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付出一點兒,就會得到更好的回報

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通過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得出了一條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盎司是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盎司隻相當於1/16磅(28克)。但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兒重量,會讓你的工作大不一樣。“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大不一樣。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最多隻能算是稱職的員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他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隻是“多一盎司”。但其結果,在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麵,卻經常有著天壤之別。

約翰·坦普爾頓把這一定律也運用於他在耶魯的經曆。坦普爾頓決心使自己的作業不是95%而是99%的正確。結果他在大學三年級就進入了美國大學生聯誼會,並被選為耶魯分會的主席,並得到了羅茲獎學金。

在商業領域中,坦普爾頓把“多一盎司定律”進一步引申。他逐漸認識到隻多付出那麽一點兒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所以“多一盎司定律”可以運用到所有的領域。實際上,它是使人們走向成功的普遍規律。

例如,把它運用到足球隊,你就會發現,那些多做了一點兒努力,多練習了一點兒的小夥子往往成為了球星,他們在贏得比賽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得到了球迷的支持和教練的青睞。而所有這些隻是因為他們比隊友多做了那麽一點兒。

在商業界,在藝術界,在體育界,在所有的領域,那些最知名的、最出類拔萃者與其他人的區別在哪裏呢?回答就是:多那麽一點兒。“多加一盎司”——誰能使自己多加一盎司,誰就能得到千倍的回報。

“多加一盎司”其實並不難,我們已經付出了99%的努力,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盎司”又有什麽困難呢?但是,我們往往缺少的是“多加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點點責任心、一點點決心、一點點敬業的態度和自動自發的精神。

“多加一盎司”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秘密。在工作中,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需要增加的那“一盎司”。大到對工作、公司的態度,小到接聽一個電話、整理一份報表,隻要能“多加一盎司”,把它們做得更完美,你將會有數倍於一盎司的回報。

獲得成功的秘密在於不遺餘力——加上那一盎司。多一盎司的結果會使我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天賦。約翰·坦普爾頓發現了這個秘密,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已經竭盡全力了嗎?或許我還有一盎司可加嗎?”經常這樣地提問自己,將讓你獲益匪淺。

洛克菲勒指出:“一個人如果隻為了薪水去工作,此外更無其他較高的動機,那他是不忠實的,而受他欺騙最厲害的人,正是他自己。他就在日常工作的量與質中欺騙了自己。而這種因欺騙而蒙受的損失,日後即使再怎樣的急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永遠不能補償的。”

你投入到工作中的量與質,可以決定你的整個生命之質。不管薪水如何低微,對一切工作,都願付出至善的服務、至高的努力,而不肯自安於“次好”與“較低”,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推斷出你將獲得成功抑或失敗。

你可以從你對工作的用心中,從工作時的善良精神和高尚的品質中,取得相當高的報酬;這種報酬與雇主所給你的薪水相比較,後者則真是無足掛齒了。他付給你的是鈔票;你付給自己的是可貴的經驗、難得的訓練、效率的增加、自我的表現、人格的建造。

如果一個青年人對工作的考慮僅放在因工作得來的薪水高低上,那麽他真是何等的狹隘、小氣,何等的不知輕重啊!

不要以為你的上級不能看出你的努力、功績而不提拔你,假使他要求高效率的雇員做他助手的話(其實又有哪一個老板不是這樣呢),肯定會在你值得被提升時將你提升,因為這正是他的心願。

在初出校門、踏入社會的時候,不要僅顧及你的薪水的多少。你應去想這項工作能給予你的種種可能的其他好處:技巧的提高,經驗的積累及整個生命的充實等其他方麵。

老板給我們做的工作,隻是我們用以建構品性、人格的材料。那是一所訓練才幹、擴張精神、增強智力的實驗學校,不是一個用以壓榨出金錢的榨汁機。

許多青年人因所得的薪水,在他們看來低於自己的應得之數,於是便在工作時,故意使工作的量與質恰與雇主所給的薪水之數以“兩訖”為度,於是,將工資袋以外的種種宏大的報酬都拋棄了。他們對於工作故意采取一種躲避不及的消極態度。因為不想去獲得那種更重要的“薪水”,他們給予自己盡量少的能力的增長;寧願坐視自己人格能力的不發達,使自己成為一個狹隘、小氣、無效率的人,使自己的生命中不含一些宏偉、尊貴、高大的性質的成分。

我們常常看見許多有作為的青年,在低微的薪水條件下工作多年,但某一天卻魔術般地突然躍上一個高等而負重任的位置。為什麽?就因為在他們隻獲得極少的工資的時候,他們在工作上自我多付出了“一盎司”!

世上許多做得極好的工作,都是在“多加一盎司”的推動下完成的。關鍵所在,是要有把工作做好的“一盎司”,並能善始善終。拉·封丹指出:“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應遵循的原則是:追求高層次。你是第一流的,你應該有第一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