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活在當下

客觀的事實總是很殘酷,失敗和挫折總是讓人心有餘悸,於是,很多人常常尋找借口逃避現實。這種欺騙可以獲得短暫的心靈安慰,卻絕不是長久之計。沙漠中的鴕鳥就常常采用回避現實的策略,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把自己的頭埋在沙子裏,它們以為這樣敵人就看不見了,結果卻是自欺欺人。

所以,我們麵對那些無法回避的事實的最好辦法是直麵它,挑戰它,改變它!

不做現實的逃兵

直麵現實,關注目前才是最重要的原則。那些不敢麵對現實、在現實麵前做逃兵的人,過的是平庸的生活。

自從福鼎·克多隆有記憶起,文字就一直是他的克星。小時候上學,他總覺得書上的字母東跳西跳,永遠也理解不了字母的正確讀音。那時沒人知道這叫“閱讀困難症”。事實上,福鼎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將文字之類的符號有次序地排列。

可憐的福鼎,他不敢開口告訴老師自己麵臨多麽大的難題。一年年熬過小學,又憑著在籃球場上的神勇表現進入了中學、大學。大學裏,他還是對閱讀怕得要命。為了得到文憑,他到處打聽哪一門課最容易通過。每堂課後,他一定立刻將在課堂上畫的塗鴉給撕掉,免得有人跟他借筆記。

28歲那年,他貸款2500美元買了第二棟房子,加以裝修後出租。後來,他的房子越買越多,生意越做越大,經過幾年的經營,他已躋身百萬富翁的行列。一直沒人注意到這位百萬富翁總是去拉門把上寫著“推”的門;而在進入公廁前,他一定會遲疑片刻,看有男士進出的門是哪一個。1982年經濟不景氣,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每天都有人要對他提出起訴或是沒收抵押物。他唯恐會被提到證人席,接受法官的質詢:“福鼎·克多隆,你真的不識字嗎?”

再這樣逃避下去,福鼎的精神就要崩潰了。他要對自己、對所有人攤牌了。1986年的秋季,48歲的福鼎做了兩個破天荒的決定。首先他拿自己的房子做貸款抵押,然後,他鼓起勇氣走進市立圖書館,告訴成人教育班的負責人:“我想學識字。”教育班安排了一位65歲的女士當福鼎的指導老師。她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耐心教他,14個月後,福鼎的公司營運狀況開始好轉,而他的識字能力也大有進步。

福鼎後來在聖地亞哥的某個場合裏公開自己曾經是文盲的事實。這項告白令與會的200名商界人士大跌眼鏡。為了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他加入了聖地亞哥識字推廣委員會,開始到全國各地發表演說。“不識字是一種心靈上的殘障!”他大聲疾呼,“指責他人隻是徒然浪費時間,我們應該積極教導有閱讀障礙的朋友。”

福鼎現在一拿到書本或雜誌,或是見到路標,便會大聲朗讀——隻要妻子不嫌他吵,他甚至覺得讀書的聲音比歌聲更美妙。有一天他突然靈光一現,興衝衝地到儲存室翻出一個沾滿灰塵的盒子,裏麵有一疊用絲帶綁著的信箋——沒錯,經過25年,他終於能看懂妻子當年寫的情書了!

福鼎應該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強者。盡管有過彷徨和逃避,他還是鼓起勇氣直麵自己所處的環境。而弱者卻總是逃避問題,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封閉起來。其實,一味地逃避問題隻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糟糕,以至於最後真的無法控製。

不要逃避問題,不要低估問題,當然也不要低估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很正常,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首先你要對問題真正了解,這樣才談得上發揮自己的潛力來解決它。而要了解問題,就不能逃避。

回避現實往往導致對未來的理想化。你可能會覺得在今後生活中的某一時刻,由於一個奇跡般的轉變,你將萬事如意,獲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別業績,如畢業、結婚、生孩子或晉升,生活將會真正變好。然而,當那一時刻真的到來時,卻可能令你失望,生活永遠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麽美好。因為在回避現實的消極心態的陰影下,生活依然如故。

事實上,我們每天的進步都是明日夢想的階梯。擔當起每天的責任,認真地過好每一天,我們的夢想才有意義。夢想對於人類的全體成員,都是可以觸及的事物。不同的是,樂觀積極者用今日的行動把夢想變成目標,而悲觀消極的人則把夢想當作逃脫責任的托詞。

除了空想未來,懷舊也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說明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兀自停留在想象的美好之中。我們不敢正視現實,不敢擔當責任,害怕競爭,恐懼失敗。我們總是習慣性地用逃避來應付每一個問題,從來不考慮直接負責任的方式。

成功的人總是能夠看到今日的責任和明天的希望,從不把過多的精力消耗在懷念過去“美好時光”的事情上,也不會去追悔過去的錯誤失敗,或者幻想將來的種種舒適與自由。道理很簡單,在這個時光空間中,你所唯一擁有和把握的,隻有“此時此刻”。

善於麵對生活的困境和不幸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個善於生活的人,必定善於麵對生活中的困境和不幸。”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強者和弱者的區別,在於麵對困境和不幸時的態度和行動。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那一張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光滑,蜘蛛爬到一半就滑了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這時,一個人走了過來,他看到了爬上去又掉下來的那隻蜘蛛,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

那人歎息著離去了,此後,他日漸消沉。

不一會兒,又走過一個人來,他看到爬上去又掉下來的那隻正在努力的蜘蛛,那人嘲笑著說道:“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麽不從旁邊幹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

此後,這個人變得聰明起來。

不久,又過來一個人,那隻蜘蛛依然頑強地向上爬呀爬,第三個人看著那隻頑強拚搏的蜘蛛,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久久不忍離去。

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對於失敗與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從而采取不同的行動。有的人屢戰屢敗,從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屢敗屢戰,絕不向命運屈服。我們應向這個故事中的第三個人致敬,他因堅強而強大起來。

任何人,隻要有了不屈服、屢敗屢戰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克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從而到達幸福的彼岸。

下麵是一位名叫呂雪芬的作者寫下的觀看2008年北京殘奧會時的比賽感言:

比賽讓我們有了一個重新認識生活的視角,當殘疾運動員們竭盡全力追求運動的速度、高度和力度時,我們更是看到了一種對生活不幸不折不撓的力量。

對於殘疾人而言,生活可能會因為殘疾的身軀而變得殘缺不全。很多時候,這一點會擊垮很多人。但不幸的境遇未必就隻能造成不幸的人生,在生活的強者麵前,不幸也隻能俯首稱臣。在殘奧會的賽場上,每一位運動員都是這樣的強者。生活讓他們經曆了很多不幸,但他們用更積極的態度回擊不幸。

如果沒有了手臂,還能遊泳嗎?如果沒有腿腳,還能奔跑嗎?如果看不見東西,還能踢球麽……在一些人的想象中,那幾乎都是“不可能”

的。然而,這正是殘疾人奮力尋找的生活——克服一切不幸,使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使一切不尋常變得平常。在體育競技場上,每一位殘疾運動員完成的每一個動作,不隻是向生理極限挑戰,更是向生活的境遇挑戰。他們仿佛是在告訴人們,殘疾並不意味著生活的沉淪或毀滅,命運可以捉弄人,但往往也會被強者扼住咽喉。

這些天的比賽中,那些主宰命運的運動員們,以其卓爾不凡的比賽成績和人生故事,撼動著世人的心靈。德國騎手貝蒂娜·艾斯特爾雙袖空空,但她完成的盛裝舞步令人印象深刻。在記者的筆端,她是如此動人:最後一個出場的她,流露出一臉自信,身體缺陷無損她在馬背上的颯爽英姿。她口含韁繩,並不時用雙腿輕踢馬身,向馬匹發出指令。漫步、快步、跑步……馬匹乖巧服從地在競技場上翩翩起舞。艾斯特爾最後獲得一枚銅牌。對這位無臂騎手來說,命運就像她**的馬駒,隻隨著她的意誌起舞。另一位無臂運動員中國遊泳選手何軍權,既是泳池中的蛟龍,也是生活中的蛟龍。沒有手臂,他用雙腳學會了寫字、翻書、做菜、吃飯、穿衣等日常生活動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強者,他的翅膀就是他的理想。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贏得比賽,也贏得了生活。

觀看殘疾運動員們的比賽,無疑是一次次難得的精神之旅。他們爭取比賽的勝利,也爭取生活的勝利。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來的勇氣、信心、毅力成為最引人注目的光環。看他們在賽場上拚搏,總有一種情不自禁的衝動,想要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曆,想要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因為那裏麵實在蘊藏著無數關於生活的寶藏。

那些熱愛生活,搏擊逆境,用血和肉擁抱世界的強者們,不僅以他們可貴的性格力量給人們以深刻的啟迪,而且以他們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人們衝出逆境的必由之路。

身處逆境中的朋友,隻要你們勇敢麵對,不泄氣,就一定能夠迎來新的希望。

珍惜今天

有一隻蜘蛛為了早上的一顆雖然美麗但很短暫的露珠而念念不忘,卻不曾看一眼蜘蛛網下仰慕了它無數朝夕的一棵小草。佛祖問它:“世間最美好、最珍貴的是什麽?”蜘蛛坦然而答:“沒有得到,何以失去?”佛祖便安排它到紅塵一次,讓它體會到人世間的愛與被愛的痛苦……佛祖後來問它同樣一個問題,它才恍然大悟。“世間最美好、最珍貴的不是還沒有得到的東西,而是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世間最美好、最珍貴的是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而不是還沒有得到的。許多人都向往還沒有得到的東西,所謂“沒有到手的,才是最好的”。對於所擁有的一切,卻不知珍惜,如此,總在失去以後才懊悔不已,才明白那才是最珍貴、最值得珍惜的。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從現在開始,就好好地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呢?

麵對社會工作就業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抱怨生存困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不但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而且抱怨各種不幸,覺得人生太沒意思。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個人的看法,如果每個人都學會珍惜、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親情、珍惜家庭、珍惜朋友、珍惜身體、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也許就能體會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樂。

人生苦短,為使一生不留遺憾,就要學會珍惜、懂得珍惜。人要學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讓自己的生活多幾分舒適,少幾分帶牽掛的苦楚;多幾分愜意,少幾分帶瑕疵的不如意。當你感覺到某種東西漸漸遠離了你的時候,再竭力去挽留,去彌補,也許已經太遲了。人總是這樣,在無數次告誡自己要珍惜的時候,結果往往是失去。人生的路隻有一條,走了,就不能再回頭,別指望死胡同裏會有出口。要學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珍惜今天,珍惜健康,珍惜幸福。

李大釗曾說過:“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未來中間,全仗現在,以成其連續,以成其永遠無始無終的大實在。”所以,虛度了“現在”,就等同於虛度了今天,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昨天和明天。珍惜現在,就是要避免讓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裏再有遺憾;就是要腳踏實地抓住今天,充實今天,完善今天,在今天這張純潔的白紙上畫下美麗的畫卷。從某種意義上說,珍惜了今天,就等於延伸了自己生命的長度,升華了生命的意義。

珍惜健康。有人說珍惜健康是一種責任。此話頗有道理。無論對家人,對社會,還是對自己的事業,健康的作用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唯有健康,才能有資格談幸福,才能有“資源”擁有幸福和享受幸福,才能有資格成就事業,品味快樂。珍惜健康,就是不要再為減肥而瘋狂,不要再為名利所拖累,不要再為失戀而痛苦欲絕,不要再為一時的挫折而憂傷。一句話,“千萬別把健康不當成一回事”,倘掉以輕心,幸福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

珍惜幸福。幸福對於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含義: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是清貧者的幸福;財源滾滾,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是農民的幸福;官運亨通、青雲直上是政治家們的幸福。由於對幸福的理解千差萬別,對它的追求也就擁有不同的方式,有人兢兢業業,有人投機取巧,有人狐假虎威,有人挖空心思,取得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有人高興,有人悲淒,有人興奮地發瘋,有人痛苦地跳樓。對任何人來講,幸福不難把握,也極容易失去。關鍵在於心態的平衡與否,“知足常樂”就是最大的幸福。誰能夠以平常心看待功名利祿,以平靜的心觀賞雲起雲散,寵辱不驚,誰就是幸福最大的受益者。擁有知足的心,就擁有幸福。珍惜幸福,應當從擁有知足的心開始。

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吧!

隨遇而安

高僧弘一大師,晚年把生活與修行統合起來,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

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來拜訪他,吃飯時,他隻配一道鹹菜。夏丐尊不忍問道:“難道不會太鹹嗎?”

“鹹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答道。

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丐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麽喝這麽平淡的開水?”弘一大師笑著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生活中,來什麽品味什麽,弘一大師用行動詮釋了“隨遇而安”的真正含義。可以說,隨遇而安是一種人生至高境界,隨遇而安是一種理性的平常心態,隨遇而安是一種淡定。既來之,則安之。

蘇軾的友人王定國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眉目娟麗,善於應對,其家世代居住京師,後王定國遷官嶺南,柔奴隨之,多年後,複隨王定國還京。蘇軾拜訪王定國時見到柔奴,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好吧?”不料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聞之,心有所感,遂填詞一首,這首詞的後半闕是:“萬裏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在蘇軾看來,偏遠荒涼的嶺南不是一個好地方,但柔奴卻能像生活在故鄉京城一樣處之安然。從嶺南歸來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輕,笑容仿佛帶著嶺南梅花的馨香,這便是隨遇而安,並且是心靈之安的結果。

“此心安處是吾鄉”,直到今天,仍然被無數漂泊者當作**之語。多少“身在異鄉為異客”的人,因能隨遇而安,故而不論在什麽樣的環境裏,均能安之若素。而能安之若素之人,方可心無煩憂,一心做自己應做或愛做之事。

有人感喟人生像一杯醉人的烈酒,下得腹中,甘苦自知;有人說人生是一段如歌的行板,一路唱來,悠然在心;有人說人生如一場殘酷的戰爭,赤膊上陣,卻勝敗難料……如此種種,各執其詞,其間各有各的得意歡笑,亦各有各的失意悲哀。

其實,人生是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隨遇而安。

當然,隨遇而安不是苛求,更不是勉強。

人在順境中隨遇而安,在困境中同樣要隨遇而安。人生有失就有得,“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看似老生常談,倘若一個人真能做到寵辱不驚了,懂得有失就有得的道理,那真是難能可貴了,也不會為一時的得失爭得個魚死網破;也不會因情而怒,因利而仇;也就不會有親兄弟反目為仇,父子倆形同陌路;也就不會有唐代孟郊的那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後之狂喜。

隨遇而安,表麵上看是一種停頓,甚至好像有些隨波逐流,落入俗套。可是,當你陷入一種不好的境遇,又無力改變現狀的時候;當你的生活突然發生變故,需要麵臨重新開始的時候;當你想擺脫現狀,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做的時候,“隨遇而安”也許是最好的“解藥”。因為人生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這件暫時不能做,可以先做另一件;因為在你沒有完全看清楚這個改變對你意味著什麽之前,你無法判斷方向;因為你仍然沒有積蓄到足夠的力量,你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實現理想;因為你不夠自信,總想選擇最佳時機……

所以,能否隨遇而安,是在考驗一個人的應變能力。

當然,隨遇而安的最終結果是建立在一個人對生活的追求和目標上。對於某些人,它是一種過渡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盡量克服一般人在遇到人生障礙時容易產生的“急躁”情緒,保持頭腦冷靜,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到最好,同時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出路。對於有些對人生質量要求更高的人,隨遇而安則是一種境界,讓人無論身居何位,都能達觀從容、遊刃有餘、運籌帷幄。

總之,隨遇而安的道理是告訴人們,麵對逆境和厄運,要學會承認現實、接受現實、適應現實,與其怨天尤人或是一味逃避,不如因勢利導、適應環境,在既有的條件下,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發揮和創造,尋求新的道路,以獲得進步、快樂和寧靜,假以時日,也許便有了打破困境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