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書畫

隋煬帝不僅詩文並茂,而且對書法、繪畫、音樂、歌舞等也都十分熱愛,並頗有成就,但是,他的藝術造詣因其暴虐亡國而多所湮沒。

隋煬帝為了實現他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即位後以國家財力讚助書法、美術、雕塑等各項藝術活動,他大力羅致海內各方麵的藝術家和專門學者,以供禦用。又在東都觀文殿後築二台,東曰妙楷台,收藏自古書法帖跡;西曰寶跡台,收藏自古以來的名畫。隋煬帝本人雖然沒有流傳下來什麽書畫作品,但據載他曾親自主編了《古今藝術圖》五十卷, “既畫其形,又說其事”,可惜此書未流於後世。隋煬帝召集南北藝術家齊集東都,互相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南北藝術風格的融合和進一步發展。如畫家展子虔和董伯仁,一個來自河北舊齊之地,一個來自江南陳朝,初被召入隋宮互相瞧不起,後經過在一起作畫,各有所長,成為互相學習互相推重的好友,時人並稱“董展”。

隋煬帝宮廷的書法家有虞世基、虞世南、歐陽詢、丁道護、閻毗、智果等,在隋煬帝的倡導下,東晉“二王”書風,由陳入隋,風行全國。隋代書法摻雜諸體,南北混融,以南朝風格為主逐漸統一規範化,這與隋煬帝喜好南朝“二王”風格是分不開的。

隋煬帝延攬的畫師有來自南方、師承南朝風格的董伯仁、鄭法士、楊契丹、孫尚子等人;也有經曆北齊、北周入隋的展子虔、田僧亮、閻毗、楊子華等人,另外還有來自西域於闐的尉遲拔質那等人,這些宮廷畫師擅長宗教畫,也都從事其他題材的創作,且各有專長,他們傳世的作品今日已難以見到,但著錄於畫目中秉承隋煬帝旨意而作的《遊春圖》一類全景畫很多。如展子虔的《長安車馬人物圖》《雜宮苑南郊白畫》、鄭法士的《洛中人物車馬》《遊春苑圖》、楊契丹的《幸洛陽圖》《貴戚遊宴圖》及其他許多《畋獵圖》。這類作品有的可能是寓有故事的風景畫,有的則是南北朝以貴族生活為主題的風景畫的進一步發展。隋代繪畫開始擺脫漢代原始稚拙之氣,擺脫了人物畫初期樸素的狀態,一方麵繼承了傳統畫法;另一方麵又大量吸收了隨佛教傳入而來的西域藝術風格,表現方法更為豐富多彩。如展子虔的風景畫“動筆形似,畫外有情”,看上去“咫尺千裏”,為唐代山水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展子虔是隋朝最負盛名的畫師,他描繪的車馬能在靜止的畫麵上呈奔飛之狀,他的人物畫能生動地捕捉各種情態,隋煬帝曾召他往江都,為寵臣王世充畫肖像。

隋煬帝不是將禦用畫師禁錮在宮廷,而且給予充分的創作自由。除在宮廷創作的大量卷軸畫外,大多數畫師都與佛、道二教有密切關係,為寺廟道觀畫了大量壁畫。

在音樂歌舞方麵,隋煬帝更是頗有造詣,其醉心於此可謂達到了狂熱的地步。而其父隋文帝本人並不愛好藝術,也不懂音樂,鑒於北齊後主高緯、周天元宇文贇及陳後主等因樂曲玩物喪誌,編製豔曲以致亡國的教訓,於是把樂舞藝術統統視為禍國害君的**技。開皇元年(581)四月戊戌(十九日),隋文帝下令將太常演奏散樂的樂工統統放免為百姓,凡非正聲清商及燕樂七部四舞之類的太常樂工,也一皆罷遣,由牛弘主持此事,禁止演奏雜樂和百戲,唯留太常雅樂,供朝慶大典使用。

所謂雅樂,乃登封祭祀朝會等正式場合演奏的樂舞,被稱為正調。

隋煬帝即位後,於大業元年(605)下詔重修高祖廟雅樂, “增多開皇樂器,大益樂員,效屆樂懸,並令新製”。隋文帝時樂隊需要用懸掛編鍾、磬鼓的木架二十個,至隋煬帝時增至三十六架,並令寵臣柳誓、何稠、諸葛潁、袁慶隆負責禮樂之事。被其父廢棄不用的梁武帝時的可以旋宮轉調的雅樂隨即恢複了,時會稽人孔德昭在太常觀看了新製作的雅樂,寫詩讚雲: “大君膺寶曆,出豫表成功。鈞天金石響,洞庭弦管清。八音動繁會,九變葉希聲。和雲留睿賞,熏風悅聖情。盛烈光韶渡,易俗邁鹹英。切吹食無取,率舞樸輕生。”其浩然氣勢和華麗樂章可謂令人耳目一新。卞斌和之曰: “小臣濫清耳,長奉南風弦。”由此可以推知,隋煬帝雅樂大量采用了南朝音律。

大業六年(610)二月庚申(二十八日),因太常少卿裴蘊之議,隋煬帝下令將其父時罷為編戶的前北魏、北齊、北周及梁、陳的樂戶及其子弟,統統配入太常,在長安專門置樂坊供他們居住,凡有異技能歌善舞者均萃集樂府,並置樂府弟子,轉相教授,使太常樂工達到三萬餘人,其數目大大超過先前任何朝代。

隋煬帝尤其醉心於燕樂。所謂燕樂,乃遊宴時演唱的比較自由的音樂歌舞,又稱宴樂或俗調。燕樂又泛指雅樂以外的全部藝術性音樂,其較之廟堂雅音正調更具娛樂、欣賞性,其基礎來自民間,大量地吸收了外來成分,形式多樣,內容更豐富,隋煬帝建的皇宮正對伊闕配以歌舞,又成為大型樂舞,而最具魅力。樂舞的主要特征是規模大,樂部多,民族和地方特色各具,異彩紛呈。

開皇初,隋教坊宮廷燕樂被定為七部: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稱“七部樂”,又雜有疏勒、扶南、康國、百濟、突厥、新羅、倭國等伎。

隋煬帝對宮廷燕樂大加整理,將七部擴大為九部,即清商、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稱“九部樂”,其中清商為“清商三調”,乃“漢來舊曲”,為漢族傳統的民間音樂,以下除最後“禮畢樂”外的七部,則均為外來或少數民族樂舞,而特別以“龜茲樂”為最優美。

九部樂匯集四麵八方,可以說是萬方樂奏,盛況空前。最後一部“禮畢"又稱“蘸後”,出自晉太尉庾亮家,帶假麵具“執翳以舞”,謂之“文康樂”,後被用於多部樂舞的結尾。

樂器是構成樂曲風格的重要因素,用於演奏九部樂的樂器更是中外合流,盛況空前,這些樂器大概可分為管樂、弦樂、打擊樂三大類。管樂器有笛、笙、簫、篪、篳策、角、笳、貝、葉等;弦樂器有琴、瑟、箏、琵琶、箜篌、五弦、三弦、築、擊琴等;打擊樂器有鍾、磬、鈴、鉦、鐸、鐃、鈸、方響、享於、拍板、節鼓、腰鼓、羯鼓、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齊鼓、擔鼓、連鼓、靴鼓、桴鼓、鐃鼓、槃鞠、王鼓等。在這些樂器中,笛的演奏占有重要地位,笛又稱橫吹,笛聲在樂曲中是格外響亮。樂器中有很多來自少數族,有些是來自波斯、印度,數百年來經中原人民的消化改造,已和傳統樂器融為一體,每奏一部樂,所用樂器不同,樂工數目不等,且每部樂曲調風格不一,合奏出的優美旋律令人賞心悅耳,美不勝收。

隋代燕樂以傳統漢族音樂為基礎,大量吸收西域音樂及少數民族音樂,在大業年間初步形成新的音樂體係。外來音樂在隋煬帝的倡導下登上了大雅之堂,衝擊了傳統禮樂定於一尊和歸於雅正的音樂觀,使樂律、樂器多有改革,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九部樂之外,燕樂中含有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大曲”,是綜合聲樂、器樂和舞蹈而為一體連續表演的大型樂舞,通常分為散序、中序、破三大部。

除多部樂和歌舞外,廣義的燕樂還包括與民間音樂有關的一切音樂雜戲,其中重要的是鼓吹和散樂。宮廷宴會一般先奏雅樂,接著是歌舞大曲,餘興未盡,鼓吹和散樂也接著上演。隋煬帝規定宮廷宴餉設鼓吹,依照梁武帝的規製設熊羆十二案,主要用打擊樂器和管樂,敲打演奏起來聲音威武雄壯,熱鬧非凡,猶如“熊羆驅豹,騰倚承之,以象百獸之舞”。而且,隋代的鼓吹開始與散樂結合。

散樂指散於四方的俗樂,品種繁多,又稱百戲,它包括各種戲弄,也包括各種雜技。散樂始盛於漢代,魏晉南北朝時大量西域幻術散樂輸入,同漢族音樂伎藝匯合。有魚龍爛漫、俳優、侏儒、山車、巨象、拔井、種瓜、殺馬、剝驢等雜技戲目。隋煬帝時下令各種雜技到太常寺排練教習,由官司供給。每年正月,萬國來朝,煬帝即將各國使者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 “綿亙八裏,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而罷”。雜技藝人全都穿上太常配置的錦繡衣裳,歌舞藝人為示滑稽多穿婦人之服,各類化了裝的演員“殆三萬人”。為了配齊這些演藝人員的道具服裝,隋煬帝下令課河北、河南民戶製作,兩京官庫“繒錦,為之中虛”。大業四年(608)九月辛未(初一),隋煬帝又征集天下馴鷹師齊集東都,結果“至者萬餘人”。上萬隻鷹隼搏擊長空,情景足為壯觀。

其實,隋煬帝倡導藝術的目的是粉飾太平,或向四夷炫耀,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享樂,他講究排場,耗費巨大,窮奢極欲,可謂觸目驚心。他曾多次“大會蠻夷,設魚龍曼延之樂”,每年正月十五盛陳百戲,舉國歌舞,誇示四夷, “其營費巨億萬”,而毫不顧惜。他對發展古代文化藝術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藝術發展史上應有其不可磨滅的地位。但他不崇尚節儉,不恤民情,實難與其父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