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憂慮,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對於有很多憂慮煩惱的人來說,這種憂慮和煩惱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把所有不如意攬到自己心裏,這無異於在引火燒身。

有一位電車長,他的女兒凱絲從小就喜歡唱歌,並且夢想當一名歌唱演員,但是她的牙齒長得很難看。

一次,她在新澤西州的一家夜總會演出,在整個過程中,她總是試圖把上唇拉下來蓋住醜陋的牙齒,結果洋相百出。演完之後她傷心地哭了。

這時候,台下一位老人對她說:“孩子,你很有天分。坦率地講,我一直在注意你的表演,我知道你想掩飾的是你的牙齒。難道長了這樣的牙齒就一定就醜陋不堪嗎?聽著,孩子,觀眾欣賞的是你的歌聲,而不是你的牙齒。張開你的嘴巴,孩子!觀眾看到連你都不在乎的話,他們就會對你產生好感的。再說了,說不定那些你想遮掩起來的牙齒還會給你帶來好運呢。”

凱絲接受了老人的忠告,不再去注意牙齒。從此,她隻想著她的觀眾。她張大嘴巴,熱情而開心地演唱著,最後她成了一流的明星。

其實,每天憂慮的人,並不是遭受了多大的不幸,而是自己在為難自己。

我們應時常肯定自己,盡力發展我們能夠發展的東西。隻要盡心盡力,隻要積極地朝著更高的目標萬進,我們的心中就會保存一份悠然自得。從而,也不會再跟自己過不去,不會責備、怨恨自己了,因為,我們盡力了。即便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也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所以,凡事別跟自己過不去,要知道,每個人都有或這或那的缺陷,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這樣想來,不是為自己開脫,而是讓心靈不會被擠壓得支離破碎,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美好認識和執著追求。

別跟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精神的解脫,它會促使我們從容走自己選擇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真的,假如我們不痛快,要學會原諒自己,這樣心裏就會少一層陰影。這既是對自己的愛護,又是對生命的珍惜。

說到底,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有好的心情,首先得擺平自己,拿得起是一種度量,放得下是一種度量。凡事都拿得起、放得下,不和自己過不去,那麽人生何處還會有憂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