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猜忌,煩惱會減少一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本是一件好事。但倘若我們過於謹慎,處處猜疑,人心隔膜也會不斷變大。猜疑像一個毒蘋果在侵蝕著我們健康的體魄。英國思想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我們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生活中有許多煩惱便來自猜疑。

從前有個樵夫,丟了一把斧子,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觀察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像偷斧子的。

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落在了山穀裏。找到斧子後,他再留心看鄰居的兒子,怎麽看也不像賊了。

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疑鄰盜斧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丟失物件時,也可能像樵夫一樣懷疑過別人。因為猜疑,朋友有可能會變成敵人,我們也有可能錯怪好人。

當我們因猜疑,把別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時,別人會怎麽想?將心比心,我們又會怎麽樣?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局麵,也讓自己孤立無援。很多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地自我演繹,以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別人,評價別人,否定別人,甚至怨恨別人。然而,我們的自以為是是錯誤的,因為這一次次的“自私”想法,讓自己孤立無援。美國作家帕西瓦爾·羅威爾說過:“疑心奪走了眾多的快樂,卻不還給我們任何東西。”

世界上,如果還有比痛苦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猜疑。猜疑就如同蝙蝠,生活在陰暗的洞穴裏,它可能摧毀光明的信仰,傷害美好的感情。

小鎮上有一對孿生兄弟,從小感情就特別好。他們長大後,就留在爸爸經營的店裏做事。爸爸去世,他們就共同接手經營這家店。

生活一直很平靜,直到有一天丟失一元美金,他們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哥哥將一元美金放進收銀機後,就與顧客外出辦事,辦完事回到店裏時,發現收銀機裏的錢不見了。

他便問弟弟:“你是否看到收銀機裏麵的錢了?”

弟弟回答:“我沒看到。”

但是哥哥不肯罷休,依然咄咄逼問弟弟。

他對弟弟說:“錢不可能自己長了腿跑掉,我想你一定看見了。”語氣中帶有濃烈的質疑氣息,怨恨也伴隨著產生。由此,手足之情出現了隔閡。

開始兩個人都不交談,痛苦和敵意與日俱增,這樣的氣氛也傳染了他們的家庭和這個小區。

後來的一天,一個男子開著外地車牌的汽車,停在了哥哥的門外。

他走進店裏問道:“請問,您在這個店裏多久了?”哥哥告訴他一直都在這個店裏工作。

這位男子說:“我有必要告訴你一件事情:20年前我還是一個無所事事的流浪漢,一天來到你們這個鎮上,已經餓了好幾天了,我從後門偷偷溜進你們的店裏,拿走了收銀機裏麵的一美元。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一直無法忘懷。一美元盡管是個小數目,但是我的良心卻一直深受譴責,我有必要回來請求您的原諒。”

說完,這位客人驚訝地發現,店主眼裏滿是淚水,他用哽咽地音調懇求他:“您是否也能去隔壁店裏將故事再說一遍呢?”當這位男子到隔壁把故事又說了一遍之後,他驚訝地發現兩位相貌相似的中年男子,在商店的門口相擁而泣、失聲痛哭。

手足之情被區區一美元擱置了20年。猜疑就像是一個心靈的殺手,殺害的不隻是自己,更是別人,還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它帶給我們的是煩惱,是多此一舉、庸人自擾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