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計議,不要被當下所困

做人做事,最忌諱鼠目寸光。你能看得更遠,就更不會為當下所困擾。

一棵蘋果樹終於開花結果了,它非常興奮。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動物摘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

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動物摘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而它旁邊的梨子樹,第一年也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摘走,自己得到1個。它繼續成長,第二年結了100個果子。因為長得高大了一些,所以動物們沒那麽容易采摘了,它被摘走80個,自己得到20個。與蘋果樹一樣,自己得到的果子從10%增長到20%,但果子的數目相差20倍。

第三年,梨子樹很可能結200個果子……

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果樹在成長。等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它自然就會得到更多。

其實,人也如同一株成長中的果樹。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你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現實很快敲了你幾記悶棍,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人重視;或許,隻得到口頭重視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覺得就像那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自己隻享受到了很少一部分,看起來很不公平。

為什麽付出沒有回報?你憤怒、你懊惱、你牢騷滿腹……最終,你決定不再那麽努力,讓自己的所付出的匹配於自己所得到的。

不久之後,你發現自己這樣做真的很聰明。安逸輕鬆了很多,得到的並不比以前少。你不再憤憤不平了,與此同時,曾經的**和才華也在慢慢消退。你已經停止成長了,而停止成長的人,還有什麽前途呢?

這樣令人惋惜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之所以演變成這樣,是因為那些人忘記生命是一個曆程,是一個整體。他們總覺得自己已經成長過了,現在是到該收獲果子的時候了。他們因為太太在意眼前的結果,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個個年輕人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了一年,而且苦活、累活都是他幹,工資卻最低。他曾試探性地與老板談了待遇問題,但老板沒有任何給他漲工資的跡象。

這個年輕人本來想混日子算了,同時騎驢找馬,另尋他路。當年輕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一個年長的朋友,他的朋友建議他:“出去試試也不錯,不過,你最好利用現在這個公司作為鍛煉自己的平台,從現在開始努力工作與學習,盡快熟悉與掌握把有關外貿的大小事務。等你成了一個多麵手與能人之後,跳槽時不就有了和新公司討價還價的本錢了嗎?”

年輕人想想,覺得朋友的建議也有道理。利用這樣一個有工資得的學習場所好好提升自己,也是不錯。

又是一年後,朋友再次見到了這個昔日不得誌的年輕人。一陣寒暄過後,問年輕人:“現在學得怎麽樣?可以跳槽了吧?”

年輕人興奮中夾雜著一絲不好意思,回答道:“自從聽了你的建議後,我一直在努力地學習和工作,隻是現在我不想離開公司了。因為最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又是升職,又是加薪,還經常表揚我。”

看看,這就是一個“成長”的人的收獲。你“長”得越強壯,別人就越不敢怠慢你。退一步說,即使被怠慢了,你一身好武藝,何愁沒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