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何妨讓三分

〖人脈案例〗

在漢朝時,劉寬在南陽當太守。他為人寬厚仁慈。小吏、老百姓做了錯事,為了以示懲戒,他隻是讓差役用蒲草鞭責打,使之不再重犯。此舉深得民心。

劉寬的夫人為了試探他是否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仁厚,便讓婢女在他和屬下集體辦公的時候捧出肉湯,故作不小心把肉湯灑在他的官服上。

要是一般的人,必定會把婢女責打一頓,至少也要怒斥一番。但是,劉寬不僅沒發脾氣,反而問婢女:“肉羹有沒有燙著你的手?”

有人曾經錯認了劉寬家駕車的牛,硬說牛是他的。劉寬什麽也沒說,叫車夫把牛解下給那人,自己步行回家。後來,那人找到自己的牛,便把牛送還劉寬,並向他賠禮道歉。劉寬反而安慰那人。

這就是有理讓三分的做法。劉寬的肚量可謂不小。他感化了人心,也贏得了人心。

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人們難免會產生一些意見或矛盾。但是,如果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麵紅耳赤,誰都不肯甘拜下風,以致大打出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後靜下心來想想,當時若能忍讓三分,自會風平浪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言歸於好。事實上,越是有理的人,如果表現得越謙讓,越能顯示出他胸襟坦**,富有修養。

每個人都難免會偶有過失,也都有需要別人原諒的時候。不過,每個人對待自己的過錯,往往不如看他人的那樣嚴重,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家的過錯上,因此,對於自己的過錯比較容易原諒。即使有時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的過錯,也總覺得是可以寬恕的。也就是說,無論我們自己是好是壞,我們總是能夠容忍自己。

輪到我們評判他人的時候,情形就不一樣了。我們總是用另外一副眼光,百般挑剔地去發現他人的不對。假使我們發現了他人說謊,我們將會嚴厲地譴責對方的不誠實,狠批其錯誤根源。可是,誰又敢於保證自己從沒說過一次謊?

大部分人一旦陷身於爭鬥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為了麵子,非要強詞奪理,一爭高下。一旦自己得了“理”,便決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自認倒黴不可。然而,這次“得理不饒人”雖然讓你吹著勝利的號角,但是也為下次爭鬥埋下了隱患。在這種時候,我們何不有理讓三分。其實,有些時候給他人讓出了台階,也是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寬以待人,要有主動“讓道”精神,寬容讓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會因為對信息的意義理解不一,個性、脾氣、愛好、要求的不統一,價值觀念的差異,產生矛盾或衝突。做一個能理解、容納他人的優點和缺點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相反,那些隻知道對人吹毛求疵,又沒完沒了地批評說教的人,隻能使人們對他敬而遠之。

寬以待人,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以自己為標尺,衡量自己的行為舉止能否為人所接受,其依據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還可以用角色互換的方法。假設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對方會有什麽反應、感覺,從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懂得了這些,當他人理短時,你就會大度地寬容他人,他人才會在自己理短時容讓你。

留意你的身邊,你就會發現,一杯水,一口茶,一句廣告詞,甚至一個眼神都有可能成為一場爭執事件的導火索。爭辯往往是令人不快的,因為每個人的隱性目的都很明確,那就是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別人的觀念是錯誤的。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而人都是有思想的,麵對這種侵略性的觀點,自然而然就會引起抵觸情緒。

兩相交火,必然兩敗俱傷,不論對對方還是對自己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即便你通過辯論,運用事實或理論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性,對方也不見得就會放棄自己的觀點,以後見了你還會有抵觸情緒。你贏得了一時的口頭之快,卻並沒有贏來一個真正的朋友。從社交的角度來看,你輸了,而且白白折耗了很多精力和感情。更糟糕的結果是,對方對你懷恨在心,伺機報複,從而增加了你人生和事業的危險係數,這對你來說是大為不利的。

如果你在爭辯中失利了,可能會心懷不甘,情緒難平。為了挽回自己的麵子,你可能會采取一些手段。如果你采取的手段過於激烈,後果將是極其可怕的。

也就是說,與人爭辯,你永遠不會贏。隻要是爭辯不和,你就是一個注定的輸家。所以,對於這樣的爭辯能避免則避免。糊塗一回,你卻多了一個仗義相助的朋友,對你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假如爭辯不可避免,你也要冷靜對待,萬萬不可心浮氣躁,由著一時的感情衝動行事。你應該強行令自己冷靜下來,以最快的速度弄清楚當下是怎樣的狀況,然後思考這場辯論能否避免。

在辯論的過程中,切忌以自我為核心,隻注意到自己的情況,從不考慮他人感受,那樣隻會使辯論火上澆油。你要時刻關注對方的變化,從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做到適可而止,不致犯下出軌的錯誤。如果你贏得了辯論,也要贏得有大將風度,給對方留有餘地。對方感動於你豁達的胸襟,一定會以“行動”相報。如果你在辯論中失利,也不要計較太多,真誠地表達出對對方的敬佩之心,你們仍然有機會相識相交。

也許你曾遇到這種怪事:當你正處於困境時,你的朋友仗義相救,甚至毫無所求,他的恩情讓你感動;可是當你的事業如日中天、紅紅火火時,你的朋友卻一個個離你而去。

其實,這涉及到人與人的交際原則問題。你越過了與朋友相交的心理底線,你的朋友因無法忍受你,選擇了離你而去。在一個場景中,你的朋友對你不離不棄,可以容忍你的失敗和錯誤,願意出手相助,因為他把你當朋友看待。在另一個場景中,即使你的事業正如日中天,你誌得意滿,可是你的朋友卻無法容忍你的張揚自得,自鳴得意。

言語過激,鋒芒畢露,最容易得罪人。你得罪了他人,無異於給自己前行的路上增加了一道厚牆,在你的事業征途中預設了一道阻礙。得罪的人多了,你自然就寸步難行,甚至無從前進。這恐怕也是每個人最不願看到的現實。

〖人脈感悟〗

兩相交火,必然兩敗俱傷,不論對對方還是對自己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即便你通過辯論,運用事實或理論證明了自己的正確性,對方也不見得就會放棄自己的觀點,以後見了你還會有抵觸情緒。你贏得了一時的口頭之快,卻並沒有贏來一個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