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

自信是個古老的話題,人們出於創造美好生活的目的,都對信心抱有崇高的期望。19世紀思想家愛默生說:“相信自己‘能’,便攻無不克。”

《聖經》裏說:“如果你有一點信心,你即會對此山說,由此處往彼移,而它就真的會移動。因而沒有一件事對你而言是不可能的。”

如今,我們生活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裏,如果沒有充分的自信是很難取得成功的。自信是開啟成功的金鑰匙。有了它,就算身處絕境,亦能柳暗花明。

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把自己的優點、長處,統統找出來,在心中“炫耀”一番,反複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就能逐步擺脫“事事不如人,處處難為己”的困擾。“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給自己鼓掌,自己給自己加油,自己給自己戴朵花,便能撞擊出生命的火花!

自信是一個人重要的精神支柱。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既定目標的心理傾向。自信是建立在正確的認知基礎上、對自己實力的正確估計和積極肯定,是心理健康的表現。戰國時期毛遂因為有自信,才說服平原君,打動楚王,使得趙楚達成聯盟;愛迪生因為自信,他堅持不懈,成就了他“發明大王”的美譽;哥白尼因為自信,敢於挑戰“地心說”,成就了他的“天體論”;阿基米德因為自信,發出了“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的豪言壯語。

維克多·格林尼亞年輕時是英國瑟爾堡地區很有名的一個浪**公子。有一次,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他像往常一樣傲氣十足地邀請一位年輕美麗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說:“算了,請你站遠一點,我最討厭像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我的視線。”這句話刺痛了維克多·格林尼亞的自尊心,他在震驚、痛苦之後猛然醒悟,對自己的過去無比悔恨,決心離開瑟爾堡,去闖一條新路。他在留給家人的紙條上說:“請不要問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一番成就的!”結果,經過八年的刻苦奮鬥,他終於發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試劑”,並榮獲諾貝爾獎,成為著名的化學家。

人並非天生偉大,成功者也不是天生之才,而且也不一定在少年或青年時代就是出類拔萃的人才,而自信卻能決定一個人是否走向成功。

像維克多·格林尼亞這樣的“浪子回頭金不換”,就印證了這個道理。

你可暫時放棄你的理想,並完全敞開你的胸懷去接受無窮的智慧,思想是一個人有權掌握的唯一對象,你必須控製你的思想,使它盡早敞開以接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喬·特納維爾說:“無論你的內心所懷抱著的意念和信仰是什麽,他都可能成為現實。因此,切勿在通往無窮智慧的道路上自設路障,就像當陽光透過三棱鏡時會分成很多道光束一樣,當自信化作無窮智慧通過你的內心時,也會綻放出不同的光芒。”

自信不是夜郎自大、得意忘形,更不是毫無根據的自以為是和盲目樂觀,而是激勵自己奮發進取的一種心理素質,是以高昂的鬥誌,充沛的幹勁迎接挑戰的一種樂觀情緒。自信,並非意味著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成功,而是說戰略上藐視困難,從一次次勝利和成功的喜悅中肯定自己,不斷地突破自卑的羈絆,從而創造生命的亮點,成就事業的輝煌。

自信、自卑、自負是人的三種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自信、自卑、自負三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自信不足,則是自卑;自信有餘,則是自負。自信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可與堅守。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卑和自負則是失敗的滑梯。自卑是這樣一種心態:對自己沒有信心,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總拿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相比,不能充分地認識自己,對自己過分貶低。自負則是這樣的心態:對自己太過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優點是優點,缺點還是優點,並對自己盲目樂觀。自卑和自負者不會成功,楚霸王自負而垓下慘敗,關羽自負而痛失荊州,拿破侖自

負兵敗滑鐵盧。

1951年,英國有一名叫弗蘭克林的人,從自己拍得極好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的X射線衍射照片上發現了DNA的螺旋結構之後,他就這一發現做了一次演講。然而,生性自卑的他又懷疑自己的假說是錯誤的,從而放棄了這個假說。1953年,科學家沃森和克裏克也從照片上發現了DNA人分子結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的假說,從而帶領人類進入生物時代。

兩人因此獲得了1962年度諾貝爾醫學獎。

如果弗蘭克林不因自卑放棄,而是堅信自己的假說,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這個偉大的發現肯定會以他的名字載入史冊。可見,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情緒的俘虜,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由此可見,信心是一種精神狀態,它是靠調整你的內心,讓你去接受無窮的智慧,信心是“成功”的發電機,也是將你的想法付諸實現的原動力。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精神——不斷挖掘自己的自信。

自信是一顆火熱的太陽,使我們感受到它的溫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顆寶珠,什麽時候用它,什麽時候就會發光;自信是前進的助推器,給我們以勇氣與力量;自信是征途的導航燈,伴我們跨過一道道艱險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