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牛津大學的發展曆程

牛津名言

人類所有知識的基礎,人類所有認知的起源,必須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愛的對象。

作為英語國家中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大學有著900多年的輝煌曆史。它既是英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又是世界最知名的大學之一。牛津大學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享譽全球,在英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自中世紀形成以來,牛津大學以其獨特的大學理念和辦學傳統,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政治精英和社會精英,從一個地區性的、單一學科的古老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精英人才輩出、辦學特色鮮明、文化傳統厚重、文理學科並進、學術成果斐然的世界一流大學。

在某種意義上,牛津大學的發展曆史既是英國國家發展史的一部分,也是英國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部分。其顯赫的曆史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已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所有高等學府的楷模。

牛津大學的形成時期

牛津大學建立的具體時間很難確定,因為它的建立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英國教育史學家約翰·普雷斯特(John Prest)曾這樣指出:“牛津大學是在教會的搖籃中誕生的。"從中世紀起,牛津大學一直就是西方基督教會世界的組成部分,不同時期由基督教不同的教派所主導,並保留著不同教派的痕跡。因此,在漫長而又坎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牛津大學一直與教會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早期的學院及其地位

隨著大學自身力量的增強和發展,牛津大學的教師開始有了擺脫依賴教會的傾向。1221年,巴黎大學的教師奮起反對他們的主教,主張他們有權製定自己的規則。之後不久,牛津大學的教師也開始以自己任命校長來宣示自己的權力。經過不懈的鬥爭,1225年,牛津大學的教師自己推選羅伯特·格羅斯泰特擔任校長,這是牛津大學有史以來最早由大學教師自己推選出的校長之一。正是在這一時期,牛津大學的學術活動再一次活躍起來。

在牛津大學與牛津城市民的衝突解決後,學者們又重新聚集在牛津大學。由於大學獲得了教皇賦予的眾多特權,特別是房屋租金減半的權利,前來牛津城講學和求學的師生絡繹不絕。14世紀初,牛津城的寄宿舍數量達100多間。教師和學生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追求學問,成為牛津大學早期寄宿舍生活的寫照。然而,由於寄宿舍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難以實行統一管理,再加上學生與市民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以及一些學生因物價上漲等原因而不得不離開牛津大學,致使寄宿舍數量開始減少。為此,一些教會上層人士和社會達官顯貴出於宗教的以及追求學問的目的,出資購置房產為貧困學生提供住宿和津貼,同時為學院製定院規並設立管理機構。這就是早期學院的端倪。

牛津大學早期建立的學院主要集中在13世紀至15世紀。巴利奧爾學院、默頓學院和大學學院是牛津大學最早建立的學院。1249年,曾任達勒姆教區副主教和魯昂大主教的達勒姆的威廉(William of Durham)給大學捐贈了一大筆錢,用來支持學生的學業。經過長時間的準備,終於在1280年成立了大學學院,並製定了相應的院規。大約在1255年至1266年,英格蘭男爵約翰·巴利奧爾(John Balliol)為學者在牛津城建立了一個學院,即巴利奧爾學院。1264年,羅徹斯特修道院院長沃爾特·德·默頓(Walter deMerton)根據一份許可狀建立了默頓學者之家,即默頓學院,用於支持牛津城或其他地區的20名學者的學業。1274年,他還為該學院頒布了院規。默頓學院的院規後來為其他許多學院所效仿。

牛津大學早期建立的學院大多招收碩士生,學院由學者和學生共同管理。大學校長由師生推選出來,每年都要進行就職宣誓。13世紀後,即從神學家、哲學家約翰·鄧斯·司各脫(JohnDuns Scotus,1265—1308)時代一直到神學家、宗教改革者約翰·威克利夫(JohnWycliffe)去世,牛津大學又相繼建立了埃克塞特學院、奧裏爾學院、女王學院和新學院。1314年,埃克塞特主教斯特佩爾頓的沃爾特(Walter of Stapel-don)拿出一部分錢為來自西部地區的學生在牛津城建立了埃克塞特學院。學院早期有12名學者。1324年,聖·瑪麗(St. Mary's)教堂神父亞當·德·布羅姆(Adam deBrome)在獲得了特許狀後建立了奧裏爾學院,該院設一名院長(provost)和10名院士。1341年,埃格爾斯菲爾德的羅伯特(Robert ofEglesfield)在牛津建立了女王學院,主旨是研究神學如何為教會服務。在女王菲莉帕(philippa)的協助下,女王學院取得了羅馬教皇的特許狀,並且由教會撥款建造了禮拜堂。

1379年11月,一位出身貧寒且受教育不多的知名主教威克姆的威廉(William of Wykeham)創建了新學院。1400年,新學院頒布的院規規定,學院由一名院長和70名學者、10名牧師、3名受俸教士以及16位唱詩班的男孩子組成。創建者及其親屬以及學院投資者家鄉的人享有優先進入學院的特權。與其他學院不同的是,新學院是一個接受本科生的學院。為了加強學生的日常管理和開銷用度,學院為每個學生指定了指導教師,並定期支付教師的薪水。不少學者因此把新學院的做法看成是牛津大學導師製的發端。新學院也因此獲得了“牛津大學14世紀所創建的最偉大的學院”的美譽。

進入15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商人財富的增加,社會上為牛津大學捐贈的人越來越多。牛津大學先後又創建了林肯學院、眾靈學院、莫德林學院和其他學院。1427年,林肯主教理查德·弗萊明(Richard Fleming)創建林肯學院。該學院的目的在於培養牧師來駁斥當時盛行的羅拉德派(Lollard)的教義及信仰。1438年的眾靈學院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亨利·奇切利(HenryChichele)與國王亨利六世共同創建的,這是牛津大學唯一沒有本科生的學院。創設該學院的目的一是要為教會和國家培養學識淵博的神職人員;二是要使之成為一個歌禱堂,為在內戰和對法國戰爭中犧牲的英國亡靈祈禱,尤其是為與奇切利有密切政治關係的蘭卡斯特王朝的成員祈禱。1458年,溫徹斯特(Winchester)主教韋恩弗裏特的威廉(William of Wayn-flete)創建莫德林學院。該學院成員包括院長和70名學者,其中40名為院士、30名為半津貼生(Demy)。

上述學院的建立是英國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牛津大學不斷發展的標誌。牛津大學的最大特色就是學院製,其寄宿製和導師製都是在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牛津大學早期的學院既反映了時代特征,又擴大了大學的影響。教會和王權都對學院的建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寄予了厚望。應該說,學院的基本結構、內涵和功能為牛津大學學院製的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並成為牛津大學辦學模式的溯源。

英國宗教改革的影響

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的決裂,是英國宗教改革的前奏。從表麵上看,亨利八世的離婚一案是英國王室與羅馬教皇分道揚鑣的直接導火索,然而,這場鬥爭實際上是歐洲大陸宗教改革運動的延續。中世紀以來,無論是在歐洲大陸還是在英國,人們對教會濫用權力、教會法庭不公以及教士生活腐敗等現象早已深惡痛絕。衝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擺脫羅馬教權的桎梏,加強世俗王權的統治是當時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529年英國議會的召開引發了英國的宗教改革。1529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教會的橫征暴斂。之後幾年,宗教改革橫掃整個社會領域,教會的利益受到抨擊,越來越多的天主教神職人員被迫下台。1534年的《至尊法案》(Act ofSupremacy)和《背叛法案》(Treason Act)明文宣告:英王是英格蘭國教會的最高首領,這標誌著英格蘭教會與羅馬教廷的正式決裂。在議會和貴族的支持下,亨利八世終於在全國實現了宗教改革。1535年,亨利八世的攝政王(Vicar General)托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1485—1540)負責調查和沒收教會的財產,關閉了中小修道院並遣散修士和修女,這對天主教給予了沉重打擊。

改革的風暴同樣席卷了牛津大學。為了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王權的意誌,亨利八世為牛津大學任命了校長。盡管抱怨聲不斷,但最終牛津大學還是屈從了國王的要求。接著,克倫威爾組建了一個委員會,對牛津大學和修道院式的學堂進行巡視。為了鏟除羅馬天主教在大學的影響,該委員會為牛津大學頒布了新規定。例如,廢止傳統的評注式教學,以《聖經》取代《箴言四書》作為學生教材,開設希臘語、拉丁語、民法等新學科講座,等等。總之,所有與之相左的傳統做法都必須取消。隨著《解散法案》(Disso-lution)的出台,牛津大學周圍大批的修道院都被解散或關閉,教會財產被沒收或充公,修士和修女被遣散或逐出修道院。從客觀上講,這一做法加強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壟斷地位,促進了教育世俗化的進程。1540年,亨利八世又先後在牛津大學設立了5個欽定教授職位,分別是神學、醫學、民法、希伯來語和希臘語,以此來加強對大學的控製。

1547年,當愛德華六世(Edward VI,1547—1553)登基時,牛津大學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狀態。在校學生人數大幅度減少,老式學堂一個接著一個被關閉,教會法規不再受寵,教師受到謾罵和誹謗,很多有用的書籍被焚毀。1549年,愛德華六世巡視牛津大學,並任命了一個巡視委員會對大學展開調查。隨後,該巡視委員針對牛津大學的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位授予等頒布了一套新的法令。頒布新法令的主要目的在於,繼續迫使牛津大學全體師生效忠於王權,譴責羅馬教皇的所作所為,為英國國教和王室服務。隨著新的法令和條例的出台,牛津大學的學術生活逐漸恢複到正常發展軌道,在校學生人數開始有所回升。1552年,根據統計,牛津大學各個學院包括碩士、學士和其他層次的學生共有761人,各學堂的學生有260人。

1553年,瑪麗一世(Mary I,1553—1558)上台後,又恢複了天主教在英格蘭的主導地位。隨著天主教勢力的卷土重來,以往被修改和推翻的法令和條例重新得以恢複,不少主張宗教改革的大學和學院的教師和學生要麽逃往歐洲大陸避難,要麽妥協,而那些意誌堅強的清教徒則受到了排斥和迫害。當時,3名改革先驅——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倫敦主教尼古拉斯·裏德利(Nicholas Ridley)和伍斯特主教休·拉蒂默(Hugh Latimer)被處以火刑,成為宗教改革的殉道者。

1558年,伊麗莎白一世登基,首先著手解決英格蘭的宗教問題。1559年1月,她促使英國議會通過《至尊法案》,確立安立甘宗(Anglican Church)為英國國教,國王是宗教的最高首腦,強**會和國家是統一體,而瑪麗女王時期所頒布的法律統統被廢除。與瑪麗女王相比,伊麗莎白女王所推行的大學教育政策要緩和得多。這樣,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又重新壟斷了英國高等教育領域。當然,這一變革也帶來了負麵影響,即所有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們一直到19世紀末都被排斥在大學的校門外。根據1571年頒布的《三十九條信綱》,每個大學生都必須進行宗教宣誓。牛津大學要求學生入學注冊時進行宣誓,而劍橋大學則要求在畢業考試前進行宣誓。直到1871年宗教宣誓廢除時,這一法令才得以終止。

牛津大學的改革轉型

進入19世紀後,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都在進行變革。牛津大學此時與整個時代的發展顯得格格不入,飽受社會各方麵的批評。1833年,一些年輕學者和導師還發起了一場宗教複興運動(即牛津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推遲了牛津大學的改革。但是,倫敦大學的建立以及城市學院的興起打破了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獨霸英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局麵。牛津大學麵臨著生存抉擇:是保持和改良現有的教育體製還是接納和創建新的教育體製,是改革傳統的導師製教育還是以一種教授學術寡頭製來替代。1850年,英國拉開了政府幹預高等教育的序幕。隨著三次皇家調查委員會的調查以及一係列改革政策的出台,牛津大學逐步從厚重的傳統包袱中解脫出來,走上了傳承和創新的改革之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牛津大學更加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和前進的道路,從一個地區性的單一的文科大學轉變為一個文理學科並重的世界性大學。

牛津小百科

構成牛津大學的39所學院有許多在13世紀至16世紀之間創立,並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圍。由於在當時學術是教會的專利,因此學院都以修道院式建築來設計,不過四周往往圍繞著美麗的庭園。盡管大多數的學院這些年來多有改變,但是依然融合許多原有特色。牛津並不隻是座大學城,在考利郊區還擁有英國重要的汽車製造廠。同時,牛津還是學術機構的天下,這裏有存書2萬冊的布雷克威爾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