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高成,不妨低就

尼采曾說過:“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麽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正像樹一樣,一個人要想成功,則要把心放在高處,把手放在低處——即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行為去實現自己的遠大之誌,而不是好高騖遠,總讓自己飄飄然。這是成大事必備的一種素質!

一個人若想成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一些現實的問題、壓力、錯誤、緊張、失望——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事實上卻有許多人覺得無法應付生活對我們的要求。

古羅馬大哲學家西劉斯曾說過:“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建議。

有不少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自以為讀了不少書,長了不少見識,未免有點飄飄然,做了一點兒事就以為索取是重要的,對自己已經得到的也越來越不滿意,幾年過去了,自己越想得到的卻越是得不到,於是,不知足的心理就產生了。

有一位年輕人就是這樣的。生活的不滿和內心的不平衡一直折磨著他,直到一個夏天,他與同學尼爾尼斯乘他們家的漁船出海,才讓他一下懂得了許多。

尼爾尼斯的父親是一個老漁民,在海上打魚為生幾十年,年輕人看著他那從容不迫的樣子,心裏十分敬佩。

年輕人問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魚?”

他說:“嗨,孩子,打多少魚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隻要不是空手回來就可以了。尼爾尼斯上學的時候,為了繳清學費,不能不想著多打一點兒。現在他也畢業了,我也不奢望打多少了。”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看著遠處的海,突然想聽聽老人對海的看法。他說:“海是夠偉大的了,滋養了那麽多的生靈……”

老人說:“那麽你知道為什麽海那麽偉大嗎?”年輕人不敢貿然接茬兒。

老人接著說:“海之所以能裝那麽多水,是因為它的位置最低。”位置最低!噢,原來大海是以其最低成就其偉大的!正是老人能夠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夠從容不迫,能夠知足常樂。

而許多年輕人有時並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經常為自己的一點兒成績而沾沾自喜,因自己的一點優勢便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夜郎自大。

相反,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腳踏實地,站穩腳跟,然後一步步登攀,到達頂峰才更有把握。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很多高貴的品質都是由低就的行為達成的。要想高成,須得低就。世上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從低調做人開始一步步走向人生製高點的。

謙遜是通向聖賢之路

謙遜並非自我貶低、自我否定,而是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自我肯定,相信自己為人的正直與尊嚴。謙遜是成功與失敗的融合,它使我們對於過去的失敗有所警惕,對於現在的成功有所感念。我們不能讓成敗支配自己。謙遜具有平衡作用,不讓我們淩駕於別人之上,也不讓自我狀態劣於自己的實際水平。謙遜即是寧靜,使我們不致受往日失敗的拖累,也不致因今日的成功而張狂。謙遜是情緒的調節器,使我們保持自我本色,保持平和的生活姿態。

謙遜又標誌著一個人的品性,它往往能讓人們從一件不經意的小事上體會出一個人的偉大與渺小,以及他所具有的能量。

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1785年曾擔任駐法大使。有一天,他去法國外長的公寓拜訪。

“您代替了富蘭克林先生?”外長問。“是接替他,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他。”傑斐遜回答說。

傑斐遜的謙遜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傑斐遜,愛因斯坦和甘地等偉人也都是謙遜為懷者。當然,他們並不自卑。他們對自己的知識、目標都充滿了自信心。

謙遜不等於謙卑,它需要時間來培育,但這是值得的,因為它是快樂的源泉。或許,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巴利的自豪感最為中肯:“生活,即是不斷地學習謙遜。”

一個人隻有了解得越多,他才越會認識到自己知道得很少。這是一條人類認識發展的規律。劍橋大學的一個學生認為自己已“學有所成”,去向老師辭行,這位老師深知這位學生的底細,看著這位“學有所成”的學生,老師慨然道:“事實上,我自己才剛剛入門。”

淺薄的人總以為天上地下無所不知,而富有智慧的哲人才深感學海無涯,自己永遠是個學子。牛頓曾有感於此,他說自己隻不過是一個在大海邊拾到幾隻貝殼的孩子,而真理的大海他還未曾接觸。

我們比之牛頓又如何呢?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多一些謙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