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鑿南北大運河

雄偉壯觀的萬裏長城與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名字聯係在一起,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南北大運河則與暴君隋煬帝的名字聯係在一起的。萬裏長城和南北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兩項最宏偉巨大的工程,世界聞名。開鑿以洛陽為中心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是隋煬帝即位後大業年間急於要完成的大業之一。開運河和營東都一樣役使了幾百萬人民,使役夫死亡相繼。運河開成後隋煬帝又大造龍舟遊江都,耗費了大量錢財,又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大業元年(605)三月辛亥(二十一日),隋煬帝幾乎在下令“營建東京”的同時,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穀、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開始了更大規模的開鑿大運河的工程。

隋煬帝一即位就征發百萬民工,開挖連接黃河與淮河的通濟渠,同年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連接淮河與長江。大業四年(608),又開挖北至涿郡(治今北京市)的永濟渠,大業六年(610),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引長江水直達餘杭(今浙江杭州)入錢塘江。形成南起餘杭,中經江都、洛陽,北至涿郡,溝通海、河、淮、江、錢塘五大水係,貫穿今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六省及北京、天津兩市,全長四千華裏的南北大運河。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最雄偉的一條人工運河,成為古代貫通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開鑿運河,工程量極為浩大,在古代生產工具極為落後的情況下,開挖四千餘裏的大運河,其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隋煬帝到底為什麽要大興工役開鑿南北大運河呢?

我國是地域遼闊的國家,翻開地圖可見我國的地理地形,西部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因此,我國的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東,長江、黃河都發源於青藏高原,穿越崇山峻嶺,奔騰呼嘯,**,進入東部平原,然後入海。由於西高東低的地形限製,我國沒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流。在沒有比舟船更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的古代,用人工開鑿南北走向的運河水道以通漕運,也就成為古代中國人的事業和追求。為了溝通主要水係,以形成腹地廣闊的水路交通網,就必須開鑿南北運河,以解決水路交通問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開挖人工運河。最著名的運河要數邗溝和鴻溝了。

春秋末期霸主吳王夫差,在西敗楚國,南破越國後,企圖繼續北上中原,與齊、晉爭霸,為了便於軍運,夫差於是在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征調軍民,先在長江北岸築邗城(今揚州蜀崗),然後引水向北,經螺絲灣黃金壩北上,穿過武廣和陸陽兩湖之間,北人樊良湖,又東北入博支、射陽兩湖再往北,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了一條運河,直至淮水末口(今江蘇淮安縣北五裏北神堰),運河名“邗溝”,又名“渠水”,亦稱“中瀆水”。邗溝全長約四百裏,是利用沿途一帶豐富的湖泊沼澤的自然水源而完成的,比隋煬帝開鑿運河早了一千多年。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吳國又在商(今河南商丘)、魯之間“闕為深溝”,開渠道,由淮入泗,北接沂水,西連濟水。這段向北延伸的運河稱黃溝,這使吳軍能不遠千裏逾淮水入於濟,挺進中原。然而吳王雖耗費巨大人力開鑿了北通中原的運河,但就在他於黃池爭得霸主地位之時,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卻趁機進兵攻占了吳國後方,夫差落了個國破人亡的可悲下場。

春秋末年,大約在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始開鑿連接黃淮的鴻溝。鴻溝在黃河下遊的平原地區,出於蒗**渠,其地在河南滎陽縣境,大致是引黃河水東南流,入圃田澤(今河南中牟西),由圃田澤開大溝東流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城南,始稱鴻溝。公元前340年,魏惠王又由大梁向東南開掘,再往南又折而向東,與自然河流沙水、汴水相交,分為數支,分別由潁水、渦水、泗水入淮。通過人工引出黃河水,形成以鴻溝為中心的運河網,以蜘蛛網一般的支流,聯通濟、汝、淮、泗四大河流,組成黃淮之間的水網交通,把春秋時期的中原各國聯係起來。鴻溝於是成為中原航運的重要紐帶,這條水道又稱汴渠,溝通了黃、淮兩大水係。這條南北走向的鴻溝非常著名,因為在後來楚漢相爭時曾成為兩大敵對勢力的自然分界線。

江南運河開鑿的曆史,也是在春秋時代,其時的太湖平原分布著遠比今天更多的自然河流和湖泊,古時稱為“三江五湖”。吳都姑蘇(蘇州)處於水網地帶,早在邗溝開鑿之前,吳國已開鑿了連接諸自然水道的人工運河。即由今蘇州西北行,穿過漕湖,逆太伯瀆與今江南運河而上,再經陽湖北入古芙蓉湖,然後由利港入長江,以達揚州。另一條在太湖以南越國屬地開百尺牘,從蘇州向南,直達錢塘江邊,以轉運越國的糧食。吳越之間發生的多次戰爭,都是水戰,都利用了運河。後越王勾踐滅吳,為加強對吳地的控製,在蘇州以南鑿“通江陵道”,乃蘇州至吳淞間運河的前身。公元前334年楚滅越,春申君黃歇在無錫進行軍事屯墾,在惠山開鑿“西龍尾陵道”。秦滅楚,於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開鑿丹徒曲阿,曲阿之名即取自運河“截之直道使之阿曲,故曰曲阿”。這年秦始皇南巡會稽,由雲夢順江而下至丹陽,因令赭衣者鑿丹徒,改名丹徒,而其原名乃穀陽。經秦始皇的開鑿,今鎮江至丹陽的水道已開通,這些地方正是隋朝江南運河所經之處。秦始皇由運河南下, “丹徒水道入通吳、會”,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立石刻頌秦功德。始皇北歸時的一段水路,走的也是江南運河。這樣看來,秦始皇對大運河的開鑿,也曾有過功勞。

漢朝政府對汴渠、邗溝也進行了多次維修。東漢順帝陽嘉中期(132一135),從汴河以東直到淮口沿岸積石為堰,加固堤防,稱“金堤”。靈帝時又“增修石門,以遏淮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使汴渠成為漢代漕運的骨幹水道。對邗溝則有東漢永和(136—141)中廣陵太守陳登的整治,陳登開挖了一條新道,由江都雷塘經樊良湖改道津湖,再直由末口入淮,以利漕運。在江南地區,西漢武帝時為了便於征調閩越貢賦,在吳江南北沼澤地帶開運河百餘裏,南接杭嘉運河,基本上接通了蘇州至嘉興間的航運水道。

魏晉南北朝分裂割據時期,漕運網遭到破壞,為了軍事目的及通過漕糧解決政府糧食,對修整和開挖運河仍然不遺餘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挖了黃河以北的運河。黃河以北因陸旱水少,人工渠道的開挖晚於黃河以南。建安九年(204),曹操為平定河北袁紹父子,遏淇水東流入白溝,以通糧運。建安十一年(206)為北攻烏桓,曹操又引滹沱河水北入派水(今大沙河),以利軍用,稱平虜渠,同年又鑿泉州渠,南起泉州縣(今天津市武清縣西南),從洵河口鑿渠接潞河,以通海運,稱新河。建安十八年(213),曹操在鄴(今河北磁縣南)鑿渠引漳水入白溝,名“利漕渠”,又引漳水經其所造銅雀台,由城西注入城東,稱“長明溝”這些渠道貫通了河北平原的運河網,貫通了海河與黃河水係,便利了河北平原的水道運輸。

在江南地區,東吳據江南,恃長江天塹與曹魏抗爭,赤烏八年(245),孫權令校尉陳勳率屯田兵三萬“鑿句容中道”,向東截斷山岡,越鎮江南境,東接雲陽(今丹陽),沿水道築十四埭以蓄水,號稱“破岡瀆”,與春秋時吳國所開渠道相接,使建鄴(今南京市)和東南諸郡上下船隻得避大江風浪之險,成為六朝時期吳、會一帶漕糧的重要水道。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各代都注意維修破岡瀆。梁時在句容縣東南又開上容瀆,並開挖了太湖流域運河網,在常州市至今還保留著的新坊橋,乃始建於梁大同元年(535),現存者雖為元代重修,但可由此推知南朝時江南一帶的運河是暢通的。

江北的運河也一直暢通。東晉永和年間(345—356)曾改修邗溝南段,自今儀征境內的歐陽埭引江水,東行至今三汊河、揚子橋北上廣陵(今揚州),此為後來儀揚運河的前身。在北周滅北齊之時,南朝陳宣帝曾派大將吳明徹率水軍乘艦船北上爭地,周武帝派大將王軌南下,率騎兵“輕行自清水(泗水)入淮口”,設置障礙, “遏斷船路”,斷敵歸路。這一事實表明,在隋建立前不久,從長江經邗溝運河,再經淮泗水道可至彭城(徐州),這條水道還可直通戰艦,北周軍正是以截斷水道而戰勝陳軍的。由此亦可見運河水道對於立國水鄉的南朝來說,可謂是生命線。

隋文帝也曾修繕運河,為伐陳統一中國,開皇七年(587)四月,他下令沿吳邗溝故道, “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運兵輸糧。

以上所述都是在隋大運河沿線開鑿的運河,足見開挖南北運河不僅必要,而且曆史上早有此舉,隋煬帝開鑿連接五大水係的大運河在其前已有了相當的基礎。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局麵的大隋王朝,為適應統一王朝各方麵的需要,在原有運河基礎上整修和開鑿一條溝通南北五大水係的大運河,以形成腹地廣闊的水路交通網,顯然是利國利民順應曆史潮流的宏偉功業。

如此看來,曆代封建帝王,包括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曹操、孫權及隋煬帝的父親隋文帝在內,都不遺餘力地開鑿運河,隋煬帝即位後也熱心於南北大運河的開鑿事業,實不足為怪。不同於以往帝王的是,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規模超過任何一代帝王,大運河有全麵規劃,溝通五大水係,工程非常浩大。促使隋煬帝下如此大的在決心興修浩大的水利工程也有深刻的經濟政治原因。

隋統治時期,已有兩大基本經濟區,這與秦漢時期隻有北方黃河流域得以充分開發不同,南方長江流域已是經濟發達區域,是稅賦的重要來源。南方經濟區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在全國經濟中心經六朝開發逐漸南移之後,政治中心由於各種原因還不能隨之南移,隋朝統一後如何把這兩個分離兩百多年的經濟區聯係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更具體地說就是如何以南方的經濟來支撐北方的政治,是統一王所朝麵臨的曆史重任。隋朝必須把南方的經濟重心與北方的政治軍事重心聯係起來,使南北成為統一的整體。另外,入隋以後首都關中地區糧食供給常感不足,營建洛陽開鑿運河轉漕江淮糧資就都已成為當務之急。為了適應經濟自身發展的要求,開鑿南北大運河勢必成為隋朝統治者的要務,溝通南北的運河大工程,正是在這樣的客觀形勢下進行的。說運河的開鑿是符合時代的需要,是時代的產物,並非出自某個帝王的主觀意誌。

開鑿南北大運河在政治上軍事上也可以加強隋中央政府對江南地區及北部邊塞的控製,具有重要的政治軍事價值。大業四年(608)開鑿的永濟渠,“北通涿郡”(治今北京市),就是直接為征討高句麗的需要。

隋煬帝時所開運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分為南北兩大係統,先南後北分階段進行,前後共費時六年。南運河是洛陽東南方向的通濟渠、邗溝、江南運河;北運河為永濟渠。大運河設計的總方案是以黃河為基幹,向東南、東北作扇形展開,充分利用黃河南北自然地形的特點,使運河順應地形,由高向低緩緩流去。這種方案,既利用了黃河南北水流的自然趨勢,又溝通了不同水係之間的水路交通,使南北運河成為溝通富庶經濟地區與國都的紐帶,顯示了我國運河工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運河凝聚著決策者隋煬帝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凝聚著運河設計者和千百萬挖河民工的智慧與血汗。

大運河是分成四段進行開挖的。

第一段,通濟渠通濟渠又名禦河,是連接黃河和淮河兩大水係的運河,是大運河最先開鑿的一段。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穀、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這就明確地指明通濟渠分為三段:一是自洛陽西苑引穀水、洛水,循陽渠故道東向由洛水注入黃河;二是再自洛口利用黃河自然河流至板渚,這兩段河航程較短,隻是引水,接通洛陽西苑,便於巡

幸。其主幹部分是第三段,即由板渚引黃河水向東南注入淮水,長約一千三百多裏。所謂板渚,即板城渚口,即位於今河陰縣的黃河南岸,是古代著名津渡之一。今板渚枉滎陽汜水鎮東北三十五裏,現已居於黃河北岸。

從時間上講,隋煬帝詔令開通濟渠是大業元年(605)三月辛亥(二十一),同年八月壬寅(十五日)就全線完工,前後時間僅一百七十一天,如果不利用故舊渠道加以拓寬和連接,純粹另鑿新河,在當時生產力極低情況下,即便是百萬人齊上陣,能在不到兩百天的時間裏完成千裏運河,是難以實現的。

大量事實表明,通濟渠是經過仔細勘探,精心設計,既利用了舊渠,又新開了水道,去曲就直,連接黃淮的人工大運河。通濟渠餘長一千三百多裏, “河畔築禦道,樹以柳”。為開鑿通濟渠,隋煬帝征發了河南、淮北諸都郡百萬民工,費時約半年完成,其工程之艱巨及其完工之神速,再一次令人震驚。

第二段,邗溝

邗溝是邊接江淮的一段運河,也是隋煬帝時修鑿大運河的第二段,在大運河四段中邗溝航程較短,但作用卻非常重要,曆史也最悠久,其整修開鑿的時間與通濟渠幾乎同時。

就溝通江淮的整個運河來說,隋煬帝基本上都還是循邗溝故道,所以,當通濟渠鑿成時,邗溝已修畢,當月隋煬帝就乘龍舟由新修好的運河巡幸江都。

隋煬帝所開邗溝西線意義很大,此乃“為後世運道直徑之始”。也就是說,和通濟渠一樣,隋煬帝取直了邗溝,縮短了江淮水運的距離,這種做法顯然是出於整個大運河的通盤考慮,使長江與淮河、黃河之間航運暢通無阻。由此來看,邗溝亦是禦河(通濟渠)的一部分,是同時設計同時開工,同時完成的統一工程,估計禦道和堤柳也一直延長到了長江邊。

邗溝全長三百餘裏,是中國最古老的運河。雖然自春秋吳王夫差以來曆代都不斷地加以培護修整,但隋煬帝時的修整是最徹底的一次。

第三段,永濟渠

永濟渠是隋煬帝時的所鑿運河的第三段,是隋南北大運河走向東北,溝通黃河、海河兩大水係的主幹渠。大業四年(608)正月乙巳(初一),隋煬帝下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涿郡治所在薊,地在今北京市西南郊。“北通涿郡”就是從今河南武陟縣西北的沁水北岸向東北開渠入衛水,再由衛水通淇水、洹水、漳河,接漯水(今永定河)以達涿郡。這段運河工程的總負責是閻毗,開渠的目的則與後來的遼東之役有關。閻毗開永濟渠也是充分利用舊運河故道。

大致來講,永濟渠是以通濟渠渠首對岸的沁水入黃河處附近為渠口,其地在今河南武陟西北,向東北方向挖人工運河會合清河(衛河)、淇水,經過新鄉、汲縣、衛縣(今河南淇縣),在衛縣段的淇水之上修造了分水入渠的淇門,然後流經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再從內黃縣和洹水縣之間向北流去,經魏縣(今河北大名西)、貴鄉(大名東北)過館陶縣,穿永濟縣,再經臨清西門外,過清河東南十裏、武城、曆亭、漳南(均在今山東德州以南)、長河(德州以東)西十裏、東光縣西南、白橋、南皮、長蘆(今河北滄州),直北過今青縣、靜海,至獨流口折向西北,接桑幹水(今永定河)達涿郡薊城(今北京市),全長兩千餘裏。

隋煬帝開挖永濟渠,成為調運河北地區糧食的主要渠道,同時又可用來加強對北方的軍事控製。永濟渠的開挖與攻高句麗有關,永濟渠終點涿郡薊城(今北京市)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一直就是北方的軍事重鎮,後隋煬帝進兵高句麗,永濟渠也就成為漕糧運兵的主要通道。永濟渠是南北大運河四段渠道中最長的一段,雖充分利用了舊渠道,但工程量仍然浩大,其間役使了河北百萬民眾,終於使北運河得以暢通無阻了。

第四段,江南運河

江南運河是隋煬帝時所開南北大運河最南一段,溝湧下長江水係與錢塘江的聯係。

江南運河全程八百裏,河寬約十餘丈,其路線據實地考察過此段河道的學者描述,是北起京口(鎮江),東南經曲阿(今丹陽)、陵口、呂城、奔牛、常州、戚墅堰、無錫、望亭、滸墅關、蘇州、吳江、平望、嘉興,東繞太湖而折向西南,再經石門、崇德、塘棲、拱宸橋至杭州西南的大通橋附近入於錢塘江。江南運河北渠首京口(今鎮江)隔長江與江都(今揚州)的瓜洲渡口相望,使江南河與邗溝直接接通,通過水道可以把江南財賦輸送到東都洛陽。

隋唐之際長江三角洲及浙東一帶三吳地區已是經濟發達的富庶地區,這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河網稠密,湖泊眾多,資源豐富,是魚米之鄉,其富饒程度早已超過關中八百裏秦川。江南運河北接邗溝汴渠,使西北關隴重鎮與江南財富緊密聯係在一起,其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都顯而易見的。

在隋煬帝即位之初的短短六年時間,一條南起餘杭,北至涿郡,貫通五大水係,全長四千多華裏的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終於開鑿完成。大運河是隋煬帝為了統一全國的需要而鑿通的,修成後遂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隋、唐、宋、元、明、清曆代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發展,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隋煬帝開鑿的南北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加上隋文帝修鑿的西通長安大興城的廣通渠,形成一個完整的運河網,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錢塘江等自然河流一起,構成了溝通全國水上交通的完整體係,在隋朝之時已是“商旅往還,船乘不絕”,其運輸效益是巨大的。雖然隋煬帝以前許多王朝都開鑿了運河,隋南北大運河許多河段都是循已有故舊水道加以修整,但是,完成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全國水網合成完整的水運體係,唯隋煬帝一人而已。

大運河開鑿的工程技術是很複雜的,雖然運河各段都有舊道可循,隋運河是半自然、半人工,又利用了古運河故道,其相當部分並非隋代新創,但在短短六年的時間裏要完成連係五大水係貫穿各種複雜地形長達四千多裏的人工運河,在勘察測量、利用天然湖泊和故水道、平衡水位差、節製水量等諸方麵,都必須有相當的技術水平。隋運河工程進展的速度之快表明了當時的技術水平很高。從史實上看,大運河的開鑿是有總體規劃而又分段進行的,且每一段都是一次設計、一次施工、一次通航的。在隋亡後千餘年的漫長歲月中,直到近代鐵路的修築並取代它承擔南北貨運之前,它一直是國內溝通南北的大動脈,為祖國南北的物資文化交流有不可磨滅的功績。雖然現在的作用不如古時顯著,但作為文化遺產,千裏大運河也是舉世公認的古代文明奇跡之一,煥發著奪目的文明光彩。大運河是中國曆史上偉大時代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是中國人民的驕傲。當我們在歌頌創造這一偉大奇跡的古代勞動人民時, "當然也不能抹殺當時以極大魄力發動這一偉大工程的具有高瞻遠矚戰略眼光的決策人隋煬帝的一份功勞”。據說, “隋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隋煬帝自作詩歌來讚頌鑿運河的豐功偉績,可見他自己對這一得意之作,也是十分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