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師列傳·陳寅恪 出生世家,秉承家訓
陳寅恪先生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曆史學家、語言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也是清華大學中文、曆史、哲學三係合聘的教授,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曆史上的四大哲人,還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可以說,這是一位三百年都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
想要了解陳寅恪,首先得從他的名字說起。
很多人為他名字的讀音爭論不休,有的讀“陳寅恪(音:克)”,有的讀“陳寅恪(音:卻)”。在這裏,我們主張讀陳寅恪(ke),這是有理可依的。
1890年7月3日,陳寅恪在湖南長沙出生。祖母為他起名“寅恪”。“恪”字是他的父親陳三立之子的排行用字,他的兄弟數人,分別為衡恪、隆恪、登恪、方恪,如果單單陳寅恪先生的“恪”字讀成“que”的音或“qie”的音,這是說不通的。而且“que”的音或“qie”的音,在訓詁學和音韻學上都沒有根據。
陳寅恪先生自己也曾表示過應按照普通話發音,念作kè,其致電牛津大學時的署名TschenYinKoh,可以證明。
說完了名字,我們再來聊聊陳寅恪先生的家世。他的祖上是江西德安縣著名的“義門陳”家族。這個家族自唐代發達,至宋代達到鼎盛,一共3000多人,在朝為官者高達430多人,可謂權傾朝野,聲名遠播,成為罕有其匹的名門望族。
家族過於龐大,便會給統治者帶來危機。在文彥博、包拯等重臣的力諫下,宋仁宗以教化四方百姓的名義詔令“義門陳”拆解為291個小莊,遷往全國各地。
陳寅恪祖上這一支就是先遷往福建寧化,繼而流徙廣東潮州,後又回遷福建上杭,直到清朝的乾隆年間,才最終紮根在江西義寧州竹塅村。
在這個山環水抱、雲煙氤氳、靈氣繚繞的祥瑞之地,流徙日久的陳門子弟在曆史的幾番動**中終於站穩了腳跟,開始置屋購地,興學耕讀。
當宏大氣派的“鳳竹堂”拔地而起時,曆史的進程已到了乾隆末年,稱雄一時的“康乾盛世”即將隨風飄散,大清帝國已顯疲憊之態。與之相反的是,竹塅陳氏卻漸漸步入青春煥發的盛年,蟄伏於心中的祖先血液如春風化雨在胸中湧動,在建功立業、重振家風的輝煌夢想驅使下,陳氏子弟加緊勤讀苦練,先後走出了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陳封懷等傑出人物,被後世譽為“陳門五傑”。
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是義寧陳氏走出來的第一位風雲人物。
1860年秋,陳寶箴赴京趕考時,數千名黃毛官兵操刀弄槍嗷嗷亂叫著撲向西郊圓明園,一時間濃煙彌漫,火勢衝天。
彼時,陳寶箴正在城內酒樓與友人交談時勢,遙見西天半壁紅光,頓時知曉這座世之罕見的“萬園之園”與大批稀世國寶將萬劫不複,所以當場失聲痛哭,隨即做出一個改變他人生的決定——棄筆從戎,投身軍旅。
陳寶箴憑借自己的才學識見,先後投入曾國藩、席寶田幕中。期間,湘軍攻陷天京,太平天國幼主洪天貴福在李秀成、洪仁玕等臣僚將士的護佑下,與眾宗室姻親出逃,多虧陳寶箴獻奇計才將其一網打盡,陳寶箴也由此獲得“海內奇士”的美譽。
張之洞說他“才長幹濟,學識深通”;
卞寶第說他“饒有才識,而淡於榮利”;
王文韶說他“才大而性剛,往往愛惜羽毛,有不輕寄人籬下之概,所如稍不合,輒置榮辱於度外”。
總而言之,陳寶箴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品性贏得曾國藩等重臣的賞識,在他們的推薦下,陳寶箴雖非進士出身,卻先後出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隸布政使、兵部侍郎等職務。
職務有高低之分,但是對陳寶箴而言,不論在何處任職,他都力推善政,勤勉圖強,深受百姓愛戴。
經過四十餘年的宦海沉浮,光緒二十一年,陳寶箴終於成為地方的封疆大吏,做了湖南巡撫。在宦海生涯達到人生頂點的同時,陳寶箴也開始在湖南這溽熱[rù rè]的地盤上大膽改革、銳意進取,展開了一係列匡時濟世的政治活動。
陳寶箴赴湖南上任之時,正值傳統文化與新思想交鋒對銳,濁流與清流兩個政治派別撕咬搏擊最為激烈之際,加之湖南又遭逢大旱,饑民流離,盜匪蜂起,外在環境可謂十分惡劣,但是陳寶箴毫不畏懼,以一個出色政治家的姿態直隸南下,他先從吏治入手,通過一段時間的明察暗訪,將各府縣刁鑽蠻橫又昏墨不職的朝廷命官就地革職查辦,對罪大惡極者嚴懲不貸。群吏知他鐵麵無私,不敢再以身試法,綱紀凜然,為接下來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有道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陳寶箴之子陳三立,見湖南的改革已呈如火如荼之勢,也挽起袖子欲助父親一臂之力,積極加入到這一新興的陣營中來。
陳三立是陳寅恪的父親,字伯嚴,號散原,才識通敏,灑脫倜儻。與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譚嗣同、江蘇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之子吳保初合稱“清末四公子”。
原本,他在吏部為官,但那時候的清廷已經積重難返,吏治腐敗,冗官冗員,陳三立施展不開自己的才華,也不能忍受和他們同流合汙,便放棄正六品的吏部主事之職,隨侍父親到湖南上任。
父子倆決定效法明治維新,大刀闊斧地厲行新政。他們創辦洋火局、電報局、官錢局、鑄錢局、鑄洋圓局、蠶桑局、工商局、水利局、輪船公司,同時開設礦務總局,擇銅、煤、鉛、銻等較有把握之項,試行開采。此後還下大力氣創辦武備學堂與發展文教事業,招致了譚嗣同、梁啟超、黃遵憲、江標、熊希齡、皮錫瑞等人才。
原本保守的湖南,在陳寶箴父子手上,一舉成為全國最有生氣的省份,也成為維新變法在全國的標杆。但這份耀眼的成績,卻為他們惹來彌天大禍。
光緒二十四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為湖南新政按下了休止鍵。
政變的結果是,持續了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有為、梁啟超等逃往國外,光緒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勢力重新掌權。
盛怒之中的慈禧老佛爺於八月二十一日下達詔諭:“湖南巡撫陳寶箴,以封疆大吏,濫保匪人,實屬有負委任。陳寶箴著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伊子吏部主事陳三立,招引奸邪,著一並革職。”
悲憤交加的陳寶箴於無可奈何中卸去頂戴花翎,黯然走出長沙城那高大威嚴的巡撫衙門,攜家帶口返回江西南昌隱居。可歎陳寶箴一生淡泊,兩袖清風,被貶回籍時,一家人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最後在百姓的資助下才得以成行。
1900年,陳寶箴去世,死前留下遺囑“陳氏後代當做到六個字,不治產,不問政”,在此之後,陳家再未涉足宦海。
陳家的政治生涯雖然結束,但是陳寶箴,陳三立言傳身教,教會了陳寅恪什麽是“立仁德之誌,操君子之節”,這是陳氏家規的核心,也是每一個陳氏子弟奉為言行的信條。所以,陳寅恪先生在飽受磨難的歲月中,依舊不改清風亮節,錚錚鐵骨,這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