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能引導你成功的信念

有些年輕人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深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有什麽樣的遭遇就會有什麽樣的人生。拿破侖·希爾不這麽認為,他說:影響人生的絕不是外在環境,也絕不是機遇,重要的是看人們對這一切抱有什麽樣的信念。

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不斷積累而產生的。信念是我們生活中行動的指南針,指出我們人生的方向,決定我們人生的品質。

吉爾·金蒙特對自己的信念改變了她整個生活的方向。1955年,18歲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國最受喜愛、最有名氣的年輕滑雪運動員了,她的照片被用作《體育畫報》雜誌的封麵。金蒙特躊躇滿誌,積極地為參加奧運會預選賽做準備,大家都認為她一定能成功。

她當時的生活目標就是獲得奧運會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場悲劇使她的願望成了泡影。在奧運會預選賽最後一輪比賽中,金蒙特沿著大雪覆蓋的羅斯特利山坡開始下滑,沒料到,這天的雪道特別滑,剛過幾秒鍾,便發生了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後就失去了控製,像一匹脫韁的野馬,直往下衝。她竭力掙紮著想擺正姿勢,但無濟於事,一個個連續不斷的筋鬥把她無情地推下山坡。在場的人都睜大眼睛緊張地注視著這一幕,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

當她停下來時已經昏迷了。人們立即把她送往醫院搶救,雖然最終保住了性命,但她雙肩以下的身體卻永遠癱瘓了。金蒙特認識到活著的人隻有兩種選擇:要麽奮發向上,要麽灰心喪氣。她選擇了奮發向上,因為她對自己的能力仍然堅信不疑。她千方百計使自己從失望的痛苦中擺脫出來,去從事一項有益於公眾的事業,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幾年來,她整日與醫院、手術室、理療及輪椅打交道,病情時好時壞,但她從未放棄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曆盡艱難,她學會了寫字、打字、操縱輪椅、用特製湯匙進食。她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選聽了幾門課程,她想今後當一名教師。

想當教師,這可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她既不會走路,又沒受過師範訓練。她向教育學院提出申請,但係主任、學校顧問和保健醫生都認為她不適宜當教師。錄用教師的標準之一是要能上下樓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而此時,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為一名教師,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的決心。

1963年,她終於被華盛頓大學教育學院聘用。由於教學有方,很快受到了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她教那些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心不在焉的學生也很有辦法。她向青年教師傳授經驗說:“這些學生也有感興趣的東西,隻不過和大多數人的不一樣罷了。”

金蒙特終於獲得了教授閱讀課的聘任書。她酷愛自己的工作,學生們也喜歡她,師生間互相幫助、互相進步。後來,她父親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絕她當教師的加利福尼亞州去。

她向洛杉磯學校官員提出申請,可他們聽說她是個“殘疾人”就一口回絕了。金蒙特不是一個輕易就放棄努力的人,她決定向洛杉磯地區的90所學校逐一申請。當申請到第18所學校時,已有3所學校表示願意聘用她。學校對她要走的一些坡道進行了改造,以適合她的輪椅通行,這樣,從家裏坐輪椅到學校教書就不成問題了。另外,學校還取消了教師一定要站著授課的規定。

從此以後,她一直從事教師職業。暑假裏她還訪問了印第安人的居住區,給那裏的孩子補課。

從1955年到現在,很多年過去了,金蒙特從未得到過奧運會的金牌,但她卻得到了另一塊金牌,那是為了表彰她的教學成績而授予她的。

有兩位年屆70歲的老太太,因為對未來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已是人生的盡頭,於是便開始料理後事;而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麽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是怎麽個想法。於是,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更高的目標,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隨後的25年裏她一直冒險攀登高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後來,她竟然以95歲的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者年齡最高的紀錄。

可見,不是環境也不是機遇能夠決定人的一生,關鍵在於人們對於這一切賦予什麽樣的意義,也就是說他對生活具有什麽樣的認識,這不僅會決定他的現在也能決定他的未來。人生到底是以喜劇收場還是以悲劇落幕,是豐富多彩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全在於他到底抱著什麽樣的信念。

信念何以能對我們的人生產生這麽大的影響?事實上,它真的是我們生活中追求快樂、避開痛苦的引導力量。當我們在生活中發生任何事情時,腦海裏便自然會浮現出兩個問題:一是這件事對我來說是快樂還是痛苦(或者說是好還是壞);二是此刻我應該采取什麽行動,才能避開痛苦或得到快樂(或趨吉避凶)。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何,就全得看我們所持有的是何種信念,不同的信念產生不同的結果。

不要小看經驗,它可以讓我們辨識出事物的共同性,使我們“有把握”敢去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若欠缺這種把握感,生活中就有很多事我們不敢去做了,可以說經驗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讓我們敢於嚐試。然而,就是因為經驗給予我們的把握感,也常常使我們產生“自我設限”的信念。譬如說一個人因為在事業上失敗過多次,很可能會從此認為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一旦他深信這種想法,那他就真的會變成如他所想的那種人了。

當一個人有了消極的信念後,對於未來就不再有任何希望,一生也就隻能平庸度過了。信念雖然是我們根據過去的經驗,對痛苦和快樂所做的主觀認識所致,但我們卻很少會留意自己的信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也不想知道那些信念究竟是不是錯誤認知的結果。我們幾乎從未質疑過自己深信不移的信念,它到底是不是真有道理?一個人做任何事都不是沒有原因的,也就是說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有意或無意地導向快樂或避開痛苦。如果希望自己能夠徹底地改變舊的習慣,那麽就得從掌握積極的信念著手才行。

信念可以是創造力,也可以是破壞力,就看是從哪種角度去認識它。人類對於自己生活中的遭遇往往會很主觀地賦予某種意義,有的積極、有的消極,前者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繼續前進,而後者很可能就此便毀掉了這個人的一生。人生諸事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其中甚至有極為痛苦的遭遇,要想活下去非有積極的信念不可,這是心理醫生從滅絕人性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屠殺中發現的道理。他注意到少數能從這場慘絕人寰的浩劫中活過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不但能忍受百般的折磨,並且能以積極的信念去麵對這些痛苦。他們相信終有一天自己會成為活生生的見證,告訴世人不要再發生這樣的慘劇。

信念不隻適用於情緒及行為,也可以用在身體上,使身體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極大的改變。耶魯大學的著名教授伯尼·西格爾博士以幾個針對多重人格異常的病例,證明了信念的異常功能,說來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議。當那些患者自認為是什麽樣的人時,他的神經係統便會傳達出一個不容置疑的指令,使他身體的生化機能竟然做出很大的改變,也就是說他們的身體在研究者的眼前很快地變化成另一種新的個體,例如,眼珠子的顏色變了、身上的某些記號消失了或出現某種特征,甚至於因此而有了新角色才有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病症。

信念有時候可以擺脫掉藥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就在人們還十分相信藥物療效時,一門關於研究人類身心互動關係的“心理神經免疫學”就證實了數個世紀以來的疑惑:信念對於醫病的功效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甚至於比治療本身來得更重要。

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麽就必須學好掌握自己的信念。不論你說能或不能,你都算對,因為成功和失敗這兩種信念都有很大的力量。那麽,我們該擁有哪種信念?如何去培養它呢?

第一步就是自己要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信念是可以選擇的,事實上,信念的確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你可以選擇束縛你的信念,也可以選擇幫助你的信念。成功的要訣就在於,選擇能引導你成功的信念,而丟棄拉後腿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