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一位少年去拜訪一位長老,向他請教生活與成功之道:“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得到幸福,同時又能帶給別人快樂呢?”

長老看了看他說:“我送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自己當成別人。”

少年想了想,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欣喜也會變得平和一些,是這樣的嗎?”

長老點點頭,說出了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在別人不幸的時候,”少年皺著眉頭道,“真正用心去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難處。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予幫助。”

長老微微一笑,又說出一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又說:“您的意思是讓我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要根據別人特點和需要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說得很好!”長老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說出了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

想了一會兒,少年遺憾地說:“這句話的意思,我一時還悟不出來。而且這四句話之間也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麽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長老說道。

少年沉思良久,拜謝而去。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心態決定一切。”意在提醒人們無論做什麽事都需要擁有良好的心態,否則,話難講,事難成。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有別於他人的心理活動。有效地溝通,必須從正確的“心態”開始。

小衛常常去某市出差。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時,他住進了一家賓館。當他退房時,服務台小姐一臉嚴肅地說:“你先在這裏等一下。我們要檢查一下房間,看看有沒有東西損壞或丟失。”接著又冷冰冰地說:“幾天前,有個客人偷走了浴室的毛巾,還有個客人把床單燒了個洞……”小衛一聽這話,臉有點兒掛不住了,覺得小姐簡直是在侮辱他的人格。於是,他表示抗議。可小姐不買賬,聲稱她隻是在照章辦事,並沒有侮辱他的意思。

第二次來時,他在另一家賓館卻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退房時,服務台小姐微笑著說:“先生,請您稍等,我們去看看您是否有東西落在房間裏了。”他邊等待邊琢磨,恍然大悟,這位小姐表達的意思與上次那位小姐所表達的不正是一樣的嗎?她們都是檢查房間有無東西損壞或丟失。但顯然,後麵這位小姐的說話技巧要高明許多。這便是溝通的魅力,或者說是談話心態的魅力。此後,每次出差,他都住進這家賓館。

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前麵那位服務台小姐的談話心態是存在嚴重問題的。首先,她的心態沒能突破自我,或者說利益出發點始終在圍繞自身,沒有顧及對方的感受。這在人際交往中,是很愚蠢的。相對而言,後麵那位小姐的話語就好多了,她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同樣的目的,但讓對方聽來順耳、舒暢,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巧妙地維護了對方的自尊,讓人樂於接受。

溝通時良好的心態是相當重要的。它會像旗幟一樣指引著你去與人交流。想要修煉成溝通高手,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潛心培養並迫使自己時時保持積極的心態,至關重要。

無論窮困潦倒,還是春風得意,我們時刻都不要忘了換位思考。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寬容地對待每一個人,才能把對方變成朋友。

在工作中,麵對客戶、同事和上司,我們是否具備一種換位思考能力,時刻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呢?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是否都能夠像關心自己和親人一樣去關心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另外,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抓住對方的利益點,我們就能牢牢地把握主動權,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從而應對自如,穩操勝券。

摩根一生中,曾經有過很多合作夥伴。各行各業爭著想與他合夥做生意的人大有人在。可就在這樣有利的情況下,摩根還是給了每個合作夥伴非常優厚的條件。在通常情況下,摩根和合作夥伴的利潤分成都是四六分成,即摩根四成,合作夥伴六成。

有位朋友向他建議道:“既然有這麽多人願意和你合作,你拿六成也不過分,最少也要五五分成呀。”

摩根笑著說:“我拿六成,沒有多少人會和我合作;但我拿四成,幾乎所有的人都搶著與我合作。單個看,我似乎吃了虧。但是,總體上看,我獲得了多少個四成啊!”

跟隨李嘉誠多年的洪小蓮,在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曾經這樣說:“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願與你合作,並希望不止一次合作。凡與李嘉誠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

對此,李嘉誠曾說:“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結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在生意場上,李嘉誠從來都隻有朋友沒有敵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不管麵對的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我們都應該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考慮他們在想些什麽、想得到什麽、不想失去什麽,然後製定自己的策略。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主動權,打開一扇扇通往成功的大門。

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才能真正顧及對方的利益得失,才能讓對方感覺到你是真誠地與其交往,也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