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合肥到麗江
(1)
自小受母親影響,我就喜歡看佛教書,喜歡逛寺廟,也許與佛有緣吧,每次到寺廟,我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見到佛像,聞到檀香,我的心頭總有一種大歡喜。老早就想過出家,但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一個既合乎佛教意境,又合乎本人心境的地方。二零零三年初秋,滿心傷痕的我到麗江遊玩,一踏上麗江的土地,我的心靈就被震撼了,我不知道世界上竟有如此美麗、古樸、幽靜的地方。深藍的天,古老的青石板路,窄窄的街,燦爛的陽光,悠悠****的納西古樂,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清澈的流水,純樸的納西人,神秘的東巴文化……所有這一切,無不直逼人的內心,無不具有一種攝魂掠魄的美!走在麗江古城上,你會覺得呼吸放慢了,時間停止了,恍恍惚惚的有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似乎回到了前世,又似乎看到了來生。它讓我忘卻了自己的身份,甚至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個現代人。我感覺麗江這塊土地離天國是那麽的近!無怪乎人家說麗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麗江,喜歡那兒的與世無爭,喜歡那兒的淳樸安寧,喜歡那裏的純淨祥和。從麗江回來後,魂便丟在了那裏,我每天都給自己的魂打一個電話,催他回來,可他就是不回來。
有人說來麗江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來療傷的,另一種還是來療傷的。還有人說,麗江是一個開式的精神病院,大研古鎮是總院,束河古鎮和白沙古鎮是分院。在這裏,沒有醫生,也不要護士,病人與病人之間便可相互治療。可以隨時來入院,亦可隨時出院。是的,麗江是這樣一個地方:它可以使疲憊的靈魂得到安息,使受傷的靈魂得到撫慰。如果說佛教是治心之學,那麽麗江就是治心之地。佛陀撫慰全人類的心靈,麗江撫慰四方遊客的心靈。我在想,麗江不就是我苦苦追尋的一塊佛境、聖境嗎?說不定麗江會有佛跡的遺存呢。如果我真的想學佛,想參禪悟道,不到麗江又到哪兒呢?於是從麗江回來後,我就醞釀著一個大膽的計劃:出家修行!到麗江禪修!
我所在的K大學位於合肥市,合肥郊區紫蓬山有座古寺西廬寺。在一個春日,我登山入古寺,走進方丈室,找到此寺廟的住持僧,向他谘詢出家修行要具備哪些條件。住持說,出家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要征得父母同意。第二,不能有經濟債務。第三,不能有妻子或戀人。第四,不能有公職在身。
關於第一條。我的父母分別於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一年去世了,兩年失去雙親,曾一度讓我心如槁木,萬念俱灰。從麗江回來後,心才釋然。二零零四年的三月三,我到父母的墳頭磕了三個頭,然後鄭重告訴父母要出家,沒聽到父母發話,算是默許。當然,如果父母親沒去世的話,我不可能出家的,不贍養父母,談什麽修行!佛經上說,修行的第一要義是孝。
關於第二條。我似乎沒向人借錢,但我怕自己記性不好,也許借了錢忘了呢,我怕有這種情況,就一個個的問過從較密的幾個熟人:我欠你錢嗎?熟人們都說沒有,就是平時不大老實的人,這次也老實的用洋文回答:NO!看來我真的不欠他們錢。
關於第三條。當時我沒結婚,當然無妻子,但我有個女友,芳名叫蘇菲。蘇小姐生於上海,研究生畢業後,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當主治醫師。二人真心相愛,熱戀時,她每天給我發五十條手機短信,而我也是每條必複。那時的手機費用多昂貴啊,可誰管這些!我們倆愛得難舍難分,刻骨銘心。可蘇小姐的母親強烈反對,她母親希望女兒嫁給自己老同學的兒子,她老同學的兒子是個交警,這個交警等蘇小姐足有八年。可蘇小姐不愛他,蘇小姐常說對他沒有感覺,他在蘇小姐的心中就是個哥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意義。蘇小姐遇到我後,對我產生了難以自拔的愛戀,當然我也愛她。這樣擺在蘇小姐麵前的是個天大的難題:一邊是父母之命,一邊是心靈之愛。蘇小姐是個孝女,她說她愛她的母親不亞於我愛我的母親,她不想忤逆母親,但也不能沒有我。怎麽辦?她不知道怎麽辦,我也不知道怎麽辦。兩人都不知道如何抉擇,都很痛苦。那些日子,愛情之蜜帶給我的甜,很快就被苦惱之苦衝淡了。
就在我積極準備出家的二零零四年二月,蘇小姐母親被查患了癌症,好像是晚期。病榻上的母親隻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蘇小姐盡早和她同學的兒子完婚。在這個關鍵時候,我想,我作為一個八尺男兒,應該作出斷然的抉擇!為了不傷身患癌症的蘇小姐母親的心,為了不傷那個交警的心,也為了圓自己出家修行的夢,我斷然決定和蘇小姐分手,好讓她和那個交警結婚,了她母親心願。我想,我出家,她出嫁,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至少在蘇小姐的家人看來是這樣的。但我知道分手對蘇小姐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將給她帶來永生的傷害。但不這樣又能怎樣!不想傷害蘇小姐,也唯有傷害蘇小姐。傷她非我所願,傷她也迫不得已。愛總有傷害的,自古多情空遺恨,花開總會有敗,我們的愛注定會隻剩下殘骸。我立即給蘇小姐寄去了決定雙方命運的一封信,在信中,我明確而堅定地告訴蘇小姐:我們分手吧,你和我談戀愛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我現在決定一生不結婚,做個堅定的獨身主義者。我說,我加入了一個獨身主義者俱樂部,裏麵的成員都不想結婚,都不會談戀愛,也不許戀愛結婚,一旦正式加入這個俱樂部,就意味著終生獨身,俱樂部成員的工作就是向更多的人推行獨身主義。我還說,為了表示加入這個俱樂部的決心,我割發立誓,以發代首,立下割頭誓――在信中我不可能提及出家當和尚。細想來,我到麗江出家與我和蘇小姐分手這二者的關係還真的複雜:出家是分手的因,也是分手的果;分手是出家的因,也是出家的果。這話有點禪味了吧――無心說禪話,禪話逼人來。
估計要七天蘇小姐才收到信,我決心要在這七天內辭掉工作,立馬走人,消失掉,否則蘇小姐會找過來的。
(2)
辭掉職務,在很多人看來是件很困難的事,但我出家修行的決心太大了,大到無所顧慮,無堅不摧。就在分手信寄出的當晚,我洋洋灑灑擬就了一份數千言的辭職報告,裏麵隻字沒提出家。當我把辭職報告交給K大學校長時,校長驚訝了,瞪大了眼問:“辭職?為什麽?”
“我想跳槽到別的單位去。”我堅定的說道。
“到別的單位去?我們這所大學是部屬重點院校,位於省會合肥,難道不好嗎?”校長一臉的迷惑。
“K大學是好,但不適合我,我早就厭煩了。”
“你是我們學校最年輕的副教授,學校也給你分了房子,你身高一米八五,追求你的女孩都排成長隊,可謂愛情事業雙風流,你還厭煩什麽?”
“我厭煩這裏的人際關係,我厭煩喧囂的都市生活。”我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
“那你現在找的新單位到底有多好,你給我說說。”校長十指相扣,乜斜著眼說。
校長此時斜視著我,並不是對我的鄙視,而是表示對我的不理解。可我,對校長的不理解是完全理解的,我正視著他說:“這個新單位也是一所私立學校,隸屬於一家大型教育集團,集團總老板是印度人,他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他在全世界開設的分校多達萬計,而且所有的學校有著同樣的理念,同樣的建築風格,教職工穿的製服甚至吃的飯菜都全球統一。這個新單位不在鬧市,而在風景優美的山林中,周邊環境非常好。當然更好的是他們的辦學理念,他們有哪些先進的理念呢?我隨便列舉幾點吧,比如說,他們招人隻有一個標準:心善。也就是把德放在第一位,隻要你是個善士,不管你是男是女,有文化無文化,都要。有文化的就做有文化的事,無文化的就做無文化的事。這和別的單位是大不一樣的,別的單位招人,什麽學曆呀,職稱呀,這個證那個證的,一大堆,結果招進去的有相當數量的人都是渣滓。這家印度人辦的學校,招的員工未必有學曆、職稱什麽的,但人人清心寡欲,安分守己,不爭名奪利,不爾虞我詐,修養好,素質高,人和人很容易相處,人際關係和諧,是一個能讓人的心靈快樂的單位,而這一點,是別的單位很難做到的。在別的單位裏工作,也許有錢有地位有保障,但總沒有幸福感、歸宿感,心裏不舒服,時間長了個個都有心理疾病。另外還有評職稱,這家學校也評職稱,他們的職稱跟普通學校的職稱不一樣,普通學校的職稱到他們那裏是沒有用的。他們評職稱不是看你發表了多少論文,出了多少專著,更不需走後門拉關係請客送禮,他們評職稱隻看你的個人修養,修養高的人職稱高,修養低的人職稱低。第三點,這個學校裏的學生見到老師都鞠躬行禮,非常講禮貌,非常講文明。哪像別的學校的學生,流裏流氣的!第四點,這家學校教學最關注人的心靈,把對人的心態調整放在首位,作為最主要的任務。而當今大部分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偏偏相反,都忽視了師生的心靈、心理和心態,違背了教育規律。第五點,這家學校施行藝術化教育,它的教學道具都是藝術品,讓人在獲得教育的同時也獲得了藝術享受,這做法,正是當下的許多學校嚴重缺乏的。總之,在這個學校裏工作也好,學習也好,生活也好,你會上進,你會學善,你會快樂,你會有歸宿感,你會獲得人生的大智慧,人人都有清淨心,人人都生歡喜心,要知道歡喜心是最好的營養品,是現代人最缺乏最彌足珍貴的,花再多的錢都買不來的。你想,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過著如此清淨出塵的生活,誰不願意?”
我說起新單位的好處來可謂如數家珍,句句在理,校長心服口服。我說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校長聽得目瞪口呆,無話可說,隻能提筆批準了我的辭職報告,邊寫邊說:“廟小放不下大菩薩,讓你走吧。”
我說:“不是廟小廟大的問題,問題是你這不是廟,要是廟倒好了。”
校長哪知道我這話的含義啊。
其實我對校長說新單位是一所學校,並不是我的信口胡言。我看了許多佛學書,許多高僧大德都說寺廟就是博物館和學校的結合體,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是印度人,那我說新單位是印度人辦的私立學校,難道是一句誑語嗎?
職務辭去了,意味著至此我完全達到了出家的條件,於是,在二零零四年的四月初八日――佛誕日,我直奔麗江,悄無聲息的,沒告訴任何人自己的去向,哪怕哥哥姐姐、同學同事。我出家後,有很多人在打聽我,在尋覓我,尤其是昔日的戀人蘇菲小姐。據我所知,她找我找得千回百折,千辛萬苦,可尋覓經年,也沒得到我的任何消息,對她來說,我這個人似是從人間蒸發了。現在想來真的對不起她!不過我不是故意的,我銷聲匿跡也是沒辦法的辦法——此是後話。
這是我第二次到麗江,如果說我第一次去麗江是為了療傷的話,那第二次到麗江就是為了修行。麗江範圍很大,寺廟很多,到哪座寺廟修行呢?我決定要把麗江跑個遍,把麗江的寺廟看個遍,然後從中選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