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兩難的峽穀

形而上學的人生活在絕對的兩極思維的峽穀中,或者是甲,或者是非甲(乙),沒有其他的選擇。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以無數的事實證明這種思維方式是錯誤的。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既不是甲,也不是非甲(乙),而是丙。換一句話說,就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而言,正方案不行,反方案不行,隻有正反方案之外的方案,即第三條方案才是最佳方案。

宋朝的蔡京在洛陽的時候,遇到一個有趣的訴訟案件。有一個婦女生過一個兒子之後改嫁了,在新家裏又生了一個兒子。後來,兩個兒子長大成人,都做了官。他倆爭著奉養母親,相持不下,打上了官司。斷案的人沒有辦法裁決,向蔡京求救。蔡京聽後說:“這有什麽困難?問問他們的母親,願意去誰家就去誰家,不就完了嗎?”就這樣,蔡京以一言斷了案。

斷案人之所以陷入困境,是他的注意力隻在對立的兩個方案中打轉轉,是這個兒子的要求對,還是那個兒子的要求對?他就沒想到跳出這個圈子,另外想辦法。蔡京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發現了第三條路。

辦事能力平庸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往往是一葉障目,在非常狹小的空間內打轉轉,不能以發散的思維和開闊的視野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而辦事能力高超的人能見人所未見,知人所未知,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眼光敏銳,站得高,看得遠,能在別人思考的範圍之外思考,從而發現別人難以發現的東西。要想提高辦事能力,應該善於在常規範圍之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