二次兼並(1905年)

通過製造“金融危機”,迫使剩下的16家銀行券發行行陷入破產。

(3)對德國金融資本的第三次兼並(1935年)

通過製造金融危機,引發政治危機和信用危機,迫使“四大銀行券發行行”退出銀行券的“發行業務”,完成了壟斷銀行家族對德國金融貨幣事務的資本兼並。

(4)這個時期,壟斷金融資本主導的德國銀行業,已經完成了對德國工業的絕對主導,銀行家和工業家的界限消失了,他們交叉任職,統一在德意誌帝國銀行的馬克旗幟下,再也沒有任何分歧了。

4.有關德國財富之爭的補充說明:

(1)大約在1905年前後,由於原來與各地區銀行券發行行共生的德國實體經濟賴以獨立存在的地區銀行券發行行都被消滅了。德國的實體工業已經主導在壟斷金融資本手中。

(2)猶太壟斷金融資本通過不斷製造對銀行券的不信任,利用手頭的金幣優勢,迫使其他銀行券發行行破產,這一金融戰策略極為有效。

(3)當銀行券發行行破產以後,德國大量的工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還存在,壟斷銀行家族僅能通過擁有貨幣發行權,進行廣義擁有。他們先後在法蘭克福和柏林建立了證券交易所,把德國工業資本和德國金融資本的資產“流動化”,虛擬經濟化,然後開始“狹義擁有的進程”,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必須爆發,不然就無法完成這個過程。羅思柴爾德夫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我的兒子們更熱愛戰爭的人了。”需要補充一點的是:當跨國壟斷金融資本逐漸完成了對世界金融體係的主導和實體經濟的廣義擁有時,就“沒有比銀行家更熱愛和平的人了”。這種“和平”不過是對財富之爭勝利態勢的維持,是保持一種隱形的金融戰爭狀態,並不是真正的和平。雖然這時和平的旗幟四處可見,卻危機四伏,這是財富轉移機製高效運作的險惡時刻。

1910年,德國資本超過1億“金馬克”的隻有6家:德意誌銀行2億馬克、德累斯頓銀行1.8億馬克、貼現公司1.7億馬克、工商銀行為1.54億馬克、沙夫豪森銀行1.45億馬克、柏林商業公司1.1億馬克。此時,德國金融資本控製的全部存款和實體經濟所有權不超過1000億馬克。可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大量財富被“馬克化”,可取得了這些馬克,交出了所有權的德國各界立刻發現,號稱“永不貶值”的“金馬克”累計貶值得一塌糊塗。跨國壟斷金融資本“擁有”德國各階層全部財富的“付出”,不超過1個麵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