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出使番邦

次日,恭親王便把在京的王公大臣們,緊急召集到一起,商議此事。

恭親王麵色凝重,對大臣們道:“你們誰有辦法,直說無妨!”

一時之間,大臣們各抒己見,身為內閣大學士李鴻藻起身行個禮,朗聲道:“王爺,洋人死在雲南,咱們出些銀子是應該的,但增添口岸與逮問官員,這兩件事卻不能答應,這一旦同意,國家顏麵何在?到時候,其他洋人也要求這些,我們是不都得答應?此事關乎國體,臣認為不可答允。”

身為大理寺卿兼潘祖蔭起身接著道:“我也讚同李大人的觀點,這個威妥瑪要求苛刻,欺人太甚!他說要我們派欽差前往英國道歉,絕不能答應!要真去道歉了,我們朝廷顏麵何存?再說百姓打殺的,僅是英國駐華公使館的一名普通翻譯,又不是英國的國君,有什麽大不了的!況且誰知道這個翻譯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威妥瑪真是無恥!”

另一位內閣大學士徐桐,同時也是朝堂保守派的代表之一,聽完之後咬牙切齒,眼睛帶著殺氣。徐桐對李、潘二人的態度全不讚同,厲聲喊道:“這個翻譯算什麽東西!咱天朝上國,殺一個區區翻譯,還要畏首畏尾,殺便殺了,大清境內的洋人全可打殺!姓威的不要說提了八條,就算提八十條,我大清身為天朝大國,一條都不能答應!他要再敢胡攪蠻纏,跟我們講條件,我立馬派兩個身手好的武弁,把他捆上丟進護城河裏淹死,給他來個死無對證!”

徐桐說得是義憤填膺,然而恭親王問道:“真是胡鬧!堂堂天朝上國,還用得著這般手段!再說你把他弄死了,之後怎麽辦啊?到時候,其他洋人都以為我們是心虛,才去殺人滅口!有理也說不清了。”

朝廷內諸大臣議來議去,整整議了三個月,仍然沒有議出結果。

威妥瑪見三個月沒有答複,氣得直拍桌子,罵道:“清政府真是耍流氓!一點誠信都沒有!”

於是氣憤地離開京城,準備回國。臨走之時,威妥瑪也不忘了放句狠話,他向總理衙門轉交了一份聲明,警告總理衙門如此不作為,他隻能回國了,聲明中甚至提到:“請總理衙門直接和英國的大炮交談吧!”

總理衙門見情況不妙,上報朝廷之後,幾經商議,決定由李鴻章全權處理此事,赫德對李鴻章建議道:“不如我們約定在煙台,那裏氣候涼爽,而且我們可以憑借外國勢力,阻撓英國人,我想威妥瑪也不敢造次!”

李鴻章左思右想,尋思在煙台哪裏談判合適呢?他找來地圖,最後發現,東海關稅務司公署那裏位於煙台山下,毗鄰煙台港口,就問道:“你覺得此地如何?”

赫德心領神會,知道李鴻章其實早就決定是這裏了,就點了點頭,回答道:“此地甚好,甚好!”

隨後,李鴻章轉告威妥瑪道:“威公使,我們建議在煙台東海關稅務司公署談判,此地位於外國人居留地之內的煙台山下,緊鄰煙台港,我想我們在那裏談判是再好不過的了。你意下如何?”

威妥瑪心道,煙台可是我們英國人的勢力範圍,此地談判,正合我意。

於是,威妥瑪答複道:“可以在那裏談判,不過,你們可不能亂來!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光緒二年六月,李鴻章率領翰林院編修黃彭年、戶部主事錢容增等人乘坐輪船招商局“豐順號”輪船及福建船廠的“鎮海號”,由天津駛往煙台,這是李鴻章第一次出席大規模的外交活動。

李鴻章站在甲板上,遠望煙台港,望著大清的大好河山,他內心感慨萬千,對身邊的翰林院編修黃彭年道:“黃大人,你覺得煙台港,少了什麽呢?”

黃彭年遠遠望去,港口附近,停靠了不少艦船,上麵掛著各國旗幟,唯獨少了大清龍旗。黃彭年知道李鴻章多年之前就上奏朝廷,希望增強海防,如今見到如此情景,定然想到海防之事,於是回答道:“此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可唯獨少了咱大清的艦船!”

李鴻章感歎道:“是啊,若是沒有咱大清的艦船,隻怕這大好河山,淪為他國之手了!”

同年七月,李鴻章與威妥瑪分別前往在東海關稅務司公署二樓舉行正式談判。一大早,煙台衙門大院裏人員傳動,清務們捧著一摞摞文件忙的不可開交,在海邊的利順德飯店裏,洋廚子、魯廚子、宮廷廚子三管齊下備餐備料,那些什麽傳教士公所與芝罘俱樂部更是早早被預訂一空,一批接一批的世界各國重要人物陸續下榻於煙台山附近,這其中有滿清大臣李鴻章,有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還有時任煙台道台的盛宣懷。又恰逢慈安太後四十大壽,李鴻章命手下中午設宴,七國領事和兩位英國海軍上將應邀出席,然而這兩位將軍率領著常駐和特遣的艦隊,顯然赴宴是假,威脅是真,上菜順序采用西式,先後有湯、主菜、點心和水果,李鴻章顯然是尊重了來的洋人。

李鴻章手持香檳酒杯發表演講,他激動地道:“我們大清歡迎各國來賓到來,正如孔子所言‘有人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希望諸位朋友,能夠享受這頓美味佳肴!”

威妥瑪宴會後私下向李鴻章試探道:“李大人,我之前提議將岑毓英提京問詢是眾人的議論,英國議會也有此意,我卻不是必要辦到這裏。但李大人若欲商妥,就得想出一個切實辦法,可千萬不要敷衍。我明日即要報知本國,不能再遲。”

說罷,威妥瑪指了指窗外的眾多艦隊,望著李鴻章,流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在談判過程中,俄、德、美、法、日、奧共六國使臣及英、德水師提督以避暑名義聚集煙台,密切注視著談判的進展。英、法、美、德等數國兵艦停泊在煙台港,以武力脅迫大清國代表,李鴻章和赫德商議,雙方約定次日下午再談。、

李鴻章馬上向北京通報:仿照西例,酒闌,各以吉語相互讚頌,兼欲激射英事,群情歡洽。席罷,威使獨留絮語,似稍活動。

李鴻章還建議道:“此類外事招待,很是突顯我們大清對待友邦的熱情,也是我們化幹戈為玉帛的契機,希望總理衙門每年酌照辦理一次,或亦優待中小節目,讓這些洋人都能感受到咱們大清的誠意!”

光緒二年八月,煙台談判正式開始。

威妥瑪率先發難,問李鴻章道:“馬嘉理之事,地方官員必須承擔責任,我要求你們嚴格審查,並且保證不能再出現此類事件!”李鴻章聞言,隻得點了點頭。

隨後威妥瑪又問道:“那麽增設通商口岸,免收貨物厘金呢?貴國能否答應?”

李鴻章對於威妥瑪的種種要求,不敢輕易決斷,當即回答:“請容我回去商議。”

深夜,李鴻章就當天談判內容請教赫德,赫德見李鴻章憂心忡忡,肯定是擔心談判內容會有損大清顏麵,如果不答應,威妥瑪一變臉,這次談判必將失敗,為了安慰李鴻章,赫德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不必擔憂。隻要你與我在一起工作,就會毫無困難。在我倆事先未取得一致意見以前,你不必言,不必行,不必允諾任何事情。那麽,你又會有什麽危險呢?”

後來在赫德的中間斡旋,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李鴻章無奈至極,麵對窗外的港口處,停泊的各國艦隊上黑洞洞的炮口,他最後基本同意了威妥瑪的絕大部分要求。於是在九月十三日,《煙台條約》正式簽字。

隨後清政府決定派兵部侍郎郭嵩燾前往英國道歉,但是大臣們心想,堂堂天朝,派大臣去英國道歉實在有損國體,為了保全國體,清政府打算任命郭嵩燾為中國駐英國大使。此舉意在表明,郭嵩燾的英國之行不是去道歉,而是代表政府出使英國、遞交國書的前提下去表達對死者的慰問,這樣有助於保全國體。沒想到他出使英國的消息一經傳出,他自己還沒什麽反應,他的家鄉百姓竟然很是氣憤。他們把郭嵩燾的“出使番邦”看作是湖南人的奇恥大辱。相傳,當時湖南正要舉行鄉試,考生們居然想考試之前,集體去搗毀郭嵩燾的住宅。有人甚至還編了一副不無惡意的對聯對他進行諷刺:“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整個京城為此鬧得沸沸揚揚。有一位算命師給他卜了一卦,看看他此行到底是吉還是凶。結果竟然是大凶,算卦師對他勸告:“主同室操戈,日在昏晦中,勢且不能成行,即行也徒受蒙蔽欺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