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門都是虛掩的

穿過成功之門,就意味著我們站在了人生的金字塔之巔。因此,追求成功成為我們的本能,我們為成功而來,也為成功而活。盡管漫長的人生路,迷霧蒙蒙;盡管坎坷的人生路,風雨連夜,成功的渴望始終像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追求的未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終其一生,苦苦追尋,仍然隻能遙望勝利曙光的殉道者大有人在;誤入歧途,越是努力卻越是脫離目標的悲情夢想者也不乏其人。渴望成功又覺得成功遙不可及,渴望自信又往往自怨自憐,渴望快樂又永遠品嚐不到勝利的果實。

為什麽我們沒能打開成功的大門,因為資質的欠缺,還是努力的不足?還是缺乏成功的契機?答案都是否定的,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缺少推開那扇虛掩的門的勇氣和膽識。

有一個國王想委任一名官員擔任一項重要的職務,就召集了許多武藝高強和聰明過人的官員,想試試他們之中誰能勝任。

“聰明的人們,”國王說,“我有個問題,我想看看你們誰能在這種情況下解決它。”國王帶領著這些人來到一座大門——一座誰也沒見過的如此大的門前。

國王說:“你們看到的這座門是我國最大最重的門,你們之中有誰能把它打開?”許多大臣見了這門都搖了搖頭,一些比較聰明一點兒的也隻是走近看了看,沒敢去開這門。當這些聰明人說打不開時,其他人也都隨聲附和。

隻有一位大臣,他走到大門處,用眼睛和手仔細檢查了大門,用各種方法試著去打開它。最後,他抓住一條沉重的鏈子一拉,門竟然開了。其實大門並沒有完全關死,而是留了一條窄縫,任何人隻要仔細觀察,都會把門打開的。

國王說:“你將要在朝廷中擔任重要的職務,因為你不光限於你所見到的或所聽到的,你還有勇氣靠自己的力量冒險去試一試。”

成功之門都是虛掩的,它總是留給那些有勇氣去壯大自己的人。我們都明白,不恐懼不等於有勇氣。盡管害怕,盡管痛苦,但勇氣還是能夠使你繼續向前走。在這個世界上,隻要你真實地付出,就會發現許多門都是虛掩的,微小的勇氣,能夠完成無限的成就。勇氣無論對事還是對人,都是一種排山倒海的穿透力。

1968年,在墨西哥奧運會的百米賽道上,美國選手吉·海因斯撞線後,指示燈立刻指出9.95的字樣,全場轟動,海因斯也攤開雙手自言自語說了一句話。這一情景通過電視向全世界轉播,可是由於當時他身邊沒有話筒,誰也不知道他到底說了句什麽話。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前夕,一個叫戴維·帕爾的記者在回放墨西哥奧運會的資料片時,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鏡頭,他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百米賽道上突破10秒大關,海因斯在看到紀錄的那一瞬,一定說了一句不同凡響的話。這一新聞點,竟被那上千名記者給漏掉了,實在是一大遺憾。於是他決定去采訪海因斯,問他到底說了句什麽話。

當記者提起16年前的事時,海因斯想了想笑著說:“我說,上帝啊,成功那扇門原來虛掩著!”謎底揭開後,海因斯又繼續說:“自歐文斯1936年創下10.03秒的百米賽紀錄後,醫學界的權威們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所承載的運動極限不會超過每秒10米。大家都相信這一說法,但我想即使無法突破10秒,我也應該跑出10.01秒的成績。於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裏。當我在墨西哥奧運會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紀錄後,我驚呆了,原來10秒的這個門不是緊鎖著的,它虛掩著,就像終點那根橫著的繩子。”

海因斯道出了一個非常簡單又十分重要的道理:百米賽10秒的門是虛掩著的,這個世界上有無數的門都是虛掩著的,尤其是成功之門。

成功之門固然是虛掩的,但並非誰都能推開。要推開虛掩的成功之門,首先要有勇氣,要敢想敢幹,敢冒風險,打破常規,拒絕一切猶豫和膽怯。許多成功之門之所以對我們緊閉著,其實並不是推不開,而是我們可能連想都沒想過,更別說試一試。譬如,“落體的速度與落體的重量成正比”——上千年來,人們都對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的這條定律深信不疑,可伽利略就敢於提出懷疑,並進行了著名的比薩斜塔的實驗。於是,勇氣和膽識幫助他輕輕地推開了成功之門。反之,被困難嚇倒的人,不敢衝擊禁區的人,墨守成規的人,畏首畏尾的人,是永遠無法推開成功之門的。

要推開虛掩的成功之門,必須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像海因斯,推開10秒的大門,隻是一瞬間的事。可是為了這一瞬間的突破,他卻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曾數年每天堅持以最快的速度跑50公裏,比別的運動員的運動量要大得多,所以門被他推開而不是別人,就不是偶然的。

在愛情路上,隻要選擇真誠,你就會發現情人的心門是虛掩的;在經商路上,隻要你選擇智慧,你就會發現財富的門是虛掩的;在人生路上,隻要你鼓起勇氣,你就會發現成功的門是虛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