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敬業精神

一個八歲的農村孩子一個天真的夢想,在16年後變成了現實。為了這個夢想,他走在奮鬥成長的路上。他離開家鄉,在少林寺學藝六年。他離開家鄉,在北影廠的門口蹲候三年。他在工地上搬磚、運沙,以湊齊房租與維持生活費。

他甚至沒有初中學曆,也沒有帥氣的外表以及精湛的演技。他傻傻乎乎、大大咧咧、普普通通,用十六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個青春時代的奮鬥史。他用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製造了一個喧囂時代的夢。

他叫王寶強。知名導演馮小剛這樣評價他:“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王寶強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著名歌星兼影星劉若英站在舞台上大聲宣布:“將我的歌送給他!”然後唱起了《最好的未來》:“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汗水眼淚成了雨滴就能滋潤大地。每個不放棄的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世界的未來。”

1992年,同大多數看了電影《少林寺》的孩子一樣,農家娃王寶強跟父親吵著要去少林寺學武。窮人家的孩子如草一樣,在哪裏都一樣倔強生長。所以王寶強的父母也沒有怎麽猶豫,就將8歲的兒子從河北南和縣送到了河南的少林寺。

1998年,14歲的王寶強離開了少林寺,回到家鄉。王寶強家裏很窮,而在家鄉那片貧瘠的土地上,王寶強找不到改變家庭與自己的命運的舞台。於是,在1999年3月,15歲的王寶強來到了北京,決心像他的同門前輩李連傑一樣,靠當武打演員改變自己的命運。

王寶強一直夢想能成為李連傑式的武打明星。但如同大多數做明星夢的人一樣,王寶強一開始隻能蹲在北影廠的門口,和千百個群眾演員在一起“蹲活兒”,等待一個“匪兵甲”之類的角色,用辛勤的汗水獲得生存的口糧。群眾演員的報酬很低,大多數時候一天隻有20~50元。即使是這樣廉價的薪酬,演戲的機會也是難得。在北漂的最初兩年,王寶強每個月平均不夠10次當群眾演員的機會。八個人合租月租80元的農民房,兩毛錢一個的大饅頭加白開水,組成了王寶強的生活。

有一次,王寶強得到的第一份當武打替身的工作。作為替身,特別是武打替身,我們都知道要承包主角不願意最髒、累、苦、險的事情。

王寶強當時的任務是爬上一架高高的防火梯,然後從梯子上摔下來。

那架防火梯有兩米多高,下麵就是水泥地,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王寶強穿上男主角的衣服,爬上梯子,等導演喊了“開始”後,硬著頭皮、眼睛一閉就如一個沙包似的摔了下去。

伴隨著“砰”的一聲,王寶強發出了“啊”的慘叫聲。然而導演卻不滿意,於是又要重來。硬著頭皮重來,還是不行,再重來……一直摔到導演說“OK”為止。

等到導演最終說“OK”時,王寶強雙肘上的血已經把透過了戲服,卻已經感覺不到自己身上發疼。一個老演員把王寶強拉到一邊:“你有點寶氣啊,演戲而已,要那麽賣命幹嗎?這樣下去你會沒命的。”

“寶氣”的意思是“傻裏傻氣”。老演員也是一片好心,王寶強對老演員道了謝。在拿當天的勞務費時,王寶強驚奇地發現是一張百元大鈔,而不是往常的幾十元。王寶強很開心,而讓他更開心的是:副導演拍了自己的肩膀,表揚了自己並表示第二天還需要用。第二天,還是往地上摔,不過不是從梯子上了,而是被人扣住手腕扔到地上。這次摔完,王寶強眼眶烏青,一邊臉頰上高高地腫了起來。

第三天,王寶強沒有接到戲。在家休息了一個星期後,又有業務找上王寶強了。從此,王寶強的替身業務多了起來。許多穴頭都知道了,有個替身叫王寶強,不怕死,別人假摔,他敢真摔。正是這些幾十塊錢一天的替身生涯,才支撐著王寶強不至於淪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得以在北京繼續著自己的影視之路。

王寶強的真摔,看似很傻,但實際上卻成就了他後來賴以成名的“傻根兒”。如果王寶強沒有之前的一貫“傻”,讓他嶄露頭角的“傻根兒”角色一定不會是他,更別提後來讓他聲名大噪的“許三多”了。

2002年,因為原定的主角夏雨檔期不合,電影《盲井》的主角落到了王寶強頭上。《盲井》讓王寶強拿了那一年的台灣電影大獎——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沒多久,他就得到了與一些大牌明星同台演出的機會。被馮小剛挑選出演當時自己的新片《天下無賊》,在電視劇《暗算》裏演好瞎子阿炳。2007年,《士兵突擊》更是將王寶強的聲譽推到了極致。王寶強現已簽約著名的“華誼兄弟”旗下,成為影視圈裏的一線演員。

桂冠上的飄帶,不是用天才纖維撚製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難的絲縷紡織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