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隻是看起來很聰明

/ 01 /

曾給大家留過一道題,讓我們拋開正常的道德評判標準想一想:此前30年,在哪個領域,創新意識最強烈,創新力量最強?

說的是創新。

解答這道題,需要的隻是一點點邏輯力量。先要問問自己:促動一個人創新的最強勢的力量是什麽?

是生命中熊熊燃燒的使命感嗎?可能有這個因素,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考量,最能促動一個人原始動力的,始終是最低成本與最高獲得的性價比。

付出一點點,撈到盆缽滿。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就可以講幾個好玩的故事啦。

/ 02 /

幾年前,書畫市場一夜之間走俏。

許多朋友捂住癟癟的錢袋,光著腳板殺入這個市場,寄萬一的希望尋找撿漏的機會,以期獲得扭轉命運的契機。

不止一兩條這樣的消息,在電視裏連軸播出:某位書畫“發燒友”逛展覽時,看到一幅仿名家的習作,標價隻有幾千元,他雖然知道不是真跡,但心裏喜歡,還是斥資買下。

喜歡才會任性,沒有道理好講。

買回家,請幾個專業人士品鑒一下,隻見專業人士的小眯眯眼霎時間鼓成牛眼:不得了,這絕非仿作,而是一幅真品!

本以為買回來一幅偽作,不料竟是真品。真品出手,賣個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尋常事耳。這就叫撿漏。

這樣的消息多了,底層人士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於是,大家紛紛赤腳殺入書畫市場,渴望能碰到這樣一個機會。

但是,他們碰不到,永遠碰不到。他們不知道,在有些撿漏新聞之後,或有一番尖端水準的智力運作。

/ 03 /

講個故事——重複一遍,隻是講個故事。

一名商人於私密場合見到一位掌控資源的人物,請求道:能不能幫咱點忙,讓咱拿到某個項目……

資源掌控者失笑:我不白白幫人家的忙。

商人大喜:這是張銀行卡,卡上有……

資源掌控者:抱歉,我不收人家的錢。

商人:……呃?

資源掌控者:我是一個有潔癖的人,最厭惡名利場上的肮髒交易。我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心靈享受,鍾情於山水書畫,你懂嗎?

商人:……呃,我懂了。

於是,商人四方求索,花重金買來一幅正對資源掌控者脾胃的名家畫作,再搞了個書畫展覽,把這幅畫作打上仿作的標簽,開出個低低的售價,然後請對方來觀看——這幅名畫,隻賣給資源掌控者,如果有其他人想買,抱歉,就說已經售出了……

資源掌控者來了,花一點點小錢,買下這幅畫作,回去找幾個專家,確證實際上是一幅真跡。

消息傳開,人人羨慕這位幸運的書畫愛好者。而資源掌控者大模大樣地將名畫托付給拍賣行,再由商人斥巨資購回。於是,一大票錢就這樣於公眾的眼皮下合情合理地轉移了——你不能因為人家有個公務員身份,就不讓人家喜歡名畫,不讓人家撿漏,不讓人家割愛出讓了,是吧?

一切就發生在公眾的視線中。

這是不是創新?當然是,雖然它是一種見不得光的創新。

/ 04 /

有些人對地產商這個行業的印象不是太好,可能是地產商太有錢了吧。大家看到地產商不講信用,遭到懲罰時,就會拍手稱快。

比如說,有新聞報道,一家地產商把一幢標價300萬元的公寓房出售給客戶,先收了10萬元訂金——可萬萬沒想到,奸詐的地產商在收了人家的訂金後,又把房子轉手賣給了另一家。

無恥啊!先交了訂金的客戶怒了,起訴到法院。

法院也被地產商的無恥驚到了,當即法槌一敲:地產商罔顧信義,不講誠信,必須給予嚴懲。

地產商嚇壞了,央求庭外和解,承諾予以雙倍於原樓房價格的賠償款,客戶得到600萬元,多少彌補了一點精神損失與心靈痛苦,這場官司於此告結。

這個消息讓許多朋友拍手稱快:好,好!早就該有個人出來,給這些奸詐的地產商一個教訓了,讓他們再敢把樓房價格抬這麽高……

奔走稱快的普羅大眾真的不知道這個故事後麵可能還有個故事。

/ 05 /

雙倍賠償金的故事發生之前,或有可能出現過這麽個故事。地產商在一個私密場合見到一位資源掌控者,請求道:能不能把最搶手的那塊地給咱呢?

資源掌控者:當然可以,給誰不是給,你說是不是?

地產商:對對對……

資源掌控者:可是你需要給我一個理由。

地產商:理由當然有,600萬元如何?

資源掌控者:OK。

地產商:我立即拿錢給你……

資源掌控者:等等,我是個光明磊落之人,生平不欺暗室。男子漢大丈夫,話有不可對人說,事無不可當人做。你必須在大庭廣眾之下,以法律的名義,名正言順地把錢給我。

地產商:呃,這樣做好嗎?

資源掌控者: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我厭憎幕後交易,愛護名譽一如愛護眼珠。

地產商:那這事……好吧。

於是,地產商秘密安排,先收10萬元訂金,把一幢樓房預售給對方的親戚;而後,再將樓房賣給第三家。於是親戚向法院起訴,指控地產商違約。法庭之上,地產商請求和解,承諾賠付雙倍樓房價。於是,600萬元的款項就在眾人的關注下,在法律的嚴格要求下,順順利利地進入資源掌控者囊 中。

這是不是創新?當然也是,雖然它是一種讓老百姓氣得跳腳的創新。

/ 06 /

創新這種事,更類似在一間黑屋子裏捉一隻黑貓。不要讓自己淪為那隻總被人戲弄的貓,徒然以爆表的道德感宣泄悲情與憤怒。

你要成為那個捉貓的人。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而不是看起來精明,實則蠢到夜夜痛哭的人。

這兩個故事中,真正的黑貓在哪裏?

在這個特定領域裏,最低成本的付出與數額巨大的收益構成了空前的利益誘導。如果說創新也有性價比,再沒有比這個領域的性價比更高的。在其他任何一個領域或行業,創新都意味著空前慘烈的付出,而且收益還不確定。

在這個領域裏,最突出地呈現了什麽叫創新,如何創新,創新的思維機製又是什麽。

/ 07 /

這兩個故事中的創新,當然是我們應該大力批判的,但作為反麵教材,還是值得分析一番的——它們有著共同的思維模式。

第一,現實麵前的絕對冷靜,無情緒幹擾。

此前新聞多次報道,入獄的公務人士在反思自我認知時,都說自己一時間的貪欲如原子彈般轟擊著大腦,讓他們喪失了基本智力。

淪為情緒的俘虜,智力就會陷入泥沼,不太靠譜了。

所以,人類是天生具有創新能力的物種,但情緒是智力的大敵。要想獲得足夠的智力支持,就必須克製情緒,保持頭腦冷靜。

第二,清除限製,無論這個限製是什麽。

有些限製是千真萬確的,但,更多時候,是人們自我思維的固化。

隻要有絲毫的限製存在,思維就會受到抑製。摒棄限製,大腦才會進入敏銳的思維狀態,才有可能進行下一步。

第三,克製情緒、取消限製後,再對問題進行重新定義,新的定義實際上就是要尋找的答案。

我們可以演繹一下前述當事人的思維是如何走過這三步的:

當他們看到錢時,眼睛一亮,腦子一熱,然後迅速恢複冷靜,於此完成第一步。

第二步,取消非經濟學限製,單純地將問題視為經濟行為。

第三步,重新定義——請問,現實中,金錢有幾種轉移方式?

無非是兩種:一是交易,二是贈送或賠付。

可以看到,第一個當事人采用了第一種方法,第二個當事人則采用了第二種方法——重點說明,如果有誰看到這篇文章也想學,那就死定了。因為現實環境中,這兩個漏洞根本不存在。

所謂漏洞或是障礙,都隻在你的腦子裏。

上麵這兩個故事中的創新,顯然是用在了歪路上,不值得提倡。現在,我們把這個思維方法轉向正常人所在的領域。

/ 08 /

舉個例子,測試一下創新思維的應用。

美國芝加哥的海德公園裏分布著一些宅子,有個叫奧巴馬的美國青年就居住在這裏——很快,他就當上了總統,這事大家都知道。

話說奧巴馬混成了總統,可把他的鄰居老比爾樂暈了。

老比爾說:上帝啊,你果然沒有拋棄俺,俺發財的日子到來了。俺要把房子賣掉,換成厚厚的美元,享受一下生活。

於是,老比爾專門建立了一個網站,開價300萬美元,要賣掉自己的房子。

他在網站上熱情地宣傳:總統隔壁,超值享受,你值得擁有。300萬,隻需要300萬,你就可以和總統吵架,吃第一夫人親手做的蛋糕。隻此一套,別無分號,欲購從速,瞧一瞧看一看,錯過這個村再沒下個店……

熱情的兜售下,隻見數萬美國人蜂擁登上老比爾的網站。可是,他們並沒有開價,而是紛紛留言吐槽:

這幢房子四周淨是保護總統的攝像頭,隱私徹底暴露了。沒有隱私就沒有自由,負分滾出。

還有聯邦特工,揣著手槍啃著漢堡,在房子周圍日夜轉悠,這地方根本不是人住的!

還有記者,狗一樣地亂串,誰買誰腦殼進水。

不是……老比爾傻眼了。這始料未及的事,讓他倍感沮喪。

他的房子,整整一年無人問津。

現在請聽題:你能不能運用創新思維三部曲,幫幫可憐的老比爾,把這幢房子賣掉?

我們還記得創新思維三部曲:第一步,克製情緒;第二步,取消限製;第三步,重新定義。

現在,咱們開始:

第一步,克製情緒。這對我們來說很容易,畢竟我們不是老比爾,房子賣掉、賣不掉,不關咱們的事。所以,這一步可以輕鬆上手。

第二步,取消限製。這幢房子的限製是什麽?是居住!房子是用來居住的,居住是房子的限製條件。必須取消這個限製,隻是出售一幢建築物而已。

第三步,重新定義。取消了居住的限製,這幢房子就可以定義為:一幢安保措施森嚴到位、全天24小時監視無死角的建築物。它最適合用來做什麽呢?

/ 09 /

老比爾的房子,出售信息在網上掛了一年,也沒人來買。

一年後,來了個黑人青年丹尼爾。他說,他超級崇拜奧巴馬,因此他要買下這幢房子,但是他沒什麽錢!他要求房子降價,並分期付款。

老比爾思前想後,感覺這可能是房子脫手的唯一機會,就被迫答應了丹尼爾的條件,大幅降價,最終把房子賣掉了。

過了一段時間,老比爾故地重遊,來看看自己賣掉的房子。看到的情形,讓他大吃一驚。

老比爾看到,丹尼爾竟然把買下來的房子改造成了……

幼兒園!

上帝呀,一幢安保措施森嚴到位、全天24小時監視無死角、聯邦特工出沒的建築物,不是正適合做幼兒園嗎?

/ 10 /

相比現實條規化的一切,唯有思維破局才是最有價值的。

庸人擁有的隻有眼下,帝王也不過是傳承幾世。唯有思想的火炬,才會光耀千秋萬代。

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對我們的人生使命負責。抓住星星點點的時間機會,盡可能地充實自己、完善自我。如果能夠有效地提升自我的生命質量,客觀上也就達成了更大群體生命質量的提升。永遠牢記這三個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智慧法則——克製情緒、無視限製、重新定義,我們就會獲得高價值、富創意的人生。

如果你現在正麵對什麽難題,可以試試這個法子。哪怕是笨拙的嚐試,也勝過消極的悲憤與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