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的,特別是自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便把中國作為它侵略的目標。光緒元年(1875),日本占據了千島群島。第二年又吞並了小笠原群島。光緒五年(1879),又將琉球群島納入日本版圖,更名為衝繩縣。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在光緒十八年(1893)提前完成了十年擴軍計劃,隨時準備抓住機會大舉侵略中國。光緒二十年(1894)春夏之交,中日之間的戰爭已如箭在弦上了。

原先,慈禧和光緒對日本都是主戰派。後來,慈禧和奕訴越來越傾向於議和。這樣,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同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麵對一觸即發的中日戰爭,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後黨從維護自己的私利出發,對待日本侵略者采取妥協投降的路線;帝黨則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采取了主戰的態度。隨著戰局的惡化,後黨與帝黨的鬥爭越來越激烈了。

光緒二十年六月,中國和日本以朝鮮問題為導火索,爆發了一場曆時八個月的戰爭。因為那年是甲午年,所以又稱作甲午戰爭。當年春天,朝鮮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高舉反對日本及本國權貴的旗幟。朝鮮政府軍節節潰敗,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援助。清朝派李鴻章處理朝鮮問題。李鴻章依據光緒十一年(1885)同日本訂立的有關朝鮮的條約,在出兵前通知了日本。日本認為發動對中國的戰爭時機已到,於是回複李鴻章: “貴政府何不代護戡亂……我政府必無他意。”清政府真的相信了日本政府“必無他意”的許諾,於是決定派直隸提督葉誌超和太原總兵聶士成率領一千五百名兵丁去朝鮮。當清兵進駐牙山(漢城以南)後,日本突然以保護僑民和使館的名義派兵進入朝鮮,並很快占領了朝鮮京城——漢城。一個月之後,日軍又突然在海上和陸上同時向清兵發起進攻。清兵毫無準備,一觸即潰,聶士成、葉誌超北逃到平壤。

當在朝鮮的清兵遭到日軍的襲擊以後,清朝舉國上下群情激憤,強烈要求向日本宣戰。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更是言辭激烈,侍郎誌銳上萬言書力主向日本宣戰,同時還嚴厲斥責後黨主張言和的錯誤,並彈劾李鴻章因循誤國。就連以老成持重見稱的翁同穌,也甘冒慈禧的不悅,在禦前會議上支持光緒皇帝力主對日宣戰。後黨懾於人民及多數官吏的愛國呼聲,不敢再堅持言和了。帝黨在宣戰問題上暫時占了上風。七月初一,清朝向日本宣戰,同時,日本也向清朝宣戰。

帝黨力主迎戰日本,不僅停留在口頭上,他們在物質上也進行了一番準備。光緒皇帝在親信的輔佐下認清了形勢,尤其對英國、法國、美國、俄國等國支持日本侵略中國這一點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因而對李鴻章等後黨分子把希望寄托在通過列強出麵調停的主張持否定態度。光緒皇帝為了集中國力對付日本,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直接違背慈禧的旨意,提出“停頤和園工程以充軍費”。原來,慈禧為了慶祝六十歲生日,又下令大修頤和園。光緒皇帝的這道詔令,大掃了她的麵子,敗了她的興致,她聞訊後氣得渾身打戰,臉色鐵青,她正要像火山爆發一樣發脾氣,同光緒皇帝算賬,但她轉念一想,感到舉國上下反日呼聲震天撼地,而國庫空虛又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如果此刻她取消光緒皇帝“停頤和園工程以充軍費”的詔令,肯定會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滿。她思慮再三,權衡利害,終於忍下了這口氣。老謀深算的慈禧,不僅沒下令取消光緒皇帝的詔令,反而發布旨意,稱道光緒皇帝的做法,表示在對日宣戰,興兵動眾之時, “不能過為矯情,特允皇帝之請”,完全同意停止頤和園工程,以此項費用充軍費,對自己六十大壽的慶典,一切從簡。在表麵上,慈禧說得很動聽,也確實迷惑了一些朝臣,在暗地裏,慈禧卻放出風來,說, “誰叫我一時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輩子不痛快”。從而穩住了後黨的陣腳。

盡管後黨在中日戰爭問題上第一個回合失敗了,但他們並未介意,仍一如既往地堅持妥協投降路線,隻不過在形勢不利於己的時候,為混淆視聽做出一些姿態罷了。因此,盡管光緒皇帝接二連三地發上諭指令李鴻章不要一味指望列強調停,要妥善調兵,妥籌辦法,甚至嚴厲斥責他“不欲多派兵”的錯誤。但是,有慈禧作後台的李鴻章,手握用兵、外交大權,對光緒皇帝的上諭采取了陽奉陰違的態度,除了多方搪塞之外,對妥協投降的方略,絲毫也未改變。當時另一個後黨骨幹、軍機大臣孫毓汶也利用職權, “凡是皇上之所是,則腹非之;皇上之所急,則故緩之”,極力阻撓,甚至公然擅自刪改皇帝的上諭,扣壓電報,封鎖消息。光緒皇帝對此也毫無辦法,隻能歎息: “朝命不行矣!”

在這種無奈的情勢下,中日戰爭的結局是可想而知了。

清政府向日本宣戰不到半個月,日本軍隊一萬多人分路進攻平壤。以葉誌超、聶士成為首的清兵,早已被日軍嚇破了膽,再加上奉行李鴻章的投降命令,所以,平壤一戰,除了個別將士如左寶貴英勇抗擊而外,大多數將領率兵潰逃。葉誌超在開仗不久,便樹起白旗,命令各路人馬棄城北撤。日軍輕易地攻下了平壤,繳獲了四十門炮、一萬支槍及無數糧草。北撤的清兵,一口氣逃過了鴨綠江,日軍接踵而至,在九月下旬,日軍就進入中國境內。清軍守江部隊四萬人,不戰而逃,日軍輕易地占領了安東(今丹東)、九連城、鳳凰城(今風城)等地。

在陸地上,清軍望風而逃,節節敗退;在海戰中,清軍慘遭滅頂之災。在宣戰四十八天以後,清朝的北洋艦隊在黃海海麵被日本海軍襲擊。八月十八日海戰炮聲一響,北洋艦隊就陷入挨打局麵。北洋海軍統帥丁汝昌站在旗艦定遠號的飛橋上指揮。定遠號放出第一炮,沒打中敵艦,卻把自己艦上年久失修的飛橋震斷。丁汝昌同被震斷的飛橋一同摔在甲板上,當即摔成重傷。雖然由定遠號管帶劉步蟾代替丁汝昌指揮,但北洋海軍在李鴻章的指示下,原本不想抗擊日軍,所以,在戰鬥激烈時,參戰的十三艘兵艦,有二艘臨陣脫逃,其中一艘逃跑的兵艦還將自家的一艘船撞沉。海戰隻進行了一個下午,北洋艦隊就有三艘兵艦被擊沉,其餘七艘兵艦均受創,旗艦定遠號也被擊傷。在這場海哉中,雖然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經遠號管帶林永升英勇獻身,但終未能挽救敗局。

黃海之戰,日本海軍也同時受到了損失,旗艦鬆島號受重創,不能航行;一艘兵船被擊沉,幾艘兵艦被擊中,本來北洋海軍還可同日本海軍再戰。可是,李鴻章為了保存個人實力,卻命令艦隊全部躲進威海衛港內,脫離戰鬥。

日本海軍為了全殲北洋海軍,暫不向威海衛發動攻擊,而是先襲擊旅順口。因為李鴻章命令北洋海軍避而不戰,所以日本海軍輕鬆地在花園口登陸,經皮子窩直撲金州。清朝的守軍望風披靡不戰而逃,日軍占領金州兩天後,僅用四天時間就占領了旅順口。

兩個月之後,日軍又在威海衛東邊的成山角順利登陸,抄了威海衛的後路。躲在威海衛港內的北洋艦隊有兵艦十五艘,魚雷艇十三隻,但對日軍登陸未加一絲阻擊。日軍很快便占領了威海衛港口南北兩岸的炮台。同時,日本海軍又封鎖了東西港口。至此,北洋艦隊被四麵包圍,成為甕中之鱉。丁汝昌無望而自殺,北洋海軍於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1895年2月12日)向日本投降。

侵入東北的日軍,先後攻占了海城、蓋平(今蓋縣)。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1895年2月28日)在北洋海軍投降不久,日軍又占領了牛店、營口。防守遼東的清兵節節敗退,損失慘重。清兵統帥吳大徵退至錦州石山。清政府亂成一團,認為山海關也即將失守了。

北洋海軍的覆滅,遼東陸軍的潰敗,使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同日本交戰獲勝的希望變成了泡影;使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對日本妥協投降求和的主張最後占了上風。

甲午戰爭以清朝失敗而告終。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清朝的全權代表李鴻章簽署了《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各島嶼割讓給日本,向日本賠款二萬萬兩白銀,增開湖北沙市、四川重慶、江蘇蘇州、浙江杭州為通商口岸。條約還規定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從事各項工藝製造,並可將機器裝運進口,日本在中國製造的物品享受進口貨物優待權利。《馬關條約》喪權辱國,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被瓜分的危機。李鴻章也深知《馬關條約》的嚴重危害性,他簽字回國後,躲在天津偽稱有病,不敢公開露麵。激起全國人民的公憤。

帝黨在《馬關條約》簽訂後,紛紛攻擊李鴻章,罵他是“老糊塗”,是“內奸”,但是,對李鴻章來說,除了遭到人們痛罵外其個人毫無損傷,因為他背後有慈禧。在甲午戰爭以後,帝黨和後黨之間的矛盾更加公開,也更加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