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的不是大哥,是社會背景

當杜月笙萌生出尋找大哥的念頭時,一個現成的大哥,“嗖”的一聲跳了出來。

這位大哥,名叫陳世昌,胸無大誌,沉迷於賭嫖之中。他每天挎著籃子,籃子裏裝著花生、糖果和一隻賭筒,在小東門一帶遊走,遇到賭徒,就從賭筒中抽賭簽比大小,可以賭錢,也可以賭他的花生、糖果。賺到幾文錢,他就跑去妓院,忙不迭地把這點錢花在姑娘們身上。

共同的“人生追求”,讓陳世昌和杜月笙走到了一起。從此,他們既是賭友,也是嫖友。

聽杜月笙說想拜大哥,陳世昌便一拍大腿:“月笙,想拜大哥你不早說?我就是現成的大哥啊!”

“啊?”杜月笙大吃一驚,“你在幫裏?”

陳世昌拍了一下杜月笙的肩頭,道:“當然,‘悟’字輩的!”

杜月笙說的“幫”是指青幫,青幫在當時的中國是僅次於洪門的第二大幫會。

青幫、洪門,追溯起來實際上是一家。這段幫會史,始自明末,其間曲折離奇、血雨腥風,說起來讓人不勝唏噓。

明朝滅亡之後,清軍打敗李自成,入主中原。史可法在揚州抗清,兵敗殉國。他帳下有個幕僚,名叫洪英,在史可法死後招部眾兩萬,繼續抗清,最終於三叉河兵敗,傷重而死。臨死之前,洪英命部將蔡德英南下福建,往投鄭成功。

此後,鄭成功為反清複明,派蔡德英潛入珠江流域聯絡江湖誌士,密謀反清。於是在雍正年間,蔡德英於湖北紅花亭糾集江湖同道,歃血為盟,義結金蘭,共謀大舉。當時天色晦暗,紅光閃現,眾人驚異,以為天意相助,以洪英之名,號“洪家大會”,揭竿起義。這就是“洪門”之由來。

鄭成功死後,台灣被清軍攻破,鄭成功之子鄭克爽失敗前將洪門兄弟的花名冊和一枚金印封於鐵箱,沉入海底。

可萬萬沒想到,鄭克爽這邊剛剛把鐵箱沉海,那邊劃來一條船,一個漁民一網撒下,竟然把這隻大鐵箱撈了上來。

又過了段時間,有位洪門中人到金門聯絡同道,借宿在漁民家中,驚奇地發現這家的米缸蓋上赫然刻著洪門兄弟的聯絡訊號。細問之下,得知究竟,於是他將金印贖回,此後洪門兄弟聯絡,就蓋此印為憑。但是洪門兄弟數量龐大,一枚印不夠用,於是洪門中又發明出許多聯絡暗語,名為“海底”——因為洪門印信是從海底撈上來的,所以洪門人見麵,相互盤海底(用隱語相互試探、詰問),就可知道是不是會中兄弟。

到了乾隆年間,天地會人士到北京揭皇榜,建議朝廷組織青幫負責漕運,於是青幫的勢力也迅速發展起來。但青幫與洪門同屬反清複明的地下組織,都是來源於鄭成功的漢留(鄭成功建立的反清複明的組織)。為免兩家在江湖上對抗,所以有“青洪原本是一家”“隻有金盆開花,沒有青洪分家”等聯絡暗語。

杜月笙要加入青幫,就是想找個靠山,但他苦無門路,隻能靠陳世昌收自己入門。但陳世昌在青幫中的輩分排在倒數第二,杜月笙拜他為師,就此淪為幫中墊底的最小一輩。這件事,成了杜月笙心中難言的尷尬。

後來他聲名鵲起,但因為所拜之師是無名小輩陳世昌,幫中人大嘩,不斷有人找上門來表示憤憤不平之意,實際上不過是暗諷杜月笙。

杜月笙對此心知肚明,隻能海涵大度,佯裝不知,把苦水全都咽到肚子裏。然而,終於有一天,他對人說出了這麽一番話:

看我們今朝的排場,像煞鯉魚跳過了龍門,化魚為龍,身價百倍了。但是你要曉得,我跳龍門比你們難得多。你好比是條鯉魚,修滿500年道行就可以跳,我是河濱裏的一條泥鰍,先要修行1000年,才能化身為鯉,再修500年才有跳龍門的資格。因此之故,我無論做任何事體,都是隻可成功,不許失敗的。譬如說我們兩個同時垮下來,你不過還你的鯉魚之身,我呢,我又要變回一條泥鰍嘍。

泥鰍,鑽行於汙腥的泥中;杜月笙從最底層的賭嫖陋業起步,開始一步步向上爬。這樣一個低到不能再低的事業起點,成了杜月笙一生無法釋懷的沉重壓力,也讓他的人生始終充滿了強烈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