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短致長,扮弱勝敵

在拳擊比賽中,臂短的拳手總是尋機在近距離中進攻,這是以短勝長的技法。而在其他領域,當我們與人競爭時,采取示短致長之韜略製勝的概率也很大。

明代《兵經百字·測字》:“兩將相持,必有所測。測於敵者,避實而擊疏;測於敵之測我者,示短以致長。測蹈於虛,反為敵詭。必一測而兩備之,虞乎不虞,全術也,將道也。”這是在判斷了敵方怎樣判斷我們意圖的情況下所采取的策略,故意顯示自己的弱點來欺騙對方,以發揮自己的長處。

因敵用兵是一條基本的用兵原則。“因敵”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正確的判斷,而要正確地判斷,就必須有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偵察材料連貫起來的思索。這種思索和判斷是衡量指揮員謀略水平高低的標誌之一。

《孫子兵法》提出“三十二相敵”,為指揮員判斷情況提供了一般的規律性認識。“以短致長”,其前提是“測於敵之測我”,才能配合這種相應的戰術欺騙,造成敵人的錯誤。這是一種“雙向”思維,知敵人所想,比敵多看一步棋,就能“致長”,誘敵就範。

公元前200年,劉邦被圍平城,就是冒頓單於“以短致長”而取勝的戰例之一。當時,冒頓單於駐代穀,劉邦親自到晉陽督戰,企圖一舉殲敵,解北部邊境之患。冒頓故意顯示出弱不可擊的樣子。劉邦派去偵察的人說,匈奴都是些老弱殘兵,連馬都瘦得不能行動,隻要果斷出擊,一定能打勝仗。劉邦一麵率32萬大軍進發,一麵又派劉敬去偵探敵情。大軍進至句注時,劉敬急匆匆向劉邦報告:“趕快停止進軍,千萬不可冒進!”劉邦非常生氣,罵他是膽小鬼。劉敬說:“兩軍對陣向來都以實力顯示軍威,借以震攝敵人。可匈奴人讓我們看到的盡是些老弱殘兵,跛駝瘦馬,這絕不可能是真實情況,獲看冒頓單於一定有埋伏,放意擺出軟弱無能的樣子,以引誘我們上當,千萬不可貿然進攻啊!”劉邦這時卻認為自己掌握的敵情絕不會有什麽差錯,即使情況有點出入,幾十萬大軍也不必有什麽顧慮。因而怒氣衝衝地罵劉敬是胡言亂語擾亂軍心,令人將劉敬捆綁起來押送廣武;命令部隊快速前進,生怕冒頓逃掉。

劉邦自以為消滅匈奴、活捉冒頓就在眼前,率領先頭部隊,揚鞭催馬,把後續部隊遠遠地甩在後邊。當他趕到平城,到城外白登山觀察情況時,突然冒頓伏兵四起,殺聲震天動地,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劉邦知道

中計了,即令部隊搶占山頭,守住山口要道,待後續部隊前來解圍。哪知匈奴40萬大軍早將漢軍先頭部隊分割包圍,漢軍的後軍尚遠,一時無法前來解救。劉邦被圍七天七夜,缺糧斷水,陷入絕境。後陳平用大量金銀珠寶賄賂冒頓妻子閼氏,劉邦才得以乘大霧衝出重圍。

劉邦脫險後到廣武將劉敬從獄中放出,十分懇切地說:“我不聽你忠言相告,魯莽從事,幾乎性命難保,怪我太輕信那些無真知灼見的人了。”

當即封劉敬為建信侯,下令殺掉勸他進攻匈奴的人。

冒頓“示短致長”而勝劉邦,雖然是軍事上的勝利,但對我們參與市場競爭有著啟發和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