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銀行家的金融熱戰路線圖

(一)“貨幣是最壞的違禁品”

這句話是美國副國務卿威廉·詹寧斯·布賴恩的肺腑之言,很多人不知道他為什麽這樣說。他深深地知道美聯儲建立的含義和大量向歐洲協約國提供美聯儲券貸款的性質——銀行家族用數字捆綁和掠奪歐美國家財富和私有財產,讓戰爭演變成消滅各國理智聲音的工具,這和後來銀行家在"大局已定”之後,又轉而高喊“世界和平”是一回事,並不矛盾。

(二)“普法戰爭”在銀行家財富之爭路線圖上的價值和曆史地位

“普法戰爭”(1870.7.19—1871.5.10)在世界財富之爭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由此在1871年建立了“德意誌第一帝國”,而且對從古代歐洲慢慢發展起來的跨國壟斷金融資本來說,也有著分水嶺的重大含義。

1.虛擬經濟的目的是控製實體經濟,“普法戰爭”的財富之爭價值就在於歐洲實體經濟的中心,從此轉向了德國。控製實體經濟是發動財富之爭的始點和終點。

2.這場由羅思柴爾德在普魯士和法國的銀行代理人共同導演的金融熱戰,締造了一個現代"德國",也就是所謂的"德意誌第二帝國"。它不是"德意誌第一帝國”(以奧地利為中心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延續,而是古代武裝銀行“條頓騎士團”的延續,而“條頓騎士團”則是古典共濟會武裝銀行“聖殿騎士團”的分支……這種意義非同凡響,令人深思。

1866年,普魯士甚至與包括奧地利、漢諾威、薩克森等眾多德意誌邦國發生了戰爭,後者才是真正的“古代德國”,普魯士不得不稱之為“德意誌第一帝國”,而自稱“德意誌第二帝國”。普魯士王國改說德語也不過是幾百年前的事,這不是一場喜劇嗎?

3. 羅思柴爾德銀行家族左手扶植了“拿破侖三世”,右手扶植了俾斯麥,然後讓他們兩個打了一場“戰爭”,甚至在戰場上密會,並且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聯合普魯士打垮了法國自己的軍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不僅掏空了法國的財富,而且埋下了法國和德國衝突,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種子,為私有貨幣在歐洲的“發揚光大”鋪墊好了下一次更大規模金融熱戰的伏筆。

4.普法戰爭締造了“德意誌第二帝國",也在幾年後的1876年締造了"德意誌帝國銀行",一個羅思柴爾德家族擁有的“獨立央行”,他們又先後擁有了原“德意誌第一帝國”,奧地利王國的“獨立央行”,此時羅思柴爾德家族也成了法蘭西銀行的主導股東……當1913年羅思柴爾德家族通過其一手建立的摩根財團控製了美國的貨幣發行權,那麽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整合這些“獨立央行”了。最簡單和徹底的方式就是打一場世界規模的金融熱戰,而普法戰爭就是這一係列人間悲劇的開始。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價值嗎?

“(美國)士兵是愚蠢的動物。

——美國猶太裔國務卿、現代共濟會成員、外交協會會員基辛格“平等、博愛、人權”的旗幟是法國大革命的口號,也是美第奇銀行推動“文藝複興”時提出的宣傳口號。可文藝複興的標誌徽章卻是“束棒”,也就是“法西斯”,在西方沒有幾個學者敢於提及這類問題。有趣的是,把法西斯和銀行家相聯係不是一種“來自他人的批判”,而是銀行家自己從文藝複興時期開始的一種理想宣傳和對世界的公開規劃。

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完成銀行家建立世界政府、世界央行、世界貨幣的任務,卻讓歐美跨國壟斷金融資本完成了走向世界統一貨幣體係所需要的資本凝結,並同時埋下了下一場世界範圍的金融熱戰的種子。

1.“世界貨幣”——得到了推廣,卻沒有正式建立

普法戰爭標誌著羅思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歐洲跨國壟斷金融資本的重心轉移從法國到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標誌著這個重心從德國轉移到了美國。但是建立一個私有的世界貨幣體製,並為人們廣泛接受,談何容易?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力度很大”,但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必須有一次新的、更大規模的金融熱戰。

2.“世界央行”——達成了,但“實踐和計劃有所不同”

普法戰爭讓羅思柴爾德家族憑空得到了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法國支付),他們通過“德意誌帝國央行”開出賬麵馬克票據,金幣進了家族的金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要賠償2260億金馬克。當時全世界也沒有這麽多黃金實物,德國隻能不斷地向“國際債權人”集團借入“等同於黃金的金本位賬麵數字”。銀行家這個目的是要把德國經濟永遠和債務捆綁在一起,並成為永遠的利息奴隸(這就是債務金融主義的雛形)。

核心問題是,這些戰爭賠款當然不會歸各國政府,而是要進入羅思柴爾德家族的腰包(各國政府得到的是數字,金幣或債權卻歸了羅思柴爾德家族)。

2260億金馬克德國賠不起,整個過程卻由銀行家來“跨國協調”。1924年銀行家拋出了一個“道威斯計劃”,讓德國每年賠付10億金馬克(都是紙幣,哪有這麽多金幣?),這要德國賠付許多年(好像還“減輕了負擔”)!但“道威斯計劃”不過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德國“獨立央行”,並讓德國人民真正被榨幹骨髓,而不是“幹脆賴賬”。可這筆錢依然太多,德國各階層紛紛破產,無力支付(銀行家搜刮的計劃,執行並不順利)。

羅思柴爾德家族於是開始了一個策略轉變——從追求金幣到追求債權。也就是說不再奢求得到超出當時金幣總量的金幣,而追求對歐美各國實施債務控製,也就是“國際債權人”主導的“世界債務貨幣體製”。這就需要建立一個世界央行,而把所有搜刮到的黃金、白銀都弄到這個“世界央行”來“管理”,給各國開出“超主權的金本位的賬麵轉賬數字”。這不僅可以讓跨國壟斷金融資本一舉完成世界範圍的資本凝結,還可以讓各國人民誤以為這個“超主權的世界貨幣"是“可靠的金本位”,並且是由"各國政府聯合發行”,而且這個"世界央行”也會被誤以為是一個"各國政府聯合組建的跨國金融機構”,事實卻是羅思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幾個壟斷銀行家族的私有財產和私有皮包公司,一個什麽都沒有的跨國信用卡特爾。

1928年,美國銀行家揚格(0.D.Young)就開始四處活動,於1929年通過了《揚格計劃》,讓各國同意組建一個“國際清算銀行”替代“賠款委員會”。1930年1月20日,由羅思柴爾德家族的銀行代理人摩根財團和其他一些紐約美聯儲股東出麵,在海牙與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比利時、日本的“獨立央行”閉門磋商。這個會議很滑稽,因為除了日本情況比較特殊之外,大多數“獨立央行”都是幾個跨國銀行家族的私產,卻得出了一個“跨國政府決議”,建立一個私有的世界央行——國際清算銀行(瑞士政府發給經營執照,並給予銀行家股東們免稅、“外交豁免權”等許多特權,前麵說過,這裏就不重複了)。

國際清算銀行的確控製了各國的財富,不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但是這和銀行家預想的可以發行“世界貨幣”的“世界央行”,還明顯不是一碼事,故此這個皮包銀行從此成了跨國壟斷銀行家集團對各國“獨立央行”發號施令和實施人事滲透的跨國私有金融情報組織,實際上的金融支配,卻依靠美聯儲才得以實現。

所以,國際清算銀行僅僅是“小半個世界央行”,與美聯儲合在一起可稱為“半個世界央行”。

3.“世界政府”——第一次嚐試成功了

跨國銀行家建立了現代共濟會組織的分支,美國外交協會成員,也是建立美聯儲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是“第一世界政府”的奠基人。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提出了“威爾遜十四點條”(有時也被稱作“威爾遜的十四點建議”)。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建立“國際聯盟”(1920年至1945年),這實際上是一個銀行家操縱下的“世界政府”(所謂的《凡爾賽和約》的第一部分就是《國際聯盟盟約》,包括國際法庭等“世界政府”機構,後來卻由一個羅思柴爾德家族的銀行代理人——摩根財團建立的跨國私有金融機構"國際清算銀行"來“運作”)。

《凡爾賽和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了一個《凡爾賽和約》。人們總以為這個和約是各國政府(包括戰勝國和戰敗國)聯合協商和妥協的結果,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凡爾賽和約》是3個共濟會(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三巨頭密會”),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凡爾賽和約》的命名,源於談判是在1919年1月18日凡爾賽宮進行(1870年德國取得普法戰爭勝利並統一德國後,“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德皇”在此舉行加冕儀式)。當時邀請了來自38個國家的70名代表(包括了舊中國的外交代表)。

(1)第一批被踢出去的國家

德國、奧地利、匈牙利、俄羅斯均不在邀請之列,這就成了一個“單邊力量”控製下的“協商”。

(2)第二批被剔出去的國家

由於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實行“閉門磋商”,導致各國政府代表並未參加會議,而是“領通知”來了。

(3)第三批被趕出去的國家

日本和意大利對於當時的國際政治表現得非常幼稚和不知斤兩。妄圖在殖民地分配上分享美英傳統利益,受到打壓,“自動”退出會議(“以示抗議”)。

(4)實際參與製定《凡爾賽和約》的“共濟會三巨頭”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任期1913—1921,生卒1856—1924),現代共濟會成員。

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任期1916—1922,生卒1863—1945),現代共濟會成員。

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任期1906—1909、1917—1920;生卒1841—1929),現代共濟會成員。

“世界政府”就是在這樣一種銀行家主導的跨國組織的主導下,被廉價地炮製出來了。“國際聯盟”和後來的“聯合國”明顯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跨國壟斷銀行家族的力量尚不足以公開建立一個“世界政府”,而隻是一個由勝利的參戰國組成的跨國條約組織,並且美國政界非常清楚這是怎麽回事,抵觸極大,一直沒有批準美國加入“國聯”(美國總統建立的“國際組織”,卻先由“賠償委員會”後由“國際清算銀行”管理)。

這個“世界政府”的嚐試,反映了跨國壟斷金融資本的力量與不足。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意義——“完美的金融熱戰”

評價一場財富之爭的得失,關鍵在於“背景準備”、“戰役進程”、“勝敗結果”、“損耗比率”四個因素。越是規模宏大的金融熱戰,越容易失去控製,陷入不可知的被動局麵,甚至讓整個財富之爭走向銀行家預期的反麵。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場世界範圍的、被人們公認由金融問題引起的高強度戰爭。單就這一點來說,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1.背景製造的成功

(1)銀行家族戰略重心的轉移

普法戰爭是羅思柴爾德家族從法國到德國的戰略轉移,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惡性貶值,則是其從德國到美國的戰略轉移。這個把戲很有意思,就是給德國製定了一個很高的“戰爭賠款額度”,然後不斷地從美國向德國進行“貸款",這個貸款是“金本位的美聯儲券",而德國又向戰勝國不斷賠付金馬克。所有這些看似一本正經的國際結算,都是在幾個銀行家控製的私有金融卡特爾——各國的“獨立央行”之間進行的數字遊戲,什麽也沒有轉移。

這種金融戰策略的目的,就是製造“國際債權人”對德國的巨額債權,也由於美聯儲券的發行,而製造了對美國的巨額債權,這些“私有銀行券的流通”又製造了整個歐洲貨幣的“債務化”儲備的“債務化”交易的“債務化”,也就是“接受債務、交易債務、儲備債務”,這就是債務金融主義。各國政府什麽也沒有得到,各國人民從此成了銀行家的債務奴隸而不自知。金馬克不是黃金,美金也不過是數字,一切都是銀行家筆下的虛擬賬麵遊戲,卻讓羅思柴爾德家族的產業重心從德國轉移到了美國。

(2)仇恨的製造與控製

製造仇恨和消除仇恨都是財富之爭的策

略,難點在於控製仇恨的“強度”和“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凡爾賽和約》製定了的“戰爭賠款”數字。當這種賠款的數字傳到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1851—1929)耳中的時候,他說了一句當時人們並不理解的話:“《凡爾賽和約》不過是一紙20年的休戰協議。”他不僅非常清楚銀行家為什麽要這樣做,而且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費迪南·福煦不是天才,卻準確地預見了曆史進程。

這筆“戰爭賠款”雖然最後都進了銀行家的腰包,可德國老百姓不知道,他們所產生的仇恨是一種和經濟損失成正比的“可以量化的仇恨”。可以通過搜刮和通貨膨脹的數字模型進行精確控製,這就是為什麽要製定一個無法達成的“賠款協議”。

這個協議由德國、美國、法國的“獨立央行”來“具體運作”,他們都不過是跨國銀行家族的家族企業分部,通過對流動性的控製(包括搜刮和對希特勒的金融資助),銀行家在德國製造了“精確的仇恨”和“驚人的複蘇”,這筆看似誘人的“戰爭賠款”,並沒有讓法國得到任何實惠(法蘭西銀行的股東羅思柴爾德家族除外,可他們不等於法國人民)。

2.戰役的爆發和進行協調

(1)1914年6月28日,歐洲秘密組織“黑手社”殺手加費格裏·普林西波(19歲)對奧地利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夫婦的成功暗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政治暗殺對於引爆戰爭的時間控製是最精確的,這個神秘的“黑手社”(有時也被翻譯成“黑手會”)不論是什麽人在控製,都成功地、精確地吹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號角。

銀行家的金融戰謀劃似乎總有老天保佑,恰到好處地冒出一個“黑手會”,這支“黑手”來自何方無法考證,但受益的卻是銀行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德國和蘇聯是歐洲戰爭的主要對壘雙方。羅思柴爾德家族通過摩根財團控製的美聯儲向蘇聯不斷輸血,同時通過銀行代理人沃伯格家族,不斷對希特勒提供戰爭資金。這些工廠在德國的土地上,卻沒有受到任何的空襲,一直保留完好。而那些不是華爾街銀行家控製的德國工廠則基本上被空襲摧毀了。

華爾街的銀行家集團通過對蘇聯和德國“金融力量增減”,讓兩個國家逐漸打成了平手,然後逐漸讓蘇聯占據了上風。這不僅是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體現,也有華爾街逐漸削減對德國支持力度的“功勞”,他們的目的是製造一個相對弱小,卻能製約美國政治體製的“對手”,也就順手埋下了“冷戰”的種子。

3.財富之爭的甜美果實

為了限製連任了四屆總統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等銀行代理人的尾大不掉,羅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突然“病故”了。這個曆史事件的結果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讓美國前台政客集團得到多大的威望和實惠,而是讓美聯儲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美元體製。羅思柴爾德家族在美國的銀行代理人摩根財團為代表的紐約美聯儲股東世襲家族從此廣義上擁有了世界的一切財富。

對於他們來說,隻是死了許多人和一個總統。

4.財富之爭的損耗比

(1)付出=收獲

這是財富之爭學中特有的現象,銀行家用銀行券注入各國戰爭機器的同時,也廣義收獲了各國的財富,不但沒有付出任何東西,反而擴大了虛擬經濟的控製範圍和力度。

(2)用“小收獲”得到“大收獲”

銀行家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財富之爭中,一直是收獲,而從來就沒有付出。這是財富之爭學中特有的戰役數學模型,是財富之爭學不同於傳統戰爭的重要特征。銀行家用收獲替代戰役支出,通過虛擬經濟把支出轉換為收獲,即用“數字支出”換取了“私有貨幣領地範圍的擴大",從而得到了一個“零支出”+"廣義收獲”的“戰役付出模式”。

人們可以理解從一個嬰兒手裏搶奪棒棒糖是可恥的收獲,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催生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用“國際法”的形式規定了幾個銀行家用數字可以廣義擁有整個世界的財富,這種更加可恥的行為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拋開道德不談,這種偉大的"成功",無疑令人賞心悅目。全世界人民對美聯儲股東家族交出了一切財富,卻“歡欣鼓舞”。所以,世界財富之爭簡史不僅是一部肮髒的欺詐史,也是一部幽默而又真實的曆史喜劇。在這部喜劇中,被剝奪者與剝奪者都哈哈大笑,兩者握手言歡。不過,被剝奪者並沒有注意到,他不過是資本怪物腳下的傀儡,而不是相反———句話:剝奪者必被剝奪,他們沒有資格嘲笑被剝奪者的愚蠢,因為他們更加愚不可及。

(五)永遠的財富之爭

所謂的戰爭,不過是物質世界的一種不穩定的異常狀態,而物質世界的本質是趨向穩定。製造“不穩定”和“扭曲”的目的不是蓄意的破壞,雖然結果常常如此,而要達到一種絕對少數對絕對多數的主導。這種物質運動的形態,表現在人類社會中,就是戰爭。

財富之爭是一種常在的控製體係,一種持續的財富轉移模式,故此是金融主義時代的一種常態。從廣義來說:人類社會一旦進入了金融主義階段,財富之爭就從廣義永恒的存在,直到金融主義的消亡(希望人類文明不會被金融寡頭的私欲同時毀滅)。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人們不斷地歡呼:“大戰結束了!”在某個層麵來說,這是一種“真實”。但財富之爭卻從1913年人類社會進入金融主義階段之後,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人類社會被銀行家帶入了一場新的、永遠也不會停滯的“悖論戰爭",在財富之爭學中也稱"反邏輯戰爭",也就是一場騙局戰爭、無目標戰爭、無法終結的戰爭。

所謂的戰爭,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戰爭對手,這樣才能有戰略和戰術目標,不論失敗和勝利,都會有一個完整的開始、發展、結束的戰爭過程。但是財富之爭中的“悖論戰爭”卻不是這樣,它服務於跨國壟斷金融資本,扭曲物理世界(實體經濟),用虛擬經濟控製一切的需要,可以永遠地進行下去!這裏舉兩個“悖論戰爭”的模式:

1.反貧窮戰爭

美國約翰遜總統(1963年至1968年在位)是這種戰爭模式的始作俑者,他發明了一個“反貧窮戰爭”的概念,並在1964年通過了《經濟機會法案》,史稱德國耕地麵積約1195萬公頃,種植業以糧食作物為主,耕地中約70%的土地種糧食,兼營水果、經濟作物、花卉和牧草。

“反貧窮戰爭法案”。

“貧窮”是私有製製造的一種不公正的財富分配體製,在金融主義確立以前,主要由創造財富的能力決定,“貧窮”的戰略積極意義大於消極意義,在1913年極少數銀行家族初步確立了金融主義之後,“貧窮”

主要由世襲與血緣決定,一個人不論能力如何、如何努力,他或她所創造的一切財富必然歸美聯儲股東廣義擁有,不會有一分錢的“私有積蓄”,這種不被人理解的現象,不僅吹響了資本主義製度毀滅的號角,也消滅了一切公正。“貧窮”是一種注定要在金融主義體製範圍內存在“收入差別”,這種“差別”不可能被消除,這種"反貧窮戰爭"純粹是一個騙局,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更沒有“重要的過程”。

2.反恐戰爭

打擊一個或一個名單上的“恐怖組織”是一場戰爭,而“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爭”,則是一場無休止的戰爭,因為沒有終點和勝負可言,所以也就脫離了戰爭的概念,屬於財富之爭學中的“悖論戰爭"。戰爭的目的在於終結戰爭,悖論戰爭目的在於維係戰爭,兩者有點相似,卻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