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顯赫的先祖 猛哥帖木兒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在建州女真蘇克素滸河費阿拉的塔克世家中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後來的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他出生時,女真各部正互相攻伐,爭戰不休,可以說他生逢亂世。

在敘述努爾哈赤的先世與他在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之前,還是先從女真人中廣泛流傳著的一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說起。

努爾哈赤先世發祥於長白山,山上有個很大的潭,人們起名叫闥門,它周長八十多裏。長白山之東的布庫裏山下,有一個布爾瑚裏池。有一天,大仙女恩古倫、二仙女正古倫、三仙女佛庫倫來到池裏沐浴。三姐妹沐浴完,上岸穿衣,隻見一隻神鵲口銜朱果飛來,將朱果放在小仙女衣服上。小仙女佛庫倫看見朱果色澤鮮豔十分喜歡,愛不釋手,便把朱果銜在口裏,卻不料朱果吞入腹中,立即有感而懷孕。

小仙女對兩位姐姐說:“我覺得肚腹很重,飛不動,不能與姐姐一道升天,這該怎麽辦?”兩位姐姐說:“我們都吃過丹藥,同列仙籍,你一定不會死,不會出事。這乃是天意,待你分娩以後,身子輕了,再升天吧。”大仙女、二仙女說完,就飛上天空走了。到了後來,三仙女佛庫倫生了一個兒子,這個男孩剛一出生,就會說話,一下就長大成人了。佛庫倫仙女就對兒子說:“我是吃了神鵲銜來的朱果而生下你的,這是上天生你,令你去平定亂世。你可坐這條小船,順流而下,便會到達你應該去的地方,你向他們講明你出生的情形,平亂定國。你姓愛新覺羅,名叫布庫裏雍順。”說完以後,佛庫倫仙女把小船給予兒子,騰身飛上天空,轉眼之間,不見蹤影。

布庫裏雍順遵依母命,坐船順流而下,來到鄂多裏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南),在那裏平息了當地三姓的爭吵紛亂,於是便被眾人推為國主,娶姑娘百裏為妻。他就成了滿洲開國的始祖。以後,布庫裏雍順的子孫因虐待國人,國人奮起反叛,殺死國主家族,隻有幼兒範察逃脫。範察的後人孟特穆英勇睿智,施用計謀,將先世仇人的後裔四十餘人引誘到鄂多裏城西方一千五百餘裏的費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永陵鎮東南的老城村),斬殺一半,報了大仇,然後定居於此。這位孟特穆,也被稱為猛哥帖木兒,是努爾哈赤的先祖。後被清朝追尊廟號“祖”,諡號為“原皇帝”。

猛哥帖木兒生活在元末明初,是當時女真人中一位很有作為頗有影響的傑出人物。

那時的女真人分為許多大小不一的部落,散居於黑龍江、遼寧和吉林,一些部落還流入朝鮮境內。元朝初年設桃溫、胡裏改、斡朵裏、脫斡憐、孛苦江五個萬戶府,委任女真大部落的首領為萬戶,統轄女真,為元朝鎮撫北邊。元朝末年,猛哥帖木兒是女真斡朵裏部(鄂多裏)的首領,被元朝政府授為斡朵裏萬戶府的萬戶。

元滅亡以後,明朝洪武初年,故元遺將在遼寧各據一方,互相征戰,擄掠人畜,“野人女真”亦頻繁劫掠,引起東北大亂。在可能遭到家破人亡部落毀滅大禍的關鍵時刻,猛哥帖木兒做出了率部避亂移居朝鮮的重大決策,帶領部眾家眷前往圖們江下遊斡木河(朝鮮會寧)耕牧度日。

猛哥帖木兒又仿效先來的女真人,向高麗國王納貢稱臣,被國王封授為吾都裏萬戶,隸屬於東北麵都指揮使李成桂轄下。此後不久,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猛哥帖木兒仍為萬戶,與其他女真首領一起,“常佩弓劍入衛,從征伐”,多次到朝鮮王都獻納方物,朝貢國王,國王也回賜賞物。比如,在甲申四年(明永樂二年,1404年),猛哥帖木兒偕弟、養子、妻弟率十餘從者入朝,國王賜猛哥帖木兒緞衣一稱、鍛花銀帶一腰及笠、靴,賜其從者布帛,留其弟、養子和妻弟在王都侍衛。

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後,便開始大力招撫女真人,設立衛所,於永樂元年(1403)遣使朝鮮,諭告要招撫“女真吾都裏”等,“使獻貢”。第二年四月,又遣使臣王可仁齎敕,前往朝鮮境內女真地區,諭勸女真歸順說:“敕諭叁散、禿魯兀等處女真地麵官民人等知之:今朕即大位,天下太平,四海內外,皆同一家,恐爾等不知,不相統屬,強淩弱,眾暴寡,何有寧息之時。今聽朕言,給予印信,自相統屬,打圍牧放,各安生理,經商買賣,從便往來,共享太平之福。”

明成祖從建州衛指揮使阿哈出那裏了解到猛哥帖木兒睿智練達,有歸明之心,於永樂三年(1405)三月特遣使臣王教化專往招撫,並諭告朝鮮國王,令其協辦此事,說:“皇帝敕諭朝鮮國王:東開原毛嶺等處地麵萬戶猛哥帖木兒能恭敬朕命,歸心朝廷,今遣千戶王教化等齎敕勞之,道經王之國中,可遣一使與之同行。故敕。”

因猛哥帖木兒對於朝鮮國王李芳遠(李成桂第五子)來說,是“東北麵之藩籬”,不願讓他及其他流域境內的女真人受明封職,或返回明朝,極力設法阻撓,一方麵特賜猛哥帖木兒“慶源等處管軍萬戶印信一顆”、清心元十丸、蘇合元三十丸,賜其管下八十二人木棉布、白芋布若幹匹,賜猛哥帖木兒派來王都的使者千戶河乙赤草笠、帽珠、袂衣一領、光銀帶一腰,並數遣他將前往,加以誘勸猛哥帖木兒“勿從朝廷使臣之命”。

另一方麵,朝鮮國王李芳遠又特遣使臣到南京,奏稱:猛哥帖木兒原來避亂,攜家流移,來到“本國東北麵慶源、鏡城地麵居住,當差役,因防倭有功,就委鏡城等處萬戶職,經今有年”,“各各附籍當差”,請求明帝允許猛哥帖木兒等人“仍舊安業”。

這對猛哥帖木兒來說又麵臨新的關鍵性選擇,是受明封職,為明帝臣屬,他日率部返回故鄉?還是就此長期流居朝鮮,永為其臣?必須做出明確的抉擇。回去接受明帝封職固然很好,大明朝君是“天下的共主”,是各國各部的“天皇帝”“大皇帝”,朝鮮國王也是其藩屬,受其封職,就可以受到明帝的保護,如果異族來侵,可求天皇帝諭其退兵,可保其本部平安無事。遭遇大的天災人禍,明帝會發放銀米賑救,會遣官將帶兵前來平亂,處理善後事宜,扶持子孫東山再起。

而且,天朝的物產豐富,女真急需的食鹽、布帛、鐵鍋、鐵鏵、耕牛等生活、生產必需品,也可以通過馬市和朝貢得到的賞賜來滿足,又可以通過馬市出售女真地區的人參、珍珠、貂皮、狐皮、鬆子、木耳等土特產,這樣就會得到大量銀兩,用於購買所需物品。這對女真的延續和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猛哥帖木兒曾是元朝政府封授的斡朵裏萬戶,元亡明興,又未祈明封職,反而因此逃入朝鮮,長達二十餘年之久,怎能使明帝相信自己歸順的誠意?不知明帝究竟會怎樣對待自己,萬一遇到變故,難免會被大皇帝猜疑,從而招來殺身之禍,至少也是吉凶難卜。再加上朝鮮國王不願女真返回明朝,受明封職,一再遣官前來威逼,假若受了明帝封職,隨從明朝使臣前往南京朝貢,恐將因此惹怒朝鮮國王,不予放行,甚至遣軍征剿,鬧得族破人亡。

明帝遠在千山萬水以外,難以遙控,自然不會因封職之事派兵來討,而朝鮮國王就在本地,邊將領兵,三日即可殺到女真地區,如果隻圖眼前平安,為穩妥起見,還是以拒絕接受明職更好。可是,假若拒絕明帝敕命,永居朝鮮,雖能一時苟安,卻失去了以後返回故鄉順利發展的大好機遇。

正當猛哥帖木兒彷徨不定的時候,王教化到了,多方勸撫,又宣讀了明成祖的敕諭。敕書說:

前者阿哈出來朝,言爾聰明,識達天道,已遣使齎敕諭爾。使者回複,言爾能恭敬朕命,歸心朝廷,朕甚嘉之。今再遣千戶王教化等,賜爾彩緞表裏,爾可親自來朝,與爾名分賞賜,令爾撫安軍民,打圍牧放,從便生理。其餘頭目人等,合與名分者,可與同來。若有合與名分,在彼管事不能來者,可明白開寫來奏,一體給予名分賞賜。故敕。

這道敕書表明,他對猛哥帖木兒的“識達天道”“歸心朝廷”十分嘉獎,隻要猛哥帖木兒“親自來朝”,就要給予“名分賞賜”,授予官職。其屬下人員,仍歸其管轄,並且不強迫女真人放棄舊俗,改從漢製,女真照樣可以“打圍牧放,從便生理”,維持舊俗。

對於猛哥帖木兒來說,有了這道敕書,猛哥帖木兒入京朝貢,封授官職以後,就是找到了一個強大的後盾。他是天朝大皇帝的官員,就會受到大皇帝保護,朝鮮國王自然不能隨意欺淩他,更不能派軍征剿。

猛哥帖木兒根據敕諭和王教化的勸說,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率領部眾,歸順皇帝。為了避免朝鮮國王阻撓和欺淩,猛哥帖木兒一麵收拾行李,備辦貢物,準備親赴京師受封;一麵又設計敷衍朝鮮,對朝鮮官員假稱“我等不從朝廷招安”。朝鮮國王信以為真,便放鬆了警戒,猛哥帖木兒平安地離家出發,隨使臣王教化前往京師朝拜大明天子了。

朝鮮國王不許猛哥帖木兒入朝,這個時候明成祖十分惱怒,嚴厲訓斥了朝鮮使臣,責備朝鮮國王不放猛哥帖木兒是對君不敬,並對外宣稱:“猛哥帖木兒,皇後之親也。遣人招來,皇後之願欲也。骨肉相見,人之大倫也。”使臣返國,朝鮮國王聞言大驚,立即上奏認過,表示迅即遣送。這個時候猛哥帖木兒已經來到京城,見到皇帝了。

猛哥帖木兒進京叩拜後,就被永樂皇帝授予建州衛指揮使,“賜印信、鍛花金帶”,賜其妻襆卓衣服、金、銀、綺、帛。

猛哥帖木兒對於大皇帝十分忠順,除遣部眾進呈禮品外,還多次親自赴京朝貢,僅據《明實錄》記載,從永樂十一年至宣德八年(1413—

1433)的二十一年裏,他就親自入京朝貢七次,明政府依例宴待,賜予表裏、彩幣等物。猛哥帖木兒還多次為明帝效勞。永樂二十年(1422)三月,明成祖親率大軍征討韃靼和寧王阿魯台,猛哥帖木兒也隨軍征戰。

明帝對於猛哥帖木兒忠順盡力,一再嘉獎升職,先於永樂十一年至十四年間(1413—1416)另設建州左衛,命其掌管左衛事務,又於宣德元年(1426)正月晉其為都督僉事,賜冠帶。宣德八年(1433)二月,再晉右都督。其弟凡察,由指揮僉事晉為都指揮金事。

猛哥帖木兒也注意與朝鮮國王搞好關係,多次遣人到王都贈送禮物,以免遭到侵襲,但摩擦仍然未能避免,雙方經常有小的廝殺。永樂八年(1410)二月,朝鮮國王命吉州察理使趙涓往征兀秋哈、兀良哈、吾都裏女真。趙涓至豆門,誘殺毛憐衛指揮把兒遜、阿古車著和等人,殲滅其部族數百人,並焚其廬舍,猛哥帖木兒管治下指揮阿亂之孫甫乙吾二人亦被殺害。

猛哥帖木兒知道後十分憤怒,與其弟於虛裏及其他首領,數次前往攻打朝鮮慶源府城鄉,火焚房舍,搶掠人畜,射傷兵馬使郭承佑等官民,朝鮮國王派兵前來增援慶源。猛哥帖木兒為了保護部眾平安,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於永樂九年(1411)率領部眾遷往建州衛指揮釋家奴居住的鳳州,在今吉林市南輝發河流域居住耕牧。後來,因隨明軍往征韃靼,為防此韃靼報複,猛哥帖木兒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以“所居在達達軍馬路邊”,怕“達達擾亂”,向永樂皇帝奏準,率部眾一千餘戶,遷往斡木河(朝鮮會寧)原居地區。

楊木答兀為遼東女真豪族,在開原住千戶。他屠城剽掠後,“契家逃竄”至斡木河。明廷令猛哥帖木兒和凡察將楊木答兀裹脅的遼東兵民送往京師,如果楊木答兀“怙惡不悛,即擒拿來獻”。又相繼派指揮王雄、金聲前往招安楊木答兀,命猛哥帖木兒協助。王雄到後,楊木答兀躲了起來,猛哥帖木兒派部下四處尋找,沒有找著,王雄隻好返回遼東。金聲來到斡木河後,猛哥帖木兒又差千戶兀裏尋找,叫楊木答兀來見。兀裏找到了楊木答兀,講了經過。楊木答兀自己沒去,叫親弟等五人到京師。

明帝又派遼東都指揮僉事裴俊領兵一百六十名,在宣德八年(1433),前往“招取楊木答兀下漫散人口”,敕諭猛哥帖木兒說:“皇帝敕諭建州左衛掌衛司右都督猛哥帖木兒及男阿穀並大小頭目人等,比先楊木答兀一起漫散出去軍官,已陸續招還複業。近聞高早化等六十九家,現在爾處地方居住,茲遣指揮同知裴俊、千戶趙鎮古老、百戶王茂齎敕諭前來,招其回還。敕諭至日,爾等即令高早化等六十九家,盡數收拾,同指揮阿穀、裴俊等送至原衛所,安生樂業,尤見爾報效朝廷之誠心。爾等其欽承朕命毋怠。"

遵依敕諭,猛哥帖木兒及長子阿穀、弟凡察等人陪同都指揮僉事裴俊,前往招取楊木答兀下漫散人口。在宣德八年(1433)閏八月十五日,楊木答兀糾合阿速江等衛野人阿答兀等三百餘人前來搶掠。阿穀、凡察等奮勇抵擋,負傷力戰,猛哥帖木兒也招來人馬,與官軍追殺來敵,殺退敵兵,迎接裴俊到斡木河本部地區暫居住。十月十九日,楊木答兀又糾合“各處野人”八百餘人,前來圍攻凡察、阿穀等家及裴俊營寨,火燒房屋,攻破阿穀家大門,身為大明右都督、聰睿機智、英勇善戰、威震各部的女真名酋猛哥帖木兒,為效忠明帝而不幸奮勇戰死,阿穀及其他在家男子亦皆遇難,猛哥帖木兒之次子董山及阿穀之妻被“七姓野人”擄去,大量人畜被掠。努爾哈赤的先祖遭到了巨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