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與文化

獅子凶狠,難以馴服。除了一些馬戲團能夠將之馴化,用來表演之外,大多時候人們都對獅子保持了敬畏的態度,稱之為"萬獸之王”,尊崇備至。

清代蒲鬆齡曾在《聊齋誌異》中寫過一篇名為“獅子”的文章——"暹(音:xian)羅國貢獅,每止處,觀者如堵。其形狀與世所傳繡畫者迥異,毛黑黃色,長數寸。或投以雞,先以爪摶而吹之。一吹,則毛盡落如掃,亦理之奇也。”

暹羅就是今天的泰國。文章描述的便是獅子出現時,萬人空巷的情景,以及獅子捕食的情景。

蒲鬆齡筆下的獅子可謂威風凜凜,不僅吸引了世人的眼球,還激發了能工巧匠的創造力。舞獅這種藝術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按照傳統習俗,在喜慶佳節的時候,人們會敲鑼打鼓,舞獅助興。舞獅的時候,表演者鑽進獅子的頭套之中,在鼓樂伴奏下,裝扮成獅子的模樣,模擬獅子做出各種形態動作,惟妙惟肖。

起初,舞獅隻在中國才有,隨著華人不斷移居海外,舞獅這項藝術很快聞名世界。各國華人聚集的地方,每逢春節等重大節日,都會有舞獅節目,觀者如潮。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關於它的起源,有4種說法:

一種認為興起於東漢代。相傳在漢章帝的時候,番邦曾經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當時國內獅子很稀少,這個使者就放言說,如果有人能馴服金毛雄獅,番邦就繼續進貢,否則就斷絕邦交。

漢章帝大怒,先後選出3人來馴化金毛雄獅,卻都失敗了。有一天,金毛雄獅獸性發作,被太監亂棒打死。為了逃避皇帝的責罰,太監們將金毛雄獅的獅皮剝下,選出兩個擅長舞技的人來假扮獅子,另外一人則在一旁逗引起舞,吸引使者的注意,沒想到此舉居然蒙混過關,番邦繼續進貢。

不久,此事傳出皇宮,百姓得知後,認為這次舞獅為國爭了光,是吉祥的象征。於是紛紛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

一種認為舞獅興起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

第三種說法認為興起於北魏。相傳北魏時期,胡人作亂,狡詐的胡人將木頭雕刻成獅頭,用金絲麻縫製成獅身,偽裝成獅子想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化解了危機。而魏帝卻意外喜歡上了舞獅表演,讓其流傳了下來。“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說法即是從此而來。

第四種說法是認為興起於唐代。相傳,唐明皇夢到一隻威風凜凜的獨角獸在自己的麵前滾球戲耍,十分可愛。他醒來後,立刻命令大臣模仿,以鼓樂伴奏。之後,舞獅的技藝很快流入民間。白居易曾創作《西涼伎》,寫道:“假麵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

許多朋友可能會想不到的是,凶猛的獅子和基督教也有著很深的聯係。

基督教圖像中的獅子,是權威和力量的象征,一方麵可以代表善良,寓意為威猛、勇敢和慷慨,是聖徒之侶和英雄之友;另一方麵也可以代表撲向善良者和教徒的惡獸,寓意為凶暴、殘忍和嗜血。在《聖經·舊約》中,獅子被當成以色列十二族中第一族猶大族的族徽,是大衛的標誌。

搏殺獅子也在西方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能夠成功擊殺獅子的人往往被譽為勇士,得到所有人的尊敬。可見,獅子的文化與其本身凶猛強悍的形象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