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偏離想象法

——使結果與想象之間產生強烈的反差

平時講故事的時候,故事的結局,陡然出現一個轉折,隨即戛然而止,從而使讀者驚訝、震動、回味、聯想,並且明白前麵情節的發展都是為了這一瞬間的爆發;而這一百八十度的大轉折使讀者重新回味情節,覺得故事是如此意味深長,由此得到美的享受。

在說話時,如果能運用這一方法,使聽眾想象的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產生強烈的反差,就會產生出幽默的效果。

出人意料法,是我們用得最多的一種技法。在幽默、笑話、影視、相聲中,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出人意料法,效果就會減去一半。

先看下麵一個幽默:

一個記者到南極,采訪了一百隻企鵝。

記者問第一隻企鵝:你每天都幹什麽?

第一隻企鵝說:吃飯、睡覺、打豆豆!

記者問第二隻企鵝:你每天都幹什麽?

第二隻企鵝說:吃飯、睡覺、打豆豆!

記者問第三隻企鵝:你每天都幹什麽?

第三隻企鵝說:吃飯、睡覺、打豆豆!

一直問到第九十九隻企鵝都是:吃飯、睡覺、打豆豆!

記者問第一百隻企鵝:你每天都幹什麽?

第一百隻企鵝說:吃飯、睡覺!

記者又問:你為什麽不打豆豆?

第一百隻企鵝看了他一眼,說:我就是豆豆!

這則幽默使用的就是出人意料法。按照我們的想象“第一百隻企鵝”也應該是“吃飯、睡覺、打豆豆”,才對,沒想到的是它竟然是“豆豆”。在人們出乎意料之中,幽默隨之產生。

要想成功運用出人意料幽默法,一個秘訣就是要盡可能地激起人們對事物的結果的種種想象。然後給出的下文與想象相差十萬八千裏。所以,令對方想象得越多,就越成功。

一位年過半百的貴婦問蕭伯納:“您看我有多大年紀?”

“看您晶瑩的牙齒,像18歲;看您蓬鬆的卷發,有19歲;看您扭捏的腰肢,頂多14歲。”蕭伯納一本正經地說。

貴婦高興地笑了起來:“您能否準確地說出我的年齡來?”

“請把我剛才說的數學加起來。”

蕭伯納機敏過人,能言善辯,是歐洲文壇出了名的幽默家。他這裏使用的就是出人意料法。剛開始的時候,蕭伯納先是調動貴婦人的種種想象,讓她覺得他不能準確地說出18歲、19歲或是14歲,而實際的結果則大出貴婦意料之外,是這“三個數字加起來”。但是,蕭式的這種幽默方法,也會使人覺得挖苦得過分了些。

人們的想象是常規想象,是符合事物發展一般規律的想象,結果不合常規,性質一下變了,縱然你的常規想象再多,也難以與結果相同。

一、

在開往日內瓦的快車上,列車員正在檢票。一位先生手忙腳亂地尋找自己的車票,他翻遍所有的衣兜,終於找到了。他自言自語地說:“感謝上帝,總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緊,”旁邊一位紳士說,“我到日內瓦去過無數次都沒買車票。”

他的話正被站在一旁的列車員聽到了,於是火車到達日內瓦車站後,這位紳士被帶到了車站辦公室受到了嚴厲的審問。

“你說過,你曾無數次無票乘火車來到日內瓦。”

“是的,我說過。”

“你知道,這是違法的。”

“不,我不這麽認為。”

“那麽,你如何向法官解釋無票乘車是正當的呢?”

“很簡單,我曾是火車司機!”

二、

一個人問農夫道:“你用什麽喂豬?”

“用吃剩的東西和廢棄的菜葉子。”農夫答道。

“這樣說來,我該罰你,”那人道:“我是大眾健康視察員,你用營養欠缺的東西去喂供大眾吃的動物,是違法的,罰金一百美元。”

過了不久,另一個穿著整齊的人走來向農夫問道:“多肥的豬啊!你喂它們什麽?”

“魚翅、雞肝、海鮮之類的東西。”農夫答。

“那麽,我該罰你,”那人說,“我是國際食物學會的視察員,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在餓肚子,我不能讓你用那麽好的食物喂豬,罰你二百美元。”

又過了數月,來了第三個人,如前兩個人一樣,他在農夫的圍欄上探頭問道:“你用什麽喂豬?”

“老弟,”農夫答道:“現在我每天給五美元,它們想吃什麽就買什麽。”

“出人意料”是幽默手段中較為常用,也較易掌握的一種方法。在操作時,就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前後落差應該愈高愈好,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衝擊力;

二是在轉換過程中要嚴守秘密,維持假象,這樣才便於產生突然爆發的效果;

三是抖包袱時要幹淨利落,語言明確、簡潔,便於欣賞者迅速把握這急逮出現的變化,發現這變化的奇妙或者荒唐,從而讓快樂溢滿心中。

延伸閱讀

姑娘特別有錢。一天傍晚,一個貧窮而誠實的小夥子,與她依偎在一起,含情脈脈。

“你那麽闊。”他對她說。

“是的,”她坦率地承認,“我身價100萬美元。”

“你能嫁給我嗎?”

“不。”

“我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那你又何必問呢?”

“我隻不過是想體驗一下,當一個人失去100萬美元的時候,是個啥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