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西點軍校名人榜——格蘭特
西點名言
非常情況下能否堅持原則,常常是判斷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依據。
尤裏西斯·辛普森·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至1885年7月13日),美國軍事家、陸軍上將和第十八任總統,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總統。
在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屢建奇功。但能征慣戰並不等於善於理政,格蘭特的平平政績與他的赫赫戰功成為明顯對照。特別是在第二次總統任期內,他對南方奴隸主妥協讓步以及對貪汙腐化的屬員采取姑息縱容態度,引起了選民的普遍不滿。格蘭特卸職後曾周遊世界,並想在政治上東山再起,但未能如願。晚年經商失敗,抑鬱而終。
1843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參加過美墨戰爭。1854年退役。內戰爆發後,在伊利諾伊州加利納協助招募和訓練部隊。後任誌願軍團長、旅長,在西部戰場作戰。1862年2月率部攻占南部由盟軍據守的亨利堡和多納爾森堡,威名大震被擢升為少將。同年4月在複洛會戰中重創南軍。
1863年4月至7月,指揮田納西軍團采取迂回包圍戰術,進攻南軍密西西比河畔最重要的堡壘維克斯堡,經過艱苦的外圍作戰和攻堅戰,迫使守軍投降,俘3.1萬人。11月率部擊敗圍攻查塔努加之敵。
1864年3月任聯邦軍總司令,領陸軍中將銜。隨後,與W.T.謝爾曼共同製定東西戰場協同作戰、分割殲敵的作戰計劃。5月率主力在弗吉尼亞與R.E.李統率的南軍主力決戰,並命令謝爾曼進軍佐治亞,給南軍以沉重打擊。
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裏士滿,迫使南軍於4月9日在阿波馬托克斯投降。他具有政治膽識,認識到廢除奴隸製和武裝黑人的重要性;善於把握戰爭全局,作戰指揮堅決果斷;強調不惜代價主動進攻,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破壞敵人戰爭潛力,為取得內戰的勝利做出卓越的貢獻。
1866年4月晉陸軍上將。1867年8月至1868年1月任代理陸軍部長。1869年至1877年連任兩屆美國總統,政績平平。著有《U.S.格蘭特的個人回憶錄》。
超級騎手
格蘭特的祖先是英國人,1630年移居美國現在的馬薩諸塞州。到格蘭特父親傑西·魯特·格蘭特那一代,全家已遷移到俄亥俄州普萊曾特角從事製革業。母親漢娜·辛普森是位農場主的女兒,1822年4月27日,格蘭特出生在這個小村鎮上。父親以希臘神話《奧德塞》中大英雄奧德修斯的名字,給他取名為海勒姆·尤利塞斯·格蘭特。第二年全家又遷居到該州的喬治敦鎮,格蘭特在這個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少年時期,格蘭特顯示出愛勞動和承擔家務的才能。拖運木材,開墾和耕種土地,把農產品運回家裏或到市場去賣等農家活,他都能幹。據說,他7歲時會使用牲口,8歲就會做生意。有一次格蘭特的父親讓他去買一匹馬,臨走時告訴他,可以出價20美元,最高可付25美元。到了市場,格蘭特就如實地把父親的話告訴了賣主。最後,他真的用25美元買回了一匹馬。回到家裏,性情粗暴的父親並沒有為多花了錢而批評他,而是教給兒子如何討價還價的道理。
格蘭特從小就喜歡馬。他在養馬、馴馬中學會了騎馬,而且善騎烈馬。這是當時的同齡人無法相比的。不過,他在學校裏卻是個成績平平的學生。格蘭特長大後覺得自己的全名不大順口,於是就把教名與中間名倒過來,改為尤利塞斯·海勒姆·格蘭特。當時,俄亥俄州村鎮的兒童成年後,一般都跟隨父輩務農或學手藝,但格蘭特不喜歡他父親幹的那行製革業。格蘭特怕見動物的血,要他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就會惡心;老格蘭特雖然性精粗暴,卻很鍾愛子女,於是懇請當地的一位聯邦議員托馬斯·哈默把他的
兒子保送到西點軍校去學習。格蘭特並不愛好戎馬生涯,但不想再次違抗父命,便勉強同意了。那位議員過去是格蘭特母親的老友。但問題是這個議員在寫這封信的時候,把哈勒姆這個名字忘得一幹二淨。於是他按照西方的取名習慣,自作主張地把格蘭特母親婚前的姓辛普森加了進去。因此,當1839年夏天格蘭特到西點軍校報到時,發現自己的全名已變成尤利塞斯·辛普森·格蘭特。按當時軍校的規定,姓名是不能隨便改動的,格蘭待怕引起麻煩,未做更正。這是美國曆史上出現“第一個兩度易名的總統”的由來。
格蘭特身材矮小結實,個性溫和嫻靜,甚至還帶點少女的羞怯。但一跨上馬背,那種矯捷勇猛的氣概頓時與他日常的表現判若兩人。他的高超騎術為他在西點軍校博得了“超級騎手”的稱號。不過這位“超級騎手”並不喜歡跳舞之類的文娛活動,據說他在四年軍校生活中,從來沒有參加過當時遐邇聞名的西點舞會。除了騎馬之外,他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在自傳中說,他之所以願意進這所軍事院校,隻是為了有機會多讀點書,將來好從事教學工作。但是,他的學習成績平平,1843年畢業時,在全班39人中名列第二十一。由於當時騎兵部隊沒有軍官缺額,這位騎手被分配到第四步兵團當了一名少尉軍官。
黴運連連
第四步兵團駐在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格蘭特在那裏認識了西點軍校一個同班同學的妹妹朱莉啞·博格斯·登特。朱莉婭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法官,他對女兒與一名薪餉微薄的低級軍官相愛頗不以為然。但朱莉婭對格蘭特忠貞不貳,5年後終成眷屬。
1846年,美國對墨西哥發動侵略戰爭,第四步兵團奉命南下作戰。格蘭特本人並不讚成這場戰爭,認為這是一場不正義的戰爭。但他在紮卡裏·泰勒將軍(後來出任第十二屆總統)的指揮下,作戰還是努力的。泰勒將軍不大注意繁文縟節,對部下比較隨和,這些作風對格蘭特頗有影響。
1847年,格蘭待所屬的團撥歸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指揮。斯科特也是美國曆史上的名將之一,格蘭特在他麾下,一直戰鬥到1848年戰爭結束,在此期間,格蘭特已由少尉晉升到中尉。這場戰爭豐富了格蘭特的作戰經驗,而且使他熟悉了許多南方將領,對他以後在南北戰爭中指揮作戰很有好處。
格蘭特隨部隊回國後,於1848年8月在聖路易斯與朱莉婭結婚。婚後朱莉婭隨軍生活。1852年夏天,格蘭特的部隊調防到加利福尼亞。由於當時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橫貫大陸的交通不便,部隊得乘船繞道巴拿馬到加利福尼亞。當時朱莉婭懷著第二個孩子,故未同行,帶著剛滿兩歲的大兒子回聖路易斯娘家居住。
格蘭特的部隊到達西海岸後,先後在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駐防。1853年8月,格蘭特晉升為上尉。他遠離妻兒,軍營生活又很單調乏味,於是不免像當時的大多數低級軍官那樣沉溺於杯中物,而頂頭上司布坎南上校對軍官要求又很嚴。格蘭特終於因酗酒而受到了訓斥,於是他決定辭職。有的曆
史書說是布坎南上校要他辭職的,否則他就要受軍法審判。
格蘭特辭去軍職後於1854年8月回到聖路易斯與家人團聚,此後4年他靠嶽父所給的80英畝土地務農為生。在此期間,朱莉婭又生了一女一子。低微的農場收入與沉重的家庭負擔迫使格蘭特不得不另謀職業。
1858年冬天,他棄農來到聖路易斯市內,與人合資經營房地產,但很不成功。1860年5月,他舉家遷到伊利諾伊州加利納,在他父兄經營的皮鞋廠內當雇員。這一階段是格蘭特最不得誌的時期,但不久就時來運轉了。
被譽為“戰爭英雄”的格蘭特
19世紀50年代後期的美國醞釀著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南北分裂的局麵正在形成。1860年,主張解放黑奴的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總統,南方各州紛紛退出聯邦組成“南部同盟”,並於1861年4月向北方發動戰爭。至此,美利堅合眾國完全分裂,南北戰爭開始。
格蘭特原來是支持民主黨的。格蘭特的父母都是很激進的廢奴主義者,然而他的妻子卻是擁有黑奴的奴隸主。當年朱莉亞嫁給格蘭特,從自己的娘家帶來4個黑奴作為嫁妝。直到1863年《廢奴宣言》發布,這4個黑奴始終是格蘭特家“財產”的一部分。在1859年3月12日,格蘭特在給他父親的信中很坦白地說:“朱莉亞無法好好地生活,如果沒有了這些黑奴。”而在1858年至1859年,格蘭特自己也買了一個30多歲的黑奴威廉·瓊斯。這種情況也導致了他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不和。在1856年11月的總統選舉中,他曾投票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詹姆斯·布坎南。他在自傳中說:“我很清楚,如果一位共和黨人在1856年的大選中當選為總統,那就意味著南方蓄奴州將脫離聯邦,並進行叛亂活動。”
但在南北戰爭爆發後,希望丈夫成名的朱莉婭感覺到,格蘭特並不適合經商和做生意,還是應該讓他回到曾經為他帶來光榮的軍隊中去。於是,她不厭其煩地勸說格蘭特再次從軍。最後,格蘭特同意了。1861年4月,格蘭特自願幫助州政府做征集誌願兵的工作。當時有人推舉他擔任誌願兵連的連長,他婉言謝絕了。因為他這次從軍,胸懷大誌,不甘小就。後來,州長見他在征集工作中很有組織能力,便讓他到一個不好管理的營去當營長,他終於接受了。到任後,他立即采取措施加強紀律性,很快把這個營整治得井井有條。6月,格蘭特被葉特州長任命為伊利諾伊州誌願軍第21團的上校指揮官,不久又把這個團整治一新,奉命開赴了前線。1861年9月,格蘭特被破格提升為誌願軍陸軍準將,司令部設在伊利諾伊州的開羅。次年1月27日,林肯總統發布向南軍發攻下田納西河上的亨利要塞,幾天後又包圍了孔伯蘭河上的唐納爾遜要塞。
當時該要塞內的守軍兵力雄厚,因此作戰極其艱難。格蘭特率其部下冒著敵人的炮火連續不停地發起猛攻,南軍招架不住,要求停火,派出代表來談判投降。格蘭特斷然要求立刻無條件投降。2月16日,敵人被迫接受,14000多名南軍當了戰俘。唐納爾遜戰役是聯邦軍隊在內戰中的第一次大捷,格蘭特從此獲得了“要敵人無條件投降的將軍”的稱號。此時的北軍在東部戰場的情況卻很不樂觀,在對抗下,北軍陷入了苦戰。所以當林肯聽到這個消息後很興奮,當即提拔格蘭特為少將。
格蘭特被任命開始組建田納西方麵軍,同時結識了他的老鄉——威廉·特庫賽·謝爾曼,謝爾曼此時成為他的師長。到了4月,格蘭特迎來了西部戰場上最血腥的一次戰鬥。田納西方麵軍在夏伊洛(Shiloh)迎來了他們的頭一次戰役。戰役第一天,北軍顯然無法適應南軍的迅猛打擊,倉促迎戰結果自然是大敗而歸。而日後,謝爾曼的部隊趕到了戰場。當南軍迅速向先前潰退的北軍追擊的時候,謝爾曼出其不意地從斜裏殺出猛擊了對方的側翼。南軍遭到了這一出其不意的打擊,頓時亂作一團,敗退中的格蘭特又趁勢大殺回馬槍,反敗為勝將南軍徹底擊潰。這和東部戰場的困境同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之後格蘭特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維克斯堡的圍攻作戰,這和葛底斯堡戰役一並成為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也是他一生最為重要的一次戰鬥。圍攻部署7月,格蘭特首先任命謝爾曼為菲斯軍區總司令,負責對南軍的堅強據點威克斯堡發動進攻。但是由於兵力嚴重不足,謝爾曼的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維克斯堡小城位於密西西比河中遊,大河在此處變得很狹窄,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控製了維克斯堡就等於控製了整條密西西比的交通控製權,在戰前這裏就是整條河上的交通運輸的總轉站和中心,其戰略價值極大。
到了1863年年初,格蘭特親自率領部隊開始對維克斯堡展開了圍攻作戰。他首先將打算援救維克斯堡的南軍蔣斯頓的部隊擋在了維克斯堡站區之外,集中力量將其打退。之後,再調回頭開始展開圍攻。他在維克斯堡外挖了兩條圍攻線——內對壘線和外對壘線——把維克斯堡圍了一個滴水不漏,大擺鐵桶陣。到了1863年5月,格蘭特的部隊人數上升到了72000人,火炮248門;此時維克斯堡內南軍僅為45000人。同時在密西西比河上,在格蘭特的要求下,海軍的大批鐵甲艦也斷絕了維克斯堡的水上聯係。就這樣,格蘭特把維克斯堡徹底包圍了,之後就實施糧食禁運,力圖困死守軍。當然,城中的市民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而麵對南軍司令彭貝爾頓讓市民離開維克斯堡的要求,同樣遭到格蘭特的一口拒絕,堅持南軍必須無條件投降。北軍的炮兵每天不分白天黑夜日日連續對維克斯堡進行不間斷炮擊,每天隻因為炮兵吃飯和補給的要求停止炮擊3個小時,其餘的21個小時都是無休無止的猛烈炮擊。就這樣到了1863年7月4日,也就是美國獨立日,同樣也是東部蓋蒂斯堡戰役的最後一天,南軍在堅守了7個月、彈盡糧絕後終於向格蘭特“無條件投降”。
在維克斯堡戰役中,和他的偉大勝利相比,格蘭特的損失卻並不顯得很大,他一共損失了9000人左右;而南軍傷亡了12000人,另有35000人投降被俘,而城中至少3000~4000名市民由於圍困造成的饑餓和炮擊而死亡。格蘭特還是於1863年7月攻下了這個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的城市。至此,北軍徹底控製了密西西比河流域,進而開始威脅南方的後方地區。
之後格蘭特毫不鬆懈繼續推進,在查努羅加突破了南軍的防線,進抵了喬治亞州的邊境。查塔努加在田納西州境內,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和戰略中心。聯邦軍隊在市內被南軍層層包圍,不得脫身。1863年11月,格蘭特率大軍擊潰了圍攻的敵軍,為翌年夏季聯邦軍隊肅清東南殘敵打下了基礎。然而在格蘭特剛剛取得了這一勝利後,詹姆斯·朗斯特帶著他的田納西方麵軍從北麵長途奔襲近100英裏,突然對格蘭特的獲勝之師發動了奇襲,雖然隻有兩萬兵力,但是卻讓北軍遭到了失敗。這也成了格蘭特在西部戰場上唯一的一次失敗。但是之後,格蘭特還是依靠自己的兵力優勢維持住了戰線,穩定了戰局。
格蘭特是聯邦軍隊中認識到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重要性的少數將領之一。他在1863年8月就向政府表示:“我由衷地支持武裝黑人的工作。這個工作和解放黑人一樣,是對於‘南部同盟’的最沉重的打擊。”同時,他還比其他將領更深刻地認識到:北方最有利的條件是在人力物力上擁有巨大的優勢和潛力,而南方最有利的條件是在內線作戰。
格蘭特就任聯邦軍隊總司令後,對南軍采取了“分而殲之”的戰略原則,即:(1)切斷南軍的交通線,使之不能互相聯係;(2)摧毀敵方的一切資源,使敵人後勤供應困難;(3)以優勢兵力迅速打擊敵人,使其無喘息和改編部隊的時機;(4)在戰鬥中不斷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兵力越來越少。此外,他還調整了作戰部隊的指揮係統,撤掉一些無能的人,重用一些智勇雙全的將領,如謝爾曼、哈勒克等等。
他自己開始率領12萬大軍在東部開始和由李將軍率領的北弗吉尼亞軍團作戰,他的目標就是占領“叛軍”的首都裏士滿。此時,格蘭特更是放言,他要抽打羅伯特·李,打破李這個“南方的神話”。此時李的軍團隻剩下了6萬人,但是他卻是格蘭特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對手。在1864年夏季的科爾德港戰役中,南軍利用內線防禦的有利條件,曾重創格蘭特的部隊。但格蘭特並不氣餒,他說:“我……主張在這條戰線上一直打到底,即使打上一個夏天也在所不惜。”
格蘭特非常清楚,即使是這樣消耗下去,李也是萬萬不能和他玩下去的。當時北方政府中有些妒忌格蘭特的人對他進行中傷,說他不愛惜士兵的生命,一味蠻幹,並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屠夫格蘭特”。有人甚至還在林肯麵前說他嗜酒貽誤軍機。為此,林肯曾開玩笑地問格蘭特喝的是什麽酒,並要他把酒讓其他將領也嚐一嚐。林肯對這員大將相當了解,堅信他能取勝,放手讓他指揮作戰。
1865年,李終於在格蘭特不屈不撓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裏士滿開始南撤,打算與約瑟夫·約翰斯頓的部隊會合。終於,李和格蘭特在阿托克馬展開了最後的戰鬥,李的波托馬克軍團被全麵合圍,彈盡糧絕,決定投降。雙方在互相尊重的氣氛中簽署了協議。格蘭特下令向李提供了28000萬份口糧以供解散軍隊,李連說“太多了,太多了”,因為他此時手下隻有9000饑寒交迫的士兵,這也標誌著曆時將近5年的殘酷廝殺終於停止了。雖然格蘭特之前對李從來沒有表現過什麽敬意,倒是總對李冷嘲熱諷,然而在這次會麵中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他不但答應敵軍在宣誓永不拿起武器反對合眾國後可以獲釋回家,而且還接受李將軍的請求,允許南軍保留戰馬,因為當時正值春耕,南方需要馬匹耕耘荒蕪已久的土地。格蘭特的寬宏大量,贏得了南北方人民的普遍讚揚。
格蘭特的政治生涯
美國內戰結束後,南方種植園奴隸主並不甘心他們的失敗。他們派人暗殺林肯總統,並準備有朝一日在南方複辟。南北之間企圖複辟與反對複辟的鬥爭從1865年一直延續到1877年。
安德魯·約翰遜1865年3月接替林肯出任總統後,起先仍很器重格蘭特。上台不久,就派格蘭特到南方去調查研究,以便製訂改造南方的重建計劃。
1866年7月,美國軍隊增添了上將軍銜,約翰遜把第一個上將軍銜授予格蘭特。但格蘭特對約翰遜縱容南方叛亂分子的做法有很大保留。1867年8月,約翰遜因陸軍部部長斯坦頓與他意見不合,想免去斯坦頓的職務,但遭到參議院的抵製。於是他就運用總統權力下令停止
斯坦頓的職務,並任命格蘭待為臨時部長。1868年年初,參議院正式拒絕總統要求免除斯坦頓陸軍部部長的職務,格蘭特就辭去了臨時部長職務。約翰遜公開指責格蘭特此舉是對總統不忠。格蘭特憤然轉到共和黨激進派一邊,並參加了對約翰遜總統的彈劾運動。彈劾運動雖然失敗,但約翰遜已名譽掃地,不可能參加當年的總統選舉了。究竟推舉誰來當總統呢?這是1868年美國大選中的一大問題。共和黨內很多人看中了在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格蘭特,認為由格蘭特這樣有名聲的人出來競選,一定會有很大的號召力。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格蘭特一無施政經驗,二無明確的政治綱領,特別是他對當時最重大的問題——南方重建問題態度暖昧。
1869年3月4日,46歲的格蘭特出任美國第18任總統。這位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軍,在高個子的美國人中看是矮子。他有一頭卷曲如波的棕色頭發,嘴唇微薄,雙手嬌嫩,十指細長,長著一臉絡腮胡子。可能由於經曆的緣故,他體格健壯,肌肉發達,舉止利落,誰看了都會覺得他是個職業軍人。
格蘭特當政之初,改革者對這位超越政治的總統寄予希望。格蘭特似乎也想就文官製進行改革。格蘭特和所有白宮的新主人一樣,對討官者大為煩惱。格蘭特曾經說過:“任命官職的權力是總統職務的禍根,在這個國家裏,沒有一個人比總統更渴望進行文官製度的改革。”但是格蘭特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好壞參半,他讓財政部部長喬治·休厄爾·鮑特韋爾,內政部部長考克斯和司法部部長霍爾在各自的部裏實行公平考試來確定某些職務的提升和任命;在1870年提交國會的年度谘文裏,格蘭特敦促製定改革立法,兩院做出了聯合決定,授權總統成立一個委員會,為文官製定新規則。格蘭特任命了《哈潑周刊》編輯喬治·威廉領導這個委員會。委員會推薦各類競爭性考試作為取得各級文官職務的必要條件,並敦促取消政黨對工資的核定。格蘭特下令於1872年起實行這些規則。但國會拒絕撥給足夠的經費,使該委員會不能有效地推行新規則。隻有少數一些政府部門采用了某些規定,在格蘭特的任期內分贓製沒有得到徹底改革。
格蘭特麵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處理南方叛亂諸州政治地位的問題。內戰結束後,南方諸州都由激進的共和黨人把持。他們支持給予自由民以公民權和選舉權。19世紀60年代後期,激進的共和黨人在南方開始失勢,他們中的很多人被民主黨人所擊敗。但民主黨人根本就不想給予自由民任何權利。
激進共和黨人在南方最早失勢的是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州的變化是以和平方式進行的。其他各州就不是這樣了,田納西州、佐治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人用威脅和暴力手段贏得選舉。這些選舉通常由三K黨人領導。
內戰結束後不久,三K黨在南方諸州相繼出現。1871年,共和黨國會議員要求製定法律取締三K黨。一個以共和黨人為首的調查委員會成立了,該委員會調查三K黨在南方諸州的行為。他們聽取了大量有關三K黨的恐怖行為,三K黨的這些行為為起草一部控製三K黨的法案提供了幫助。幾經辯論之後,國會通過了該法案。這部法案授予總統在南方各州實行軍管的權力。民主黨人指責這項法案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共和黨在南方的權利。格蘭特根據該法案很快行動了,他宣布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大部分地區實行軍管,數千人被捕,他們將在聯邦法院受審,陪審團主要由自由民和激進共和黨人組成。
格蘭特在組織內閣和安排親友的問題上,同樣犯了一係列錯誤。他選擇退出政壇20年的漢密爾頓·菲什為國務卿,實為糊塗和無可奈何;他選拔的三任財政部部長,要麽是不合法,要麽是貪汙犯,要麽是行賄受賄能手,唯一優秀的戰爭部部長約翰·羅林斯卻英年早逝。在親友的安排上,他采取了典型的任人唯親的做法。本來,格蘭特在家族中曾經一度是不討人喜歡的敗家子,當選總統後便被奉為至尊。有些原來曾嘲笑他的親友,現在卻反過來要他委以重任。格蘭特的妹夫詹姆斯·凱西擔任了令人羨慕的海關稅務官,趁機大發其財。格蘭特夫人的家人朱莉亞·登特掌管了就業管理局的大權,受賄肆無忌憚。登特家族的其他幾名成員,也是在格蘭特的幫助下在公共機構重任要職。格蘭特的兩個兒子,分別在軍隊和銀行任重要職務。
在格蘭特任職期間,其他方麵的醜聞也是數不勝數。美國人認為,最大醜聞有五項。
醜聞之一:黑色星期五事件。兩個投機商詹姆斯和傑伊計劃壟斷黃金市場,為了確保政府不會通過拋售黃金來挫敗他們的計劃,他們雇傭總統的妹夫貝爾·科爾賓對白宮施加影響。在他們的精心安排下,人們看到他們在一艘豪華遊艇上宴請總統,於是許多人誤以為格蘭特和這兩個人是一夥的,此計得逞以後,兩個奸商就開始大量地購買黃金,使每盎司金價在4天內長了23.5美元。這時格蘭特意識到他上了當,於是命令財政部拋售了400萬美元的黃金,結果造成了金價暴跌。人們稱這一天為黑色星期五,就是在星期五這天,許多投資者和一些企業因大量購入黃金而破產。
醜聞之二:信貸公司行賄事件。信貸公司的官員曾在聯邦資助建造聯合太平洋鐵路的過程中非法掠取超額利潤,為了阻止對他們非法活動的調查,他們把股票以大大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給一些有影響的國會議員,在這個行賄案中充當該公司代理人的是共和黨議員奧克斯·埃姆斯,被指控接受股票的人中有眾議院議長、後來任副總統的斯凱勒·科爾法克和當時的眾議員、後來成為總統的加菲爾德。這件事在1872年的總統選舉中被揭露出來,成為對手攻擊格蘭特的一顆重型炮彈。
醜聞之三:威士忌酒集團案。1875年,財政部部長本傑明·布裏斯發現,有將近數百名釀酒商和聯邦官員根據一個密謀把數百萬美元的酒稅裝進了自己的腰包。格蘭特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檢察官們要迅速查處,不讓一個有罪的人逃掉。可是不久格蘭特的私人秘書奧維爾·巴布克被證明卷進了這個醜聞,格蘭特口氣軟了下來,並且開始給巴布克求情,試圖讓他的私人秘書逃脫罪責。在這樁大醜聞中有110名參與密謀者被證明有罪。
醜聞之四:陸軍部部長賄賂案。1876年,陸軍部部長貝爾納普被指控每年接受許多印第安貿易商的酬金。開始還是他的妻子來收取酬金,在他的妻子死後,貝爾納普幹脆開始自己收錢。在參議院的審判開始之前,他知趣地辭去了部長職務,這才避免了彈劾。
接二連三的醜聞使格蘭特名聲大損,因為在這些方麵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對經濟一竅不通,同樣引起了選民們的極大反感。在1874年的國會選舉中,盡管格蘭特的支持者還想推舉他當總統候選人,但格蘭特決計不再參加第三次總統競選。在最後一次給國會的谘文中,他坦率地承認:“沒有任何搞政治的經驗就被選為總統,這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不幸……”
當然,格蘭格任期也並非毫無政績。雖然他麵臨戰後財政捉襟見肘的窘境,但力主大赦“叛亂”者,重建飽受苦難的南方,並給南方各州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在外交上,他執行“中立政策”,集中精力處理美國國內事務,當時正值美國工業革命時期,美國的製造業和石油業都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另一項成就就是在南方建立了黑人白人同校的公立學校。它受到暴力、貪汙腐化、納稅人的反抗和民主黨人的反對活動的猛烈衝擊。但是,它沒有夭折,它成長了起來,給自由民帶來文化,並把現代教育體係帶到了南方。
紀念格蘭特
格蘭特在卸任後的兩年多時間內漫遊世界各地。從1877年5月到1879年9月,他帶著夫人和最小的兒子先後到歐洲、非洲和亞洲各國訪問,遊遍了英格蘭、比利時、德國、瑞士、意大利、丹麥、法國、埃及、巴勒斯坦、挪威、俄羅斯。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遠涉重洋訪問非洲和亞洲的卸任總統。他在亞洲訪問期間,曾到過印度、泰國、中國和日本。1879年,他在天津與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相晤。格蘭特回國後不久,又於1880年訪問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墨西哥等地。所到之處,各國政府和人民群眾都把他當作美國自由戰爭的英雄。
格蘭特風塵仆仆環遊世界,除了觀光遊覽,主要是想借此機會宣揚名聲,企圖東山再起,參加1880年的總統選舉。1880年6月,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召開,格蘭特在第一輪投票中得304票,但黨內反對他的力量捧出了詹姆斯·加菲爾德,經過35次投票較量,他被擊敗,格蘭特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想三次出任總統的人,但以失敗而告終。
格蘭特落選後退居紐約,從事銀行投資業。但這一次又像他在戰前的幾次嚐試一樣遭到失敗,全部財產虧損一空。窮困潦倒的格蘭特不得不靠變賣內戰時期的紀念品度日,他甚至把最心愛的軍刀也賣了。出於對這位年邁將軍的憐憫,某劇團主持人P.T.巴納姆提出,如果格蘭特允許公開展出他的戰利品和從世界各國領袖們那裏得到的禮品的話,那麽他將付給格蘭特10萬美元和一部分門票收入。巴納姆的這一建議被格蘭特拒絕了。美國國會為了照顧這位在內戰中立下功勳的名將,於1885年3月通過一項特別法案,恢複格蘭特的退役陸軍上將職位,領取全部上將年俸。他這時
已經得了喉症,但不顧疾病,憑著一位老軍人的堅強和勇氣,掙紮著堅持撰寫回憶錄,以還清他的債務,供養家庭。他和死神賽跑,直至逝世前4日方告完成。回憶錄在他死後出版,為他的遺孀賺得了45萬美元稿酬。這在那個時代是一筆巨大的款項。
格蘭特享年63歲,葬於紐約市,下葬的時候有100多萬人給他送行。格蘭特去世後,美國為了紀念這位曆史人物,建造了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堂(General GrantNational Memorial)。紀念堂地麵擺放著尤裏西斯·辛普森·格蘭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和他的妻子朱莉亞·登特·格蘭特的石棺(Julia Dent Grant)。這座建築有46米高,花費600萬美元,於1987年建造。他的墳墓在曼哈頓區的哈得孫河畔。墓碑上刻有他那句有名的格言:“讓大家安享和平。”1896年李鴻章訪美時,曾在墓旁植樹一棵,並立碑紀念,至今樹碑猶在。
西點軍校小百科
西點人認為那些不識時務隻知鬥一時之氣的人絕對算不上英雄。一個能屈能伸、能進能退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行軍打仗要講究進退有法,切忌一味好勇鬥狠。
軍人在麵對困難時要有勇氣,但絕不是指要逞匹夫之勇。蠻幹隻是莽夫的不理智行為,而真正的勇者要在理性的指導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一種心智品質,要講究激發潛能、運用智慧、尋找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