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錢還可以這麽用?

“是嗎?朱大人還說了什麽?”

最初朱元璋隻以為,方克儉是被朱迪灌輸了玩樂的奢靡思想。而後聽了方克儉的訴說,才漸漸明白,朱迪的言辭雖然對他造成了影響,可方克儉也不是隻會人雲亦雲的鸚鵡,他有自己的思想。

因此方克儉的表達,都是他此時心中所想,也是他這段時間以來的執政方針。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朱元璋問出了上麵那句話。

方克儉聽到朱元璋再次問起朱迪,心中頓時一喜。他已經解釋了朱迪用小錢換大錢的施政方針。

朱元璋還會問起朱迪其餘想法,這明顯說明朱元璋將他說的那些都聽進去了。而且還對朱迪的言論很感興趣。

方克儉立刻繼續說道:“朱大人還說了很多,而且都是立足百姓角度,對福州發展大大有利的言論。”

“比如朱大人在剛來福州的時候,就曾說福州是個福地。那時臣還不懂,便問了一句為什麽。”

“朱迪大人當時看著海岸的方向,說這裏將成為大明最為商業化的城池,也會是大明未來商品的最大集散地,還是最有“錢途”的城池。”

“當時的福州百廢待興,正是最為荒蕪的時候。臣隻當朱大人是在開玩笑。結果短短幾個月,就有數不清的商賈來到福州。”

“在那之後,更是建成了一個個小區、一個個產業,福州幾乎一天一個樣。至此臣才明白,朱大人不是在說空話。他說的是存乎其心的計劃。”

“而後在朱大人的組織和教導下,所有的福州官員都投入到了這場福州大建設中。也正是從那時候起,無數商人豪紳來到福州,並且還都帶了無數銀子。”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朱大人開啟了‘補貼政策’,用朱大人的話說,我們這些官員招待商隊,把他們吸引到福州這裏來是在為百姓們辦事。總不能自己掏腰包吧,如此豈不是成了公私不分。”

聽到方克儉的話,朱元璋又一次點頭。雖然這說法是建立在官員在青樓大肆花銷的基礎上,但分清公私才能厘清責任。

這一點朱元璋是讚同的。

看到朱元璋點頭,方克儉信心大增:“朱大人還說,公私不分就會滋生貪汙的溫床,而這些就是搜刮百姓的開始,他決不允許這樣的事在福州發生。”

“基於此,朱迪大人還提出了一個方針。就是大方向上跟朝廷齊步走,像這種細枝末節的小地方,地方自己自行方便就行了。”

方克儉後麵所說的這些內容,讓朱元璋有些動容。

他此時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因為他非常清楚,方克儉提到的這些都是對的。為官不隻要公私分明,而且還要做到有主見,有規劃。

朱迪的這些主張,正是一個地方官應有的籌謀。

這事朱元璋早已清楚,就如同人們口中所說的“皇權不下鄉一樣”。他的權利延展不到大明的每一個角落,所以他才設立了糧長。

可即便如此,也不是事情都能掌握在手的。朱元璋知道諸葛亮事必躬親的結果,就是最後疲累致死。

而且大明一個京城之外,還有三十一州,一千多個縣。這麽多地方的情況各不相同,沒有什麽政策能適配所有地方,所以地方官必須有他們自己的主張。

況且,所謂州牧,就是帶天子牧民之意,若是朱迪沒有這些說法,朱元璋才覺得他不稱職。

想到這些,朱元璋再看方克儉的時候,眼神開始變了。

公私分明,眼光長遠。

這是方克儉眼中的朱迪,若其真是如此,還真是足以改變當初那個兩袖清風的方克儉。

朱元璋歎了口氣,想了想方克儉所言,心裏的那股火氣消散了不少。

如方克儉所說,他們的花銷,為福州帶來了幾百萬兩的投資銀子。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將那些富商的錢盤活,還可以讓福州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確實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如此一來,朱迪為他們報銷的那些開銷,就不能算得上是貪汙,最多是花銷太過。

而且朱迪利用這種手段,還將大批自己引入了福州,將福州建設成了如此繁榮的模樣。可以說不但無過還頗有功勞。

官員用官方的錢去青樓,還有功勞無過?

這個念頭忽然從朱元璋的腦子裏冒出來,讓朱元璋都覺得有些意外。

如果這句話,是在方克儉解釋一切之前,說給他聽他肯定會砍掉那人的腦袋。可如今他自己居然認同了這句話。

朱元璋不由得陷入了深思,甚至有些自我懷疑,難道這一次他又想錯了嗎。

這場景讓朱元璋感覺似曾相識,不由得想起了幾個月前的徐州知府楊幼文。

而且這一切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影子。無論是囤糧,還是報銷青樓花銷,這一切都是朱迪在背後操縱。

雖然說這些操作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可是為什麽都要用這種手段?就不能光明正大的……

朱元璋猛地想起來,朱迪在真定縣時候的那些產業。或許這就是朱迪一直劍走偏鋒的原因。

既要貪、又不損害百姓的利益,這就是朱迪貪財的核心。

朱元璋忽然感覺有些心累,這滑頭的小子,簡直讓他腦仁都要炸了。

不過在方克儉的敘述中,朱元璋也縷清了朱迪的行事邏輯。就是要借用別人的錢,將福州建設起來,然後賺了錢再給那些商人分紅。

這一套流程似乎與真定縣時有所不同,但在商業模式的構建上卻更加成熟了。這讓朱元璋想到了大明的商業進程。

朱元璋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重視商業,對商業也隻是三十稅一意思一下。在他看來農業才是大明的根本,商人作為“士農工商”的最下層,是最不容稱道的。

可朱迪卻結結實實的給他上了一課,原來商業不隻是買東賣西,而是可以盤活一縣、一州、乃至大明的一把利器。

而後,地方和朝廷兩個詞在腦海中交替閃現,讓朱元璋得到了一點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