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密約

由於日本政府在甲午戰爭前後猖狂侵略,嚴重傷害了清朝朝野的人心,而在另一方麵,俄國卻乘此時機,一再討好,拉攏清朝政府,遂使慈禧等人具有密結俄國以抗日的願望。光緒二十年(1894)十月初三日,俄皇亞曆山大三世病逝,由尼古拉二世繼位。慈禧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往俄國吊唁,並賀新皇即位。並命出使俄、德大臣許景澄傳諭王之春懇求俄皇從速設法,實力相助,以應付日本。正月二十二日,王之春到俄都,即電告李鴻章、張之洞,稱日與德近,宜兼請德國調解中日之爭。二十六日,許景澄電稱俄國表示,如日本要索過大,俄即約英、法共同幹涉,有禁止日本向大陸擴張領土之意。次日,命許景澄向俄國表示感謝。二月初一日,駐英公使龔照瑗電稱:俄駐英公使秘密通知,俄與法、英已有成約,日本條件如使中國難以接受,各國當加以幹涉。初六日,命各公使向俄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遞交國電,請勸告日本公道議和。二十二日,王之春離開俄國。二十九日,張之洞請將日本要索條件電告英、俄,請求幫助。三月十四日,俄商請英國、德國共同幹涉中國割讓遼東。十七日,俄已取得德國、法國同意。召開大臣會議,決定不許日本占有南滿。二十二日,俄召開禦前會議,再次決定對日幹涉。二十三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二十六日,張之洞電阻和議,主張向英國、俄國請援。二十九日,俄國、德國、法國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清廷派奕助等向俄致謝。命總理衙門請俄國、德國、法國轉商日本,延期換約。四月初一日,日本決定對三國讓步,對中國則一步不讓。張之洞電請廢除馬關條約,請俄國、英國幫助,分別酬以新疆數城及後藏地區,並許以推廣商務。初三日,命許景澄詢問,俄國如能出兵相助,願與俄國訂立密約。初七日,俄國以借款籠絡清政府,表示中國對日賠款需借外債,應優先向俄國商借。反對向英國借款。十三日,日本聲明願放棄遼東半島。劉坤一電請酌許俄國、德國、法國三國分地給款,為我打擊日本軍隊,均可與之密訂合約。十五日,派恭親王奕訴、慶親王奕助、戶部尚書翁同穌、兵部尚書孫毓汶、步軍統領榮祿、吏部左侍郎徐用儀、戶部左侍郎張蔭桓、戶部右侍郎長麟辦理借款事宜。十六日,命許景澄等分別向俄國、德國、法國致謝,並懇求俄國竭力幫助阻止日本要求的遼東償費。許景澄電稱俄已籌款一萬萬兩準備借給中國,用來賠償日本。劉坤一主張結歡俄國,讓以便宜,以製約英國、日本。十八日,俄國交通大臣不顧中國的意向,請俄皇批準西伯利亞鐵路橫貫滿洲計劃,放棄阿穆爾線。二十日,署黑龍江將軍增祺電稱俄國照會,說日本欺淩中國,應即派兵助剿。二十一日,總理衙門電許景澄:擬借俄國款五千萬兩,其餘的分別向德國、法國借債。二十四日,召專使俄國大臣王之春回國。二十五日,許景澄電稱俄國仍主張借給中國一萬萬兩,改由銀行承辦。閏五月十四日,中俄在彼得堡訂立四厘借款合同,由俄國、法國合借一萬萬兩,償付對日賠款。十六日,劉坤一奏請聯俄拒日以保東北,六月初六日,倉場侍郎許應駁奏請及早聯俄製日。十八日,張之洞奏請與俄訂密約以結強援。二十六日,盛傳俄調兵與日爭奪朝鮮,命許景澄探報情況。七月初九日,翰林院代遞編修丁立鈞等六十八人呈文,說必須速行罷斥李鴻章,萬不可令他回任。剛好李鴻章來京請安,與軍機大臣同被召見。光緒帝先慰問他的傷好了沒有。接著即斥責他身為重臣,二萬萬兩賠款從哪裏來?台灣一省送給日本,失民心,傷國體!詞甚峻厲!李鴻章也一再說都是他的不是。光緒帝即命李鴻章先走,當天即授王文韶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命李鴻章留京,入閣辦事。大學士入閣辦事而不管部務,等於投置閑散。對於國家的大政方針,已經沒有多少發言權了。七月十二日,命許景澄再與俄國密商減免遼地賠費,八月初五日,翁同穌與王之春商量聯俄之事,他說俄國非常重視中國,把王之春作為頭等欽差優待, “並有肺腑語,此機萬不可失哉”。二十日,日本與俄國、德國、法國商定交還遼東,由中國增付賠款三千萬兩。二十六日,喀希尼照會說俄國已經派人到東三省查勘修接鐵路。九月初二日,因俄國強行借地修路,命許景澄轉告俄國,中國擬自造東北之鐵路,在中俄交界處與俄國接軌。十六日,俄國主張由俄國公司建築中國東北鐵路。以上種種,都是慈禧簽訂中俄密約的曆史背景。

光緒二十一年(1895)九月二十九日,許景澄致函總理衙門,請派專使致賀俄皇加冕。當時已經盛傳中俄訂立密約,西伯利亞鐵路將穿過東北。十一月十三日,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為專使,往賀俄皇加冕。十二月初四日,奕訴、翁同穌至俄使館拜年,喀希尼說王之春級別太低,請派宗室王公或大學士做賀使。初十日,光緒帝與翁同穌商量改派賀使的事。二十七日,奕訴入朝,光緒帝宣布慈禧太後懿旨:命李鴻章出使俄國,以邵友濂為副使。當天,李鴻章遞《籲辭使俄折》,請求收回成命。第二天,上諭李鴻章應勉效馳驅,勿得固辭。於是,李鴻章就接受了此項使命。光緒二十二年(1896)正月初二日,命邵友濂、王之春赴俄。初四日,翁同穌拜會李鴻章,李主張朝鮮自主, “密結外援”,翁同穌認為“此語尚結實”。至於外債,李鴻章說: “紳珂允不再加息”,翁同穌認為“亦扼要”。兩人情投意合。初九日,賞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三品銜,令其隨侍出使。但是,卻有人反對李經方、羅豐祿隨行。次日,李鴻章態度強硬,特別去找李鴻藻辯論,表示非此二人同行不可。還遞奏折,說《馬關條約》是由他請旨遵行簽訂的,局外人不明真相,對李經方橫加謗議, “應邀聖明洞鑒”。李鴻章的一係列要求,都得到了慈禧的同意。十六日,慈禧又特別召見了李鴻章一次。十八日,李鴻章向慈禧請訓,慈禧命內監扶板李鴻章磕頭謝恩,極力優待。此外,慈禧還曾告訴光緒帝和軍機大臣,凡是致俄國的國書,必須加署慈禧皇太後名號,而且要署在皇帝之前。

光緒二十二年正月二十日,李鴻章離京南下。二十三日,上海《字林西報》披露所謂《中俄密約》,可知當時社會上,特別是列強各國對中俄關係仍在極力揣測。二月十四日,李鴻章離上海赴俄國。二十四日,喀希尼照會,再提西伯利亞鐵路經過中國東北的要求。三月初六日,喀希尼至總理衙門談東北鐵路問題,表示中國如果答應,則俄國可以保護中國,以免再與日本或其他國家發生衝突。

當時俄國與法國為同盟國,因而喀希尼建議李鴻章乘坐法國船,並與李鴻章商定路線,以防其他國家插手中俄交涉。李鴻章於三月初十日到達波賽,俄皇派王爵吳克德托密斯隨來遠迎,多方照料。十五日到敖得薩,又受到高級文武官員的熱烈歡迎。十八日到彼得堡,與俄外交部商定二十二日由俄皇在皇村行宮接見。同一天,喀希尼至總理衙門見奕助、翁同穌,談東北鐵路問題,奕助等答應由中國自己修築,而駁其由俄國公司代辦。喀希尼說: “中國既不顧邦交,我與日本聯絡,另籌辦法。”翁同穌見他出言不遜,加以斥責,指著地圖告訴他: “這條路你們省八百餘裏,我們無分毫之利,勉力成之,就是為了邦交。你是公使,不顧大體了嗎?”喀希尼理屈,又說:“必須六年造成,否則緩不濟急。”翁同穌點頭同意。又提煙台碼頭,翁同穌允之。又推薦林得俾耳入中國海軍,翁同穌與之辯駁,又說林得俾耳可歸郎威裏節製,翁同穌亦允之。翁同穌將談判經過密電李鴻章,求得內外一氣。二十一日,李鴻章密電說俄戶部微德談東三省鐵路,稱中國自辦,恐十年無成,李鴻章說代薦公司,由俄代辦,各國效尤,有礙中國權利。微德說中國不答應,俄國就不能再助中國。

二十二日,俄皇在皇村行宮接見李鴻章,為了挑起李鴻章的仇日情緒而加以利用,特別詢及“馬關傷痕是否作痛,仍憶李經方前奉旨赴神戶慰問,射鉤之恥可知”。不同尋常的還有俄皇說回城驗收禮物時打算與李鴻章再做麵談。二十五日,俄皇果然又秘密召見李鴻章,隻讓李經方傳話,不許他人參加,他說: “俄國地廣人稀,斷不侵占別人尺寸土地。中俄交情近來更加親密,東省接路實為調兵捷速,中國有事,便於幫助,不僅是有利於俄。中國自築,恐力不足,令華俄銀行承辦,由中國節製,定無流弊。各國多有先例。將來日本、英國難保不再生事,俄可出力援助。”勸中國答應。二十六日,俄外長羅拔謹夫邀李鴻章共進晚餐,與微德等談東三省接路及中俄同盟密約。俄國的目的是在東三省接修鐵路,將勢力擴張至中國東北地區,而以中俄軍事互助密約為誘餌。要求先定接路,後定密約,密約以接路為前提。中國則希望先定密約,後定接路,接路以密約為前提。

四月初一日,羅拔諾夫將所擬《禦敵互相援助條約》麵交李鴻章,將接路與密約納入一體,事實上,仍以接路為前提。主要內容是:

一、日本國或與日本同盟之國如侵奪俄國屬地,或中國土地,或朝鮮土地,即牽礙此約,兩國約明在軍事上互相援助;二、非由兩國公商,一國不能獨自與敵議立和約;三、當開戰時,中國所有口岸均準俄國兵艦駛入;

四、今為將來轉運俄兵禦敵並接濟軍火、糧食,議於黑龍江、吉林邊地接造鐵路以達海參崴;

五、無論和時、戰時,俄國均可用上款所開之鐵路運兵、運軍械;

六、此約應由第四款所讓之事舉行之日算起照辦,以十年為限。

約稿中“與日本同盟之國”顯然是指英國。因此,李鴻章要求密約交涉電報必須由總理衙門大臣親譯,不得按通常慣例由章京譯電,以便嚴守秘密。李鴻章要求在第四款之末加上“惟此項讓造鐵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國土地,亦不得有礙大清國大皇帝應有權利。其事可由中俄公司經理,其條款由兩國妥善商訂”。仍然是先定密約,後定接路。俄方也不便提出異議。李鴻章將條約電達清廷,等候指示。

李鴻章是讚成簽訂密約的,四月初二日曾電稱: “日本派親王來俄,欲與俄密約圖朝鮮,俄皇不許,因而俄國廷臣也疏遠日使。今願結好於我,約文無甚悖謬,若回絕必至失歡,有礙大局。俄提出中俄公司合同草案,中俄集股,不準收別國商股;無論盈虧,每年貼中國二十五萬兩。先交二百萬兩,路成之後五十年,或八十年,中國可以收回,均照各國商路通例。”李鴻章說“密約如奉旨準可即畫押。路事須派員在北京妥商。中俄密約的提出相當機密,連駐華公使喀希尼也不知情”,他隻知道接路的事。

清廷在未得俄方密約內容之前,已於四月初二日將自己的密約條文電告李鴻章:

一、如有兵事,俄與中國彼此援助;二、鬆花、混同兩江彼此行船;

三、中國令資本五百萬兩附入俄華銀行。至於接路,由中國自辦,可以用俄公司,雇俄工匠,購俄物料。

四月初四日,李鴻章收到此電,即複一電,稱接路自辦,俄亦認為應該,隻慮拖延。清方第一條;即俄稿之一、二款;兩江彼此行船易商;五百萬兩想是接路資本。連日俄廷導遊造槍、炮各廠,並隨俄皇參觀兩艘新鐵甲艦下水。俄國炫耀其戰備能量,對於堅定李鴻章及清廷最終簽訂中俄密約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四月初六日,李鴻章在莫斯科與羅拔諾夫談判,李鴻章說,中國自辦接路是為了振興商務。羅拔諾夫答,俄國辦法就是興華商務。李鴻章說,是為了預防法國、英國援例。羅拔諾夫答,現在辦法,援例也無後患。李鴻章說,要雇俄工匠,購俄物料。羅拔諾夫答,喀希尼電報中有這個話,未允行。築路需巨款,恐中國外債已多,難以再借。李鴻章說,已籌款五百萬兩付銀行。羅拔諾夫答,太少。李鴻章說,打算以中國公司承辦。羅拔諾夫答,可以約微德一起談判。李鴻章說,如可定議,密約第四款末應刪改,第六款應改為二十年為限。羅拔諾夫答,可以商量。但是,鐵路無成,密約就不用討論了。

第二天,李鴻章又與羅拔諾夫、微德談判。俄方恐英國猜疑,要求刪去“或與日本同盟之國”字樣,把矛頭僅限於日本。接路問題,微德要求及時成議,李鴻章說必須在北京商辦。至於密約,李鴻章認為問題已經不大,“如奉旨準行,祈電示‘全權’字樣,以便畫押”。接著,李鴻章又與微德討論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稿,其主要條文是:

一、作為中國東省鐵路,令華俄銀行承辦;

二、約計需費六千萬兩,由銀行借四千萬兩,中國助五百萬兩;該公司於路成運價內每年報效二十五萬兩,可先提五百萬兩;三、批準合同日起,限十二個月開工,六年竣工;四、由中國政府派要員總辦。

四月十一日,李鴻章收到電旨:俄“所擬約稿均已閱悉,惟末兩條皆可省去。著李鴻章轉達俄廷,即將四條定立密約。尚(倘)中國西南水陸有事,俄國如何援助之處,亦應於約內敘明,以期周密”。第二天,李鴻章根據電旨再與羅拔諾夫、微德談判,俄方表示:“省去末兩條的問題,

第五條尚可商改,第六條一字不能改動,否則此約即作罷論。日本有事,可商辦援助,英國、法國啟釁,不便明幫,牽動歐亞大局。”關於接路,應訂兩個合同:

一、五百萬兩與華俄銀行夥開,不做接路資本。

二、承辦東省鐵路。

李鴻章電告總理衙門,稱“時促事煩,求及早請旨電複遵辦”。

四月十四日,俄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禮,李鴻章親往觀禮致賀。十六日,又應邀入宮慶賀。當時,各國專使多為親王顯貴,俄皇特別把李鴻章安排在首班,加以籠絡。總理衙門於十四日收到李鴻章十二日電報。十五日,奕訴與奕助、李鴻藻、榮祿、翁同穌、張蔭桓、吳廷芬等共同討論中俄密約,將李鴻章所有密電記錄稿拿出來傳閱,結果定議照辦,並擬旨一通。十六日,請旨允準。十七日,翁同穌至張蔭桓宅發電旨給李鴻章,以保機密。李鴻章於十八日收到電旨: “李鴻章十二日電悉,中俄睦誼從此加密。著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俄國外部大臣畫押。”四月二十二日,李鴻章即與羅拔諾夫、微德簽訂了《中俄密約》。七月二十日,光緒帝批準了《中俄密約》。

《中俄密約》是李鴻章簽訂的。在此以前,主張與俄國訂立密約的已經有張之洞、劉坤一、許應駁、翁同穌、王之春等。派李鴻章赴俄的是慈禧。中俄密約的條款,不僅李鴻章同意,奕訴、奕助、李鴻藻、榮祿、翁同穌、張蔭桓、吳廷芬等也是同意的,不僅光緒帝同意,慈禧同意也是可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