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陶謙

曹操軍還定陶,略事休整,不久便再次用兵。初平四年秋,率兵擊陶謙。陶謙,字恭祖,丹陽(今安徽宣城)人。其人性剛直,有大節,少察孝廉,拜尚書郎,除舒(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令(或謂舉茂才,除盧令),遷幽州刺史,征拜議郎,參車騎將軍張溫軍事,西討韓遂;黃巾軍起,被任為徐州刺史;董卓之亂,天子都長安,四方斷絕,而陶謙卻經常遣使行致貢獻,朝廷因而升了他的官,封為安東將軍、徐州牧。

曹操為什麽要征陶謙呢?曆史上通常強調的是他為父報仇,這的確是重要原因之一。

曹操的父親曹嵩當時在泰山郡華縣,曹操“令泰山太守應劭送家至兗州,劭兵未至,陶謙密遣數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設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於門中。嵩懼,穿後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時得出,嵩逃於廁,與妾俱被害,闔門皆死。劭懼,棄官赴袁紹。”陶謙完全是有意殺了曹操的父親及其全家。就曹操的性格來說,此仇當然是一定要報的。

除此之外,曹操征陶謙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急於壯大自己,擴大地盤。兗州地處冀州、豫州、青州、徐州之間。冀州、青州主要是袁紹的勢力範圍,曹操當時無力與其爭衡;豫州曾大多是袁術的勢力範圍,前期一仗,袁術已將其大本營遷到揚州境界;徐州則是陶謙的勢力範圍,力量相對為弱,且與兗州的關係重大。兗州刺史的勢力要發展,必須努力把青、徐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於是,陶謙便成了曹操繼袁術之後的第二個討伐的對象。當時,曹操征討陶謙的借口是: “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人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與共舉兵,取泰山華、費,略任城(今山東濟寧境)。”或謂陶謙與闕宣“始與合從,後遂殺之而並其眾”。也就是說,你陶謙竟曾助人謀逆,我當然有理由討伐你了。

曹操率領大軍攻打陶謙,勢如破竹,連連攻拔十餘城,很快便打到陶謙的大本營彭城(今江蘇徐州市),陶謙兵敗東奔,走保郯(今山東郯城)。

興平元年(194)春二月,陶謙告急於青州刺史田楷,田楷與平原相劉備來救。劉備自有兵數千人,陶謙又撥給他四千人,並表薦他為豫州刺史。這時,曹操軍糧已盡,難以持久,引兵還鄄。

經過幾個月休整與擴充軍備,這一年夏天,曹操以荀彧、程昱守鄄城,

自己帶兵第二次攻打陶謙,連拔五城,遂略地至東海。回兵過郯。陶謙部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攔擊曹操,曹操打敗了他們,遂攻拔襄賁,依然屠殺無辜,“所過多所殘戮”。

此時,陶謙驚恐萬狀,正當準備逃歸老家丹陽的時候,事情突然起了變化。曹操得知自己的後院起火,陳留太守張邈和陳宮叛變迎呂布入兗州,因而急急引軍而還。

曹操這次用兵拓展地盤,在那天下紛爭勝者為王的時代無可非議。但在政治和策略上卻犯了個大錯誤,幾乎喪失了自己的根據地,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這次複仇與拓地之戰把他詭詐、多疑、殘忍、嗜殺之性完全暴露了出來,從而大失民心,搞得士大夫皆恐懼,甚至一些朋友和親信也心不自安而急於離開他,或鋌而走險,或另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