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羌族政策

東漢時期,中央和西部羌族的關係,成為僅次於和匈奴關係的另一個重要民族問題。羌戎之患,自三代尚矣。漢世方之匈奴,頗為衰寡,而中興以後,邊難漸大。東漢和羌族前後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

在西漢時期,羌族曾經和北部的匈奴聯合起來,不斷攻擊河西四郡,這樣就使得中原和西域之間的“絲綢之路”不能暢通。因此西漢政府先置護羌校尉,後又采用趙充國的屯田建議,這樣才使得西至臨羌(今青海湟源),東望浩門(今青海民和北),荒地得到開墾,郵亭得以建置和恢複整頓,就收到了“內有亡費之利,外有守禦之備”的效果。此後約有數十年時間,羌胡一帶,“四夷賓服,邊塞無事”。王莽時期,羌族地區例外地相安無事,王莽的新朝在諸羌所居的西海之地(今青海湖地區),開了新郡,設置了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

是在王莽末年天下大亂以後,羌族地區的戰爭發生了。史稱“時至莽末,四夷內侵。及莽敗,眾羌遂還據西海為寇。更始、赤眉之際,羌遂放縱,寇金城、隴西”。到隗囂在隴西、天水一帶武裝割據時,諸羌又被當作戰略籌碼,被隗氏政權所收買,利用這股民族武裝來抵抗光武的進攻。

到光武帝消滅了隗囂政權以後,建武九年(公元33),光武帝的大臣班彪向朝廷建議,仍應恢複西漢時護羌校尉的建置,以便“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加強對涼州郡內羌民的管理。

光武帝聽了認為有理,於是任命大將牛邯為東漢政府的第一任護羌校尉。牛邯本為隗囂部將,對隴右一帶十分熟悉,又一向“有勇力才氣,雄於邊垂”,為邊人所服。他任護羌校尉後,諸羌地區很快安定下來。後來雖有先零羌(活動在今青海湖東)等的幾次騷擾,但在光武帝大將來歙、馬援等堅決的打擊下,隴右一帶並沒有引起大亂很快平定。

史稱“及囂亡後,五溪,先零諸種數為寇掠,皆營塹自守,州郡不能討。歙乃大修攻具,率蓋延、劉尚及太中大夫馬援等進擊羌於金城(今甘肅水靖北),大破之”。來歙又“傾倉廩,轉運諸縣”以解決當地因曆年戰爭的饑荒問題,從此“隴右遂安,而涼州流通焉”。因為來歙有平羌的功勞,所以在來歙死後,光武帝封他為“征羌侯”,不但如此,而且原稱為汝南當鄉縣的縣名改為“征羌國”以紀念之。

到建武十一年(公元35),任為隴西太守的馬援又一次大破先零羌。這一次戰役打得比較激烈,羌方將兵先後被斬千百首級,損失馬牛羊餘頭,而馬援也在這場戰爭中受了重傷,“中矢貫脛”。降服的羌人被安置在天水(今甘肅通渭)、隴西(今甘肅臨洮)、扶風三郡。

當時,朝廷有人建議放棄金城破羌(今青海樂都東)以西的大片湟中地區,而馬援堅持認為這一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又可管理好羌族,決不能隨便就放棄不管。光武帝認為他的建議很合理,所以也就同意了這個建方議,命令武威太守梁統,將統散在各地的“客民”全部遷回,“置長吏,繕城郭,起塢候,開導水田,勸以耕牧,郡中樂業”,不幾年,湟中地區很快就興旺起來。馬援又派人說服塞外諸羌皆來和親,這樣就形成羌漢一家的新局麵。

馬援上表光武帝,將這些來歸的羌族首領,皆“複其侯王君長,賜印綬。馬援還出兵平複了武都(今青海武都北)參狼羌和塞外諸羌,或促其降服,或把他們徙出塞,使“隴右清靜”,自此以後再也沒有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