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手電筒

手電筒,由於趙本山的一個小品而“一夜成名”,成為了最常見的“家用電器"。而手電筒的產生,就如同人類的進化一樣,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種方便照明的日常小工具的來曆可不簡單,大約要追溯到我們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原始社會。當然,那個時候並沒有手電筒,但是卻有一種和手電筒功能相仿的移動照明工具,它便是火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木取火。萬事開頭難,當那時候的人們有了鑽木取火的“技術”,便對火和照明產生了依賴。而正是這種依賴,促使人們在後來的日子裏又相繼發明了油燈、蠟燭以及手電筒等移動照明工具。

每一次的發明與改革都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從火把、油燈到蠟燭、燈泡再到現在各式各樣的手電筒,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雖然不是驚天動地,但是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世界的文明進程加快了腳步。

一根火苗可以照亮一片天地。最初的油燈做到了這一點。一根小小的燈芯,一些動物油(後來被植物油或煤油代替),一盞油燈就誕生了!有需要就會有市場,就像人們發明了油燈後,發現有風的時候燈就會被吹滅,於是有人就想到了用紙糊在外麵做一個防風罩。後來又有了玻璃罩的油燈,一次一次的進步與完善,逐漸就有了移動照明的初步模型了。

蠟燭的“鼻祖”是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出現的。那時候人們用蜂蠟做成一根根的蠟燭,更加方便當時的生產生活。18世紀石蠟的發現成為“蠟燭史”的一個革新。用石蠟做的蠟燭優點甚多,在當時大批生產,深受人們喜歡。與石蠟蠟燭一同進步的還有英國人發明的煤氣燈。煤氣燈的出現亦使移動照明的方法向前邁了一大步。

第二次工業革命不僅解放了生產力,更有大批有利於人們生產生活的發明誕生,也讓人們的移動照明工具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愛迪生發明的燈泡與法拉第發明的電池“不謀而合”,二者組合在一起,便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手電筒。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原本性能不是十分穩定的手電筒在幾代人的努力研究下,終於隨著堿性電池的問世,其性能也走向了成熟,讓更多的人受益。

一個小小的手電筒經曆了漫長的發展曆程,終於到了如今市場上的琳琅滿目,人們的生活中也越來越離不開它的陪伴了。

思維小故事

價值連城的遺產

阿花的叔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因為他自己沒有子女,所以把阿花看做自己親生的女兒一樣。叔父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所以在去世前將一個信封交給律師,囑咐他在自己去世後,將這個信封交給阿花。

過了一個月,叔父果然去世了。律師將叔父的信封交給阿花,說裏麵是叔父交給她的遺產。可是,阿花接過信一看,裏麵什麽也沒有,隻有一張以花草為背景的信紙,上麵寫著:“你手上的東西就是我留給你的價值連城的財產。”然後就是叔父的簽名和年月日。阿花滿腦子疑問,不明白叔父的意思。

聰明的讀者,你可否猜到阿花叔父留下的價值連城的遺產是什麽嗎?

參考答案

那張信紙就是價值連城的遺產。因為阿花的叔父是世界著名的畫家,而信紙上的花草背景是他叔父親筆所畫,並且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幅作品,因此也就格外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