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留有餘地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很清楚把事情做絕的害處。做事時,他總是習慣於給人留下餘地,還曾借此幫助過把兄弟王有齡一次。

王有齡官場得意,身兼湖州府知府、烏程縣知縣、海運局坐辦三職。王有齡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派令,身邊左右人等無不勸他,速速趕在五月一日接任。之所以有這等建議,理由很簡單:盡早上任,盡早摟到端午節“節敬”。

清代吏製昏暗,紅包回扣、孝敬賄賂乃是公然為之,蔚為風氣。風氣所及,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節另外還有額外收入,稱為"節敬"。浙江省本來就是江南膏腴之地,而湖州府更是膏腴中的膏腴,各種孝敬自然不在少數。

王有齡就此詢問胡雪岩的意見,胡雪岩卻說:“銀錢有用完的一天,朋友交情卻是得罪了就沒有救了!”他勸王有齡等到端午節之後,再走馬上任。

胡雪岩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從多方麵考慮的,王有齡不是湖州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還有前任,別人在湖州府知府衙門混了那麽久,就指望著端午節敬。王有齡名正言順可以搶在頭裏接事,搶前任的節敬。可是,這麽一來,無形中就和前任結下梁子,眼前當然沒事,但保不準什麽時候就會發作。要是將來在要命關鍵時刻發作,牆倒眾人推,落進猛石下,那可就劃不來了。

胡雪岩深深明白,好處不能占絕,幹事情不能吃幹抹淨,一點後路都不留給別人。人總得替別人想想,自己沒損失什麽,卻頗能讓別人見情,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人如果把事情做的太絕就等於是斷了自己的後路。人生禍福難料,風水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轉到對方那裏。給對手留條活路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功與名是曾國藩畢生所執著追求的。他認為,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為保持自己來之不易的功名富貴,他又事事謹慎,處處謙卑,堅持“花未全開月未滿圓”的觀點。因為月盈則虧,日中則昃,鮮花完全開放了,便是凋落的征候。因此,他常對家人說,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花未全開月未滿圓”才是最好的時候。一個人如果想把自己的好運維持得長長久久,那就要時刻記著給別人留有餘地,習慣於把事情做絕對的人,是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功的。

張伯倫在擔任英首相期間曾再三阻礙丘吉爾進入內閣。他們政見不和,特別是在對外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後來,張伯倫在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中慘敗,社會輿論讚成丘吉爾領導政府。出人意料的是,丘吉爾在組建政府過程中,堅持讓張伯倫擔任下院領袖兼樞密院院長。

丘吉爾認識到保守黨在下院占絕大多數席位,張伯倫是他們的領袖,在自己對他們進行了多年的批評和嚴厲的譴責之後,取張伯倫而代之,會令他們許多人感到不愉快。為了國家的最高利益,丘吉爾決定留用張伯倫,以贏得這些人的支持。

後來的事實證明,丘吉爾的決策非常英明。當張伯倫意識到自己的綏靖政策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時,他並沒有利用自己在保守黨的領袖地位刁難丘吉爾,而是以反法西斯的大局為重,竭盡全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對丘吉爾起到了極大的配合作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人不能永遠得意,很多時候你不給別人留後路,結果也斷送了自己的後路。所以,做事時還是多給別人留點餘地,早晚你會從這個習慣中受益。

吉拉德是紐約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銷員。一天早晨,辦公室的電話響了。一位焦躁憤怒的主顧,在電話那頭抱怨他們運去的一車木材,完全不符合他們要的規格。他已經下令車子停止卸貨,讓吉拉德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

吉拉德立刻動身,匆匆趕到主顧那裏後,才知道對方的檢驗員很了解硬木的知識,但檢驗白鬆木卻不夠格,經驗也不多。於是,吉拉德以一種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語氣請教他,雙方之間劍拔弩張的情緒開始鬆弛消散了。後來,檢驗員坦白承認自己對白鬆木的經驗不多,並不時的請教吉拉德。最後的結果是,所有卸下的木料又檢驗一遍後全部接受,而吉拉德也收到了一張全額支票。

吉拉德最後總結說,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運用一點小技巧,以及盡量遏止自己點出別人的錯誤,就可以使公司在實質上減少一大筆現金的損失,而我們所獲得的良好關係,則非金錢所能衡量。

做人要心靜氣和,做事要多為別人著想,切忌傷害到別人的自尊。當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即使從原則上說你是對的,你也應該尊重別人的意見,不要和他們無謂爭辯,更不要去刺激他們。如果事實是你錯了,則應迅速而真誠地承認。有些時候,看似複雜的問題,應該像吉拉德一樣,換一種思路,也許就會很圓滿的解決了。

如果在事實上你是沒有錯的,承認自己有錯也許讓你有些難過,但事情往往會成功,以此來衝淡你對認了錯的沮喪是值得的,況且在絕大多數時候,你最終還是要把對方的錯誤糾正過來,隻是不是在你們發生糾紛的一開始,而是要在氣氛緩和下來時,你的方式不是那麽強硬而是委婉地說出來。

【習慣處方】

假如我們能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建議,或是懷著真誠的心與當事人平等地交換意見,既尊重了對方,又可以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