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把握時間

人生是好是壞,人生是否過得有意義,在於利用時間正確與否。有人認為,一個年輕人怎樣度過他夜晚的時光,怎樣打發他零碎的時間,決定了他的前途。這一點也不假。魯迅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表明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有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沉醉在夢幻中,他們期盼著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從現在起,努力做時間的主人吧!

智者恒惜時

文學家說:“時間就是金子。”

教育家說:“時間就是知識。”

史學家說:“時間就是法官。”

美學家說:“時間就是希望。”

工人說:“時間就是財富。”

醫學家說:“時間就是生命。”

軍事家說:“時間就是勝利。”

經濟學家說:“時間就是資本。”

農民說:“時間就是糧食。”

人的一生都是在“嘀嗒嘀嗒”的分分秒秒中度過的,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全世界隻有兩件事情是我們人類無法控製的,一個是姻緣,一個是時間。所以,我們要懂得掌握姻緣,把握時間。

假如人能活70歲:

每天睡覺8小時,那麽70年就會睡掉20440小時,合計8517天——23年零4個月。這樣,人還剩下46年零8個月的時間。

如果每天吃早飯用20分鍾,吃午飯用40分鍾,吃晚飯用1小時,那麽一天吃飯吃掉了2個小時,70年要吃掉51100小時,合計2129天——5年零10個月。這樣,人還剩下40年零10個月的時間。

如果每天搞個人衛生的時間為2個小時,那麽70年就又會用掉5年零10個月的時間。這樣,人還剩下35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用在走路、買東西上的時間為4小時,那麽70年就會用掉102200小時,合4258天——10年零8個月。這樣,人還剩下23年零4個月的時間。

如果每天用來和別人閑聊的時間為3小時,那麽70年又聊掉76650小時,合3194天——8年零9個月。這樣,人還剩下14年零7個月的時間。

如果每年用在看病吃藥、特別護理等事項上的時間為12天。那麽70年要用掉840天——2年零3個月。這樣,人還剩下12年零4個月的時間。

而一般人每年都會有與別人發生口角、爭端的事情,還有因不順心而煩惱,以致不能做正經事的時間。如果平均每年用在這種事情上的時間為10天,那麽70年就要用掉700天——1年零10個月。這樣,人還剩下10年零6個月的時間。

如此算來,一個人活到70歲,自己隻有10年半時間可以用來為社會,為自己真正做些事,這還不算為了掙錢吃飯而必須花掉的時間,那是因為很多人在謀生的同時也為社會,為自己作了貢獻,而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珍惜自己那10年半時間,一生就那麽晃過去了。另外,人們並不是都能活到70歲。

凡是懂得珍惜時間的人,無不是智者。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就非常珍惜時間。他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魯迅確實惜時如命,他把別人喝咖啡、談空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魯迅還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和工作。在北京時,他的臥室兼書房裏,掛著一副對聯,集錄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兩句詩,上聯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心裏焦急),下聯為“恐鵜氟之先鳴”(怕的是一年又去,報春的杜鵑又早早啼叫)。書房的牆上還掛著一張自己最崇敬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魯迅曾在《朝花夕拾》中寫道:“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麵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麵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魯迅用這朝夕相處的對聯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緊時間。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歲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獵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後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時間無情,它不會為任何人而停止,時間也最公平,不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一天都隻擁有24小時。時間對於珍惜它的人是有情的,在每一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的不變前提下,能自己建立一套完善的時間管理係統的人,必將獲得豐厚的回報,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歸根結底,生活是一個時間問題。人生是好是壞,人生是否過得有意義,在於利用時間正確與否。

不要碌碌無為

下麵是一位經理在某大學出席座談會時的演講稿:

前幾日,在北京通州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會麵了幾個朋友。本來打算忙裏偷閑出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一下,但不時響起的手機鈴聲成了實際上的主角——高爾夫球和球杆成了配角。手機,這個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同時也成了大家的“催忙機”。

沒有手機也不行,有那麽多的指示要發出,有那麽多的事情要安排,有那麽多的問題要請示,有那麽多的信息要了解,有那麽多的資訊要掌握。這個信息社會,把太多的事情、問題統統變成“0101”的數字從無限的空間和時間積壓到我們身邊,塞進我們的大腦,迫使我們去思考、選擇、製訂計劃、對策和采取行動;同時,新的“0101”又撲麵而來,迫使我們又去思考、選擇、製訂新的計劃、對策和采取新的行動。時代確實變了,變得快了,變得忙了,變得幾乎沒有了章法和規則。

記得在大家都被手機攪得無可奈何的時候,隻有香港的一位朋友悠閑地揮杆、擊球,還念念有詞:“方向比距離更重要。”大家反駁曰:“工作比高爾夫更重要。”一種無奈的自嘲。

誠然,不知從何時開始,“忙”成了我們大家的口頭禪。無論打電話還是跟朋友見麵時,抑或在使用QQ、MSN、E-mail等E時代聯絡工具進行溝通時,“忙”都是大家爭相抱怨的主題。我們身邊的同事或朋友總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忙於工作、開會、應酬、計劃、充電……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大有“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之勢。“忙”成了我們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有的人從早到晚嚷著自己忙得要命,但各種球賽的電視轉播他從不放過;電視連續劇成為他每天必點的大菜;雖然眼睛累得要死,卻連廣告也不肯放過;一整天都盯著電視熒屏大做白日夢,而且天天如此。如果真的沒有節目可看,他們就懶懶地躺在**,隨手拿起報紙,從頭到尾逐字閱讀,研究那些與自己毫不相關的廣告。光這兩件事情就足以占滿他們每天所有清醒的時間了,他們偏偏還有個習慣:隻要一拿起電話便開始喋喋不休,不講上一兩個鍾頭絕不罷休。他們卻因為太“忙”而顯出一副臉色蒼白、憔悴不堪的樣子,總是皺緊眉頭抱怨道:“實在太忙了,真叫人吃不消!”

我們真的忙得一塌糊塗了嗎?不是!一般來說,是我們自己先一塌糊塗了,才開始變得越來越忙的。忙本沒有錯,瞎忙、亂忙才是錯,忙暈了頭會出錯,忙錯了方向則可能鑄成大錯。瞎忙的結果,常常是忙中出亂,忙中出錯,忙而無果。忙著,“盲”著,心裏就“茫”了;心裏茫然,自然行動就更盲,最終忙不過來也就沒什麽奇怪了。

相反,有的人雖然忙忙碌碌,但他們會拒絕出席那些無關緊要的應酬,也能夠通過判斷,從一大堆需要花心思處理的事務中挑出最具價值的幾項,而把大部分時間投注在其中。他們往往擁有既定的目標,並且預先設定達到目標所需的時間,在說話時也能一針見血地突出重點,選擇恰當的時機說出結論。

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忙碌不堪”,這種“忙碌”幫助他們飛黃騰達,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隨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那匹白馬原本隻是長安城一戶人家磨坊裏一匹普通的白馬,沒有什麽出眾的地方,它和其他馬一樣健壯,一樣吃苦耐勞。然而它隨唐僧一去就是十七年,等到唐僧返回東土大唐時,此馬儼然成為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了,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白馬衣錦還鄉後,看望昔日的老友,一大群老馬圍著它,聽它講述取經途中的見聞以及今日的榮耀,都羨慕不已。白馬平靜地說:“各位,我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隻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一步一步西去東回而已。這十七年裏,大家也沒閑著,我走一步,你們也走一步,我們走過的路是一樣長的,我們都一樣的辛苦,隻是你們就在家門口打轉而已。”眾馬無語。

是啊,自己也沒閑著,為什麽別人就成了成功人士,而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我國有句成語叫作“碌碌無為”,這個詞可能我們在小學時就用它造過句子,但誰又真正理解了它的意義?“碌碌”,忙得不可開交,但卻是“無為”,太可怕了。很多時候我們恐怕把什麽叫作“忙”都沒有真正定義清楚。忙是什麽呢?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朝著特定的目標進行連續不斷的努力的生存狀態。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讓我們回憶起來覺得自己對得起時間,對得起自己。但如果你隻是為了不閑著而去忙,隻是為了向人證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麽無非是自己欺騙自己罷了。

工作可以忙,但絕不能“盲”。忙一定要忙得有目標、有方法,必須知道自己在忙什麽、為了什麽而忙。對於職場人士來說,不管每日的工作或瑣事令自己有多忙碌,都應該不時地靜下心來反問自己:“我到底在忙什麽?我的目標在哪裏?”唯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忙碌,而不盲目。

做事最忌拖拉

做事拖拉不僅僅是一種態度問題,更是一種病態、消極的心理。做事拖拉的人通常非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臨時抱佛腳,這樣的做事習慣往往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為無法在最後期限前完成指定的任務而一次次失去成功的機會。

烏龜住在一個陰暗的池塘裏,那裏沒有水草,照不到陽光,朋友也少。一天,小金魚剛好來到這裏,問道:“小烏龜,你為什麽還住在這裏啊?大家都搬到旁邊的池塘了,那裏水質純淨,有荷花有蓮藕,漂亮極了。小蝦妹妹、泥鰍哥哥、螃蟹弟弟還有青蛙先生都搬到那兒去了。大家一起勞動,一起遊戲,可開心啦。”

小烏龜聽了高興極了,它從殼裏探出腦袋:“好啊好啊,我也要搬去。”小金魚聽了,高興地說:“我回去告訴大家,明天就來幫你搬家。”

小烏龜主意打定,決心到另一個小池塘幹一番大事業。

第二天,小金魚、小蝦、泥鰍、螃蟹和青蛙都來幫小烏龜搬家了,大家快活地叫道:“小烏龜,小烏龜,收拾好了嗎?大家都來了。”

小烏龜探出腦袋說道:“今天我不搬家了。”大家奇怪地問:“為什麽?”小烏龜說道:“東西我是都收拾好了,可是,今天太熱了,我最怕熱了,會熱出病的。明天你們再幫我搬好嗎?”朋友們聽了,隻好回去。

第三天,小金魚、小蝦、泥鰍和螃蟹又來幫它搬家了,青蛙大叔要忙著到稻田捉蟲子沒來。小烏龜探出腦袋,看看陰霾的天空,又縮了回去:“東西都收拾好了,可是今天下雨太冷了,我可不想出門。我明天再搬吧。”朋友聽了,有些生氣地走了。

第四天,大家覺得受騙了,而且都忙得很,所以沒有人來幫助它搬家了。小烏龜探出腦袋,想:“東西都收拾好了,可是沒有人來幫我,會累壞我的,今天還是不搬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烏龜每天都憧憬著旁邊的池塘,可是,每天都是縮著腦袋,躲在自己的殼裏睡大覺。它一輩子隻能靠著憧憬過日子。

想做成一件事情,就不要老找借口、老拖拉,因為拖拉隻會讓自己越來越不想行動,到最後什麽事情都沒有做出來,小烏龜就是這麽一個例子。同時,一旦養成行為拖遝的習慣,就會阻止你創造新生活的欲望。在第一次做事拖拉後,拖拉就會像你的影子一樣,總是跟著你。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陽光明媚,鳥兒歡快地歌唱,辛勤的勞動。其中有一隻寒號鳥,有著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它到處賣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別人辛勤勞動,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麽過呢?”寒號鳥輕蔑地說:“冬天還早呢,著什麽急!趁著今天大好時光,盡情地玩吧!”

日複一日,冬天很快就到了。鳥兒們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窩裏安樂地休息,而寒號鳥卻在寒風裏凍得發抖,用美麗的歌喉悔恨過去,哀叫未來:“哆囉囉,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萬物蘇醒了,沐浴在陽光中,寒號鳥好不得意,完全忘記了昨天的痛苦,又快樂地歌唱起來。

鳥兒勸它:“快壘個窩吧,不然晚上又要挨凍了。”

寒號鳥嘲笑地說:“不會享受的家夥。”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重複著昨天晚上一樣的故事。就這樣重複了幾個晚上,大雪突然降臨,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麽不發出叫聲了呢。

太陽一出來,大家尋找一看,寒號鳥早已被凍死了。

寒號鳥被凍死了,它該怪誰呢?隻有自己!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非常重要的,寄希望於明天的人,終將一事無成。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事情推到後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都不會有完成的時候。而隻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明天的希望。

科學管理時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經對3000名經理做了調查研究,發現凡是優秀的經理都能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時間,使時間的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美國著名的管理專家德魯克教授說:“認識你的時間,是每個人隻要肯做就能夠做到的,這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珍惜時間不是人天生就具備的,但是一個人如果有心,他便可以督促自己珍惜時間,久而久之,習慣成為第二天性,就不必特意費神去關注了。但對於一些自製力差,管不住自己的人來說,則有必要在專家的指導下,有意識地培養科學合理的時間觀,增加自己時間的利用效率。

那麽,如何科學地管理時間呢?

第一,善於集中時間,不要平均分配時間。要把自己有限的時間集中在處理最重要的事情上,不要期望每樣工作都抓,要有勇氣拒絕不必要的事情。這意味著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去完成。很多人會反問:“既然要充分利用時間,我多幹些活有什麽不對?”沒什麽不對的。但是你必須腳踏實地地完成每一件工作。如果你接了第二個活兒就把第一個活兒給丟了,那你永遠不可能致富。一次隻做一件事情,一個時期隻有一個重點。聰明人要學會抓住重點,遠離瑣碎。應該把精力用在最見成效的地方,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懂得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要懂得重點的事重點對待。

第二,善於處理兩類時間。對任何人來講,都存在著兩類時間:一類是自由時間,歸個人自由控製;另一類是“被動時間”,屬於對他人和他事做出反應需要的時間,不由個人自由支配。這兩類時間對於個人來講都是存在的,也都是有必要的。在你進行各種計劃時,你必須考慮到“被動時間”,如果你忽略了它的存在,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第三,善於利用零散時間。你的時間可能會被很多事情分割成很多

零散的時間。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珍惜那些不起眼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散時間為你自己創造收入。例如,一個人難免會有等人、等車、買菜的時候,利用這些時間來整理思路或看書也是充分利用時間的一種表現。

第四,明確目標。你應該已經明白你的目標是什麽。在你明確了目標之後,就可以大大節約時間。要成就一件事,必須有一個目標為向導,這樣你才能少走冤枉路,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好好把握住。每件事務的處理都在為一定目標服務。明確目標,少走彎路,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不要去處理重複出現的事情,是你應該養成的習慣。

第五,安排好你的時間。著手把你每一天要做的事情記下來,別期望靠腦子記,那樣容易出問題。如果你還沒有安排工作日程的小本子,就去買一本。你要養成這樣的習慣:隨時記下你的想法和計劃,然後安排好時間。你必須立即行動去實現你已經計劃好的事情。今天要做的事情必須在今天完成,不要拖拉,這樣做也會增加你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第六,充分發揮每一分鍾的效用。要充分利用每天的所有時間去做有實際效用的工作。要對照著你在工作日程本上記錄的項目去考慮問題,把有可能取得成果的每一件事都安排到日程裏去,把工作時間的每一個空當都安排好事情,每一分鍾都要利用。

第七,做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小故事說明了這個問題。一個年輕的伐木工人身強力壯,第一天,他開始砍樹時砍了10棵,第二天雖然也非常賣命,但是隻砍了8棵,第三天更少。於是他越發賣力地砍樹。這時,有一位老人走過,問他:“你為什麽不停下來,將你的斧頭修一修呢?”年輕人抬起頭說:“我哪裏有時間啊?我正忙著砍樹呢。”很多人在生活中也像這位伐木工人一樣,表麵上看起來很忙,但是實際的效率卻非常差。你首先必須做完對你目前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接下來的事情才會順手。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

第八,學會利用工具。利用電腦可以讓你快速得到所需的信息,減少重複的文字工作。利用記事本、通訊錄、台曆等工具將有助於你有計劃地利用時間。

第九,避免爭論。無謂的爭論不僅影響情緒和人際關係,而且會浪費大量時間,到頭來還往往解決不了什麽問題。說得越多,做得越少,聰明人在別人喋喋不休或者麵紅耳赤時常常已走出了很遠的距離。

第十,機會成本。西屋電腦公司總經理迪席勒辦公室門上的標語是:“不要帶問題給我,帶答案來。”脫口秀明星拉瑞·金說:“我發現在生命中得到的越多,不論是職業上或者金錢上,你就可以挑選得越挑剔。我現在已經沒有非去不可的午餐了。”在國外,給小費有的是為了贏得時間。這些意味著什麽?時間的機會成本在於:如果你將一段時間用在於某一件事情上,那麽你也就無法將這些時間花在其他的事情上,從而失去了賺取其他財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