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人行,必有我師”說起

聽朋友說過他的一個很好的“育女心經”:

我從來就不請家教,不是因為我自己過於自信,而是我根本就不懂得孩子的很多學習上的問題,我常常成為了女兒的學生,每天女兒都給我講一個小時的課,包括英語、數學各半個小時。

不請家教是因為怕孩子對家教產生依賴性,不好好在學校聽課,反而依賴在家裏聽。也是因為我的外文和數學太差,所以我常常會請教孩子很多問題。在請教孩子問題的時候,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孩子在我向她請教問題的時候,她總是能把這個問題學得很透。所以常常做孩子的學生,孩子自然就會成為老師。也自然不用請什麽家教。所以我的育女心經是——給孩子找個好老師,還不如給孩子找個好學生。

朋友的育女心經讓我想起了女兒那天在我的書房向我請教韓愈《師說》解釋的場景:

女兒常來我的書房,隨手拿書就看,也從不看自己的學識能否到那程度。她翻開韓愈的《師說》便認真地讀著:“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女兒一口氣之乎者也地讀下來,好像除了“三人行,必有我師”地熟悉點,方能知道—些,其他的都不知道什麽意思,於是便向我索取解釋。

當女兒讀到“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的翻譯時,她說:“聖人還有不懂的道理嗎?如果他都有不懂的道理,他為什麽能稱為聖人呢?”

我笑了笑,給她講了孔聖人出巡的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揚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麽?”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麽?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這就是聖人所不懂的道理,很多時候,不是別人擋住了你的去路,是因為你不懂得去給別人讓路。孔子當時就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項橐便成為了他的老師,這也便讓孔子悟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我跟女兒解釋著。

“爸爸,難道你就沒有感覺孔子錯了嗎?是因為那個小男孩在大路上堆瓦片擋住了前路,是他不對在先,他那是狡辯。”女兒反駁道。

“是的,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什麽是對,什麽是錯呢?這隻是相對而言的,小孩子說出來的道理也不無道理,城跟車,是誰讓誰呢?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謙讓一下便是一種美德,成就的是彼此的方便。而無需下車和他人爭辯。這就是孔子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我反正覺得是小男孩錯了。”女兒依舊固執地認為是男孩錯在先。於是我又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該所內學曆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麵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他隻是微微點了點頭,“與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他想。

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突然從水麵上如飛似地走到池塘對麵上廁所。

博士生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漂?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他想。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飛快地地從水上漂回來了。

“怎麽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飛快地漂過水麵去上廁所。這下子博士生更是差點暈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麵廁所去得繞10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麽辦?

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裏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麵,我博士生不能過!”他想著便往水裏走。

隻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裏。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麽要下水,他問:為什麽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裏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麵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麽不問一聲呢?”

女兒聽了這個故事為博士的死愛麵子抱腹大笑起來。

“這就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體現,在人群中間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這樣你才能在你的身旁找到老師,隻要懂得謙虛,就能接受別人的優點,自己才能進步。倘若像那位博士一樣自視清高的話,就會引為別人的笑柄。”女兒從笑聲中停下來認真地聽著我講,隨後又拿著《師說》的翻譯認真地誦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