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實施“拿來主義”

我們講“以逸待勞”,要求諸位不要消極地“待”,而要開動腦筋,主動地做。這就是魯迅先生倡導的“拿來主義”。對我有用的,一定要想方設法地拿來,不動聲色地拿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直到今天成為世界經濟巨人,這其中最關鍵的手段就是“拿來”,從美國學習新技術,把美國人剛開發出來的新產品拿過來,投入到日本市場。

連日本人都自己開玩笑說:“美國人打噴嚏,日本人就要得肺炎。”這話多少有點自嘲的味道,但我們仍然不能不敬佩日本人的高明。

取之於對方,以對方的技術壯大自己,一本萬利,實在是“以逸待勞”最好的範例。如果運用得好,就會像日本一樣神速崛起;運用得不好,頂多落得個損人利己的結局。

近20多年,日本共從西方國家引進2萬多項生產技術,花費的資金隻相當於國家為此研製花費的1/30。但這些技術卻給日本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使日本一躍而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要拿來,大膽地拿來,凡是對我有用、能為我帶來巨大收益的,都要毫不遲疑地拿來。不僅拿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還要拿來人才、資金,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引進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進高水平的人才,使許多企業一飛衝天。

在“拿來”的熱潮中,請不要退縮,也不要猶豫!

但是,有一些企業“拿來”的效果卻很不理想,甚至“拿來”了別人早已淘汰的產品和技術,反而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有必要提醒諸位,在拿來的時候切忌頭腦發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要有所鑒別,有所比較,有所創新。把有用的拿來,切記不要拿回一堆破爛。

日本人是世界上實行“拿來主義”最成功的,且看日本人是如何拿來的吧。

有一個日本老板,他在國外結識了許多朋友,每年都要到各地的朋友那裏住幾天,看一看,逛一逛。這天他到了美國的一個朋友家裏,一住下就參觀朋友的住宅,以便從中發現去年沒有而今年新添置的物品。

他逛了臥室、客廳、廚房、車庫,連廁所也不放過。一旦有所發現,他就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麽要買?”“感覺怎麽樣?”“有什麽優點?”……

有一天,他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袖珍計算機,經過詳細詢問和反複考察,他斷定,這種袖珍計算機大有前途。

他馬上找到生產廠家,簽訂了購貨合同,買下了技術專利。這種袖珍計算機一投放日本市場,立刻風行一時。他大大地賺了一筆錢。

這就是鑒別的好處。

不僅要鑒別,還要反複比較,擇優汰劣。拿來之後,還要很快地加以研究,進行創新,使拿來的技術、資金、人才等等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日本人正是深通此道,才把大量的先進技術果斷拿來,變成了自己的產品,再投放到國際市場之中去,獲取非凡的經濟效益。

要廣泛收集各種商業信息,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拿來。要防止盲目引進,警惕踏入對方設下的陷阱,致使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失時機地實施“拿來主義”,必將使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