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總對得不到的念念不忘

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一句並不悲觀的話:“我們很少去想已經有了的東西,但卻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東西。”這句話足以發人深省。

我們當中大多數人似乎都是這樣,依循既有的模式活著——

年輕時,希望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再結婚生子、買車子、買房子,然後等一切都達到了,又期待有更高的職位,更豪華的房子……滿腦子都想著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行頭。

而有些人每天所麵臨最大的困擾,居然是該穿哪一件衣服外出。一早起來,就煩心:“我到底該穿哪一件衣服呢?黃的、紅的、紫的?穿圓領、V字領……”總覺得滿滿當當的衣櫃裏似乎永遠都欠缺著那麽一件“剛好可以”搭配的衣服。

其實,你已經擁有那麽多了,而你的心卻不在已經擁有的東西上。你的心一直在找尋那些沒有的。結果,你越是去想自己所欠缺的,就越發沮喪,而越沮喪就越會去想欠缺的——於是,你變得不滿,總是抱怨,而沒有盡頭。

表麵上,你是在追求幸福,但其實是在找不幸。追尋幸福最大的障礙,即是期望過大的幸福。

亞伯拉罕·林肯曾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個鐵匠把一根長長的鐵條插進炭火中燒得通紅,然後放在鐵砧上敲打,希望把它打成一把鋒利的劍。但打成之後,他覺得很不滿意,又把劍送進炭火中燒得透紅,取出後再打扁一點兒,希望它能作種花的工具,但結果亦不如意。就這樣,他反複把鐵條打造成各種工具,卻全都失敗了。最後,他從炭火中拿出火紅的鐵條,茫茫然不知如何處理。在無計可施的情形下,他把鐵條插入水桶中,在一陣嘶嘶聲響後說:

“唉!起碼我也能用根鐵條弄出嘶嘶的聲音。”

如果我們都有故事中鐵匠的心胸,能適當調整自己的期望值,還有什麽失敗和挫折能夠傷害我們呢?

安徒生有一則名為《老頭子總是不會錯》的童話故事。

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成了母雞,

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著要給老伴兒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一大袋子爛蘋果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於是,兩個英國人和老人一起回到老頭的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的欽佩。

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喝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有點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那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英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適時調整、降低自己的期望值,生活就會妙趣橫生、和美幸福,而且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