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統天下建元朝 鴻雁突至傳音信

1259年,忽必烈率領東路軍攻打南宋鄂州,驚慌失措的賈似道,密遣宋京出使蒙古向忽必烈求和,主動提出願意向蒙古稱臣,劃長江為界,每年向蒙古貢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忽必烈這時知道蒙哥死亡,正想北返爭奪汗位,求之不得,於是答應了賈似道的請求,率兵北返了。

中統元年(1260)三月,忽必烈在開平登上大汗之位。這時,忽必烈為了和阿裏不哥爭奪大爆作此在秀都忠桑散行汗之位,願意與宋和好,於是按照慣例,派遣以翰林侍讀學士郝經為大使、翰林待製何源和禮部郎中劉人傑為副使的使團,出使南宋報告忽必烈即位的消息,同時要求南宋履行與賈似道簽訂的和議。

南方朝廷不知道賈似道私下簽約一事,事後,賈似道隱瞞了暗中求和真相,編造了鄂州大捷的瞎話,說他所遣諸路大軍均獲勝利,“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休”。

宋理宗以為賈似道有再造之功,下詔晉升賈似道為少師,封為衛國公,大肆褒獎。

當郝經使宋時,賈似道正讓廖瑩中等人編撰《福華編》,以稱頌其“解鄂州圍”之大功。他聽說郝經等人前來,害怕自己暗中向忽必烈求和及謊報軍情的真相暴露,便密令淮東製置司將郝經一行人員扣押在真州(今江蘇儀征)忠勇軍營,蒙古大使頓時成了階下之囚。

郝經無故被扣,不明原委,於是提筆上書宋朝皇帝,“願附魯連之義,排難解紛;豈知唐儉之徒,款兵誤國”。表明願為蒙古和南宋和好做出貢獻,賈似道置之不理。

郝經以為南宋皇帝不願和好將他扣押,又數次上書皇帝說:“不知貴朝何故接納其使,拘於邊郡,蔽常蒙覆,不使進退,一室之內,顛連宛轉,不睹天日,綿曆數年。”

郝經希望宋朝皇帝以應忽必烈美意,“講信修睦,計要元元”,“使南北之人免遭殺戮之禍”。

郝經所上宋帝之書,無一例外都被賈似道所扣押。郝經見其多次上書杳無音信,又提出親見宋帝之請求,也不過是聽不到回響的“希望之音”而已。

賈似道見郝經上書才華橫溢,又以其為漢人大儒,便想勸他投降,為己所用。但是,賈似道錯打了算盤,郝經不畏威逼利誘,大義凜然,守節不屈。賈似道沒有辦法,隻好下令把他押回去看管,不使絲毫消息透露出去。

郝經欲歸歸不得,欲見宋朝皇帝又見不得,多數隨員受盡了虐待和折磨,先後死去。

郝經多麽想把自己的境況報告給忽必烈啊!但又沒有辦法,隻好艱苦地熬時度日。

一天,有人送給他一隻大雁,經過請示,允許他養著解悶。

據說,這隻大雁見到郝經,連連拍打著翅膀,高叫不停,好像有什麽事情要訴說一樣。郝經見狀,若有所悟,頓時想起了漢代“蘇武牧羊”以鴻雁傳書的傳說,心想,我如今進不得,退不得,什麽消息也傳不出去,何不讓這隻大雁給忽必烈汗送個消息,讓曆史上的傳說變成現實呢!郝經想到這裏,立刻找出一條尺餘長短的布帛,鋪在一塊木板上,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句: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

郝經題完詩以後,在詩下寫了“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幾個字,後麵落款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

因為郝經長期被囚,隻知道忽必烈即位時的中統紀年,不知道後來已經改為至元紀年了,所以詩後題寫的時間仍是按中統元年計算的中統十五年,實際上是至元十一年(1274)。

郝經寫好帛書之後,就把帛書拴在雁足上,乘雁陣北飛之際,把大雁放飛了,遠去的大雁帶去了郝經千般情懷,萬種思念,但失去自由之身的他此時隻有默默地企盼。

然而,事有湊巧,就在這一年,河南開封有位老百姓“射雁金明池”,就把這隻大雁射下來了,這位老百姓看到了雁足上的帛書,不知所以,趕忙把大雁和帛書交給朝廷,當帛書傳到忽必烈手中時,忽必烈感慨萬千,他既同情郝經的遭遇,又痛恨南宋的無理,更為這隻大雁感到驚奇。

忽必烈從帛書中知道了郝經的真正下落,掌握了賈似道破壞和議的真憑實據,立即派遣禮部尚書廉希賢及郝經的弟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赴宋責問蒙古使者無故被囚一事。

宋廷方知賈似道暗訂和約及謊報軍情等事情真相,他們麵對元使詰責理屈詞窮,又懼怕元朝的強大武力,立即答應釋放郝經等一行使人回國,並派其總管段佑以禮相送。

至元十二年(1275),郝經一行回到了闊別十五年的大都(今北京),忽必烈設盛宴歡迎。

但由於十五年的囚徒生活和旅途的勞累,郝經已經耗盡了體力,身體日益衰弱,竟至臥床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忽必烈聽說郝經逝世非常惋惜,命厚葬之,並親臨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