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克蘭德家族**弑母案:R級片《欲孽迷宮》原型

2007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誕生了一部引發現象級討論的作品。這部名叫《欲孽迷宮》的影片由曾執導《奪魄》的湯姆-卡林擔任導演,主演是彼時還未成為影後的朱麗安-摩爾和初出茅廬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它主要講述了一起謀殺案,之所以會引起觀眾熱議,主要是其中的劇情屢屢突破觀眾的心理底線,包括並不限於母子**、親手弑母以及母子擁有同一個情人等。

影片改編自娜塔麗·羅賓斯在1986年拿下愛倫坡獎的犯罪小說《浮華陷阱》,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拿下的是愛倫坡獎的“最佳犯罪實錄獎”,也就是說,這篇小說記錄的是一起真實發生過的凶殺案。

1921年,芭芭拉·戴利出生在美國波士頓一個富足的中產階級家庭中,她的父親是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珠寶商人,母親雖然患有抑鬱症,但定期接受心理治療,幾乎不影響正常生活,一家三口過得其樂融融。

可這樣美好的生活很快就被20-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打破,生活的開支加上芭芭拉母親的醫藥費,讓富足了大半生的芭芭拉父親身心俱疲。1932年,他為了妻女之後的生活,決定買一份人身意外險,之後設計了一場看似是事故的自殺,告別了這個世界。

芭芭拉和母親因此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賠償金,隨著兩人便拿著這筆錢搬去了紐約,住進了當時剛剛開業沒多久的頂級公寓德爾默尼科大酒店。來到了全美最發達的城市,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芭芭拉的人生正在走向巔峰。

憑借著過人的美貌,這位新晉的千金小姐很快成為了一位傑出的社交名流,頻頻現身各種舞會、派對。全紐約幾乎都被她的美麗折服,雖然她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個畫家,可她卻沒有發表過一幅作品,芭芭拉自己的照片卻時常登上《Vogue》和《時尚芭莎》的封麵,甚至還被選為紐約十大最美女孩之一。

即使雜誌能帶來足夠多的關注度,芭芭拉依舊不滿足,她把目光投向了彼時正在蓬勃發展的電影業上。可當演員不是隻靠漂亮就可以的,芭芭拉很快就碰了壁。雖然幾乎沒有戲拍,但好運還是降臨到了芭芭拉的身上,在一次試戲時,她意外結識了女星柯妮莉婭,在成為朋友後,柯妮莉婭又將她介紹給了自己的弟弟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當時自稱是名作家,而柯妮莉婭也不是什麽一線大明星,但芭芭拉在見布魯克斯第一麵時就已經決定要嫁給他了。這並非是兄妹二人有什麽個人魅力,而是因為他們的姓氏——百克蘭德。兄妹二人的祖父就是有著“塑料工業之父”稱號的利奧·百克蘭德,就是他發明了電木塑料,這成為了現代塑料工業的開端。百克蘭德家族也就此成為給了全美知名的豪門。

對於芭芭拉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她沒有任何理由錯過。而整天遊手好閑的富三代布魯克斯也對芭芭拉十分滿意,從不畫畫的畫家和從不寫作的作家,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雖然兩人的感情非常好,但在芭芭拉心裏始終有一種不安全感,於是她略施小計,製造了懷孕的假象,布魯克斯立即向她求了婚。兩人在加利福尼亞舉辦了轟動一時的世紀婚禮,風頭之盛絲毫不亞於歐洲的一些小國皇室。

1946年,兩人的愛情結晶——兒子安東尼·百克蘭德出生了。自打安東尼一出生,芭芭拉和布魯克斯就對他給予了厚望,安東尼經常會被父母要求在他們那些名人朋友麵前表演才藝,兩人將自己的夢想都壓在了安東尼的身上,完全忽略了他還是個孩子。

兩人雖然有了孩子,但是感情的裂痕卻越來越大。布魯克斯和大多數富豪一樣,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而芭芭拉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爭吵已經成為了兩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互動”。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夫妻二人都十分疼愛兒子安東尼,為了給安東尼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也為了修複夫妻之間的感情,在安東尼八歲那年,一家人開始了周遊歐洲的旅行。可惜的是,美麗的景色並不能挽回早已破裂的感情,爭吵謾罵始終充斥在兩人的日常生活中。

成年人忙著互相傷害,可他們都忽略了,在這個家中最受傷的那個其實是安東尼。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的安東尼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成了一個內向、孤僻的男孩。即使他一度被視為是父母愛情的最後一道保險,安東尼實際上卻扮演了壓倒這樁婚姻的最後一棵稻草——14歲時,他向自己的父母宣布自己是個同性戀,這震驚了芭芭拉和布魯克斯。

這成為了芭芭拉家的分水嶺,進入60年代後,這家人的生活變得愈發狗血。先是布魯克斯,他在一次聚會中愛上了一個比自己小15歲的外交官之女,隨即向芭芭拉提出離婚,最終在芭芭拉的以死相逼之下,這段婚姻才得以保存。

1966年,這家人搬到了瑞士居住,在那裏20歲的安東尼認識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男人傑克-庫珀,並迅速墜入愛河。庫珀是個癮君子,在他的影響下,安東尼開始悄悄吸食各種毒品。就在安東尼即將沉淪之時,芭芭拉的一位好友撞破了他們的關係,並將吸毒的事情告知了芭芭拉,這名憤怒的母親親自開車去將安東尼接回了家,才讓他沒有掉入吸毒的深淵中。

事已至此,芭芭拉決定“治好”兒子,為此她找來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同學,試圖撮合她與安東尼,希望以此來“糾正”安東尼身上那“可怕的錯誤”。

令她崩潰的是,安東尼沒有愛上女同學,反而是安東尼的父親布魯克斯與這位女同學墜入了愛河,並再一次提出了離婚。這一次就算芭芭拉以死相逼也沒能保住這段婚姻,兩人自此分道揚鑣。

為了治療因失敗婚姻受傷的心,芭芭拉再次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安東尼性取向的矯正治療中。既然戀愛這一招不好使,芭芭拉居然想讓兒子直接通過男女之事完成轉變,為此她定期為安東尼招妓,每次還要配合上藥物治療,但收效甚微。

見這招也沒有效果,芭芭拉一腳邁進了深淵。她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時,忽然蹦出了這樣一句可怕的話:“或許我帶他上床可以改變安東尼的同性戀問題。”這句話嚇壞了朋友們,她們對芭芭拉百般勸阻,但幾天之後還是收到了芭芭拉的消息:“我和安東尼睡過了。”

這件事根本就沒有起到所謂“治療”的效果,而是將安東尼的脆弱的心靈徹底擊垮了。他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開始變得暴力、怪異。一天晚上,他發了瘋似的要殺掉自己的母親,最終芭芭拉隻得用一根沉重的木質拐杖將其打暈。

被嚇得不清的芭芭拉請來自己的私人醫生為兒子診斷,被醫生告知安東尼可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醫生建議讓安東尼住院治療,可作為父親的布魯克斯不願意為兒子出這筆錢,甚至聲稱安東尼不是得了精神病,而是被惡魔附了身,還指責醫生是在胡說八道。芭芭拉也不願意承認兒子病了,繼續將安東尼關在家中照顧,可是安東尼不可預測的暴力行為變得越來越頻繁、糟糕。

一次晚宴,安東尼忽然失控,將一隻生雞蛋砸到了芭芭拉的臉上,之後試圖用餐刀將其殺死。被人製止後,安東尼仍在狂吼,聲稱要掐死自己的母親。還有一次,芭芭拉的一位男朋友來到她家小住,正當他們準備入睡時,安東尼忽然出現在了門口,他隻穿著底褲,手中緊握一把菜刀,在房間內不斷咆哮,之後忽然衝出了房間,將兩人嚇得僵在了**。

很快,另一位當時非常著名的精神科醫生被請到了家中,在給安東尼做完檢查之後,他語重心長地對芭芭拉說:“他會殺了你的,我認為你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沒想到芭芭拉居然又拒絕了這名醫生的建議,還表示:“我兒子永遠不會傷害我。”

1972年11月17日這一天,母子倆再度因為同性戀的問題爆發了一次激烈的爭吵。這樣的爭吵在過去的幾年間時常發生,就像是一個個火藥桶堆積在安東尼的心中,芭芭拉不知道的是,這次她言語的火苗直接點燃了那些炸藥的引信。安東尼低垂著腦袋,耳邊盡是母親喋喋不休的指責,他不斷地回想這些年來母親的所作所為,腦子裏的那根弦猝然崩斷。

理智崩塌的瞬間,安東尼衝進了廚房,找到了一把菜刀握在手中,然後毫不猶豫地刺進了母親的胸口。當他看到圓瞪著雙眼的母親倒在地上,鮮血自刀口處蔓延出一地的猩紅時,安東尼的理智瞬間歸位,他舒了一口氣,一切都結束了。

當警察趕到事發現場的時候,麵色平靜的安東尼正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做飯,母親芭芭拉的屍體就躺在他的腳邊。被帶回警局後,安東尼十分爽快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但由於安東尼不正常的精神狀態,警方無法對其定罪,隻能將他送往布羅德莫精神病院中進行治療。

之後經過朋友和家人的四處奔走,安東尼於1979年6月21日被釋放,他搬到了紐約,和自己的外婆一起居住。但誰也沒想到,出院僅僅一個星期,安東尼又因為無法忍受外婆的嘮叨,重複了他對母親的暴行,刺了外婆8刀,還好外婆福大命大活了下來,這一次,他被收押進了瑞克島監獄。

對安東尼的審判被定在了1981年3月20日,正當獄警要來帶他出庭時,發現安東尼已經死去多時了,他頭上戴著一個塑料袋,死因是窒息,至於是自殺還是他殺,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沒想到的是,塑料曾經為百克蘭德家族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榮耀,最終卻要了它繼承人的命。

至於“共用情人”這一問題,當年安東尼的戀人曾現身回應過一次,稱在現實中並無這樣的情況,那種情節隻會出現在電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