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美好生活的開端
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往往是從每天的作息開始的。按時作息,早睡早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早睡早起保證優質睡眠
衡量孩子是否休息充分的指標不單是睡眠時間,更重要的是睡眠質量。如果孩子能夠早起,那麽上午的時間就可以開始進行適當的活動,到了下午身體就能夠適度疲憊,晚上就能夠早一點睡。
2.早睡早起有助孩子健康成長
大家都知道睡眠分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當人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成長激素分泌旺盛。成長激素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白天對身體和大腦的疲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能夠促進孩子筋肉和骨骼的成長。充分休息後開始的活動能夠強健腿腰部位,使孩子身體強壯。
3.早睡早起能讓孩子的情緒安定
長期晚睡晚起會引起時差顛倒,也就是通常說的“睡顛倒了”。其後果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鬱悶,情緒急躁,腦內神經傳達物質由於睡眠不足而引起分泌低下,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發育。
4.早睡早起能增進孩子的食欲
通常早晨起床後,如果孩子馬上進食會有食欲不振的感覺。但是如果早晨早一點起來,在吃早餐前有30~60分鍾的時間進行活動,孩子就能好好地吃早餐。上午孩子遊戲之後會有空腹的感覺,午飯也可以吃得很好。下午3點左右的零食時間給孩子稍微補充一下,在晚上6~7點吃晚飯的時間,孩子吃過的食物也基本上消耗掉了,晚餐也能夠很好地完成。這樣,孩子進餐的節奏也能夠控製得很好,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5.早睡早起,學習的效率高
每個人的學習和工作不是一個古板的模式,而是應該有張有弛,根據學習、工作的具體情況自行調節。如孩子準備考試或集中精力思考某一個問題時,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睡意會減弱。在這段時間學習,孩子的學習效率高,記憶能力強,對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
總之,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那些按時作息的孩子,大多身體健康,成績優良。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製訂合理的時間安排表。如果決定了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就要規定好早起的時間並嚴格遵守。如,每天晚上9點左右就讓孩子做好睡前準備,準時上床睡覺。時間表的執行原則上靠孩子的自覺,讓孩子自己學會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家長不要包辦代替,可以委婉地提醒,但提醒的次數不要太多,以免孩子產生依賴感。
(2)入睡前家長可以幫孩子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氛圍,床鋪要符合孩子的要求,不要亮著燈,可播放催眠曲,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安然入睡。
(3)睡前要抑製刺激,如不看電視和電影,不看書籍,不打罵、訓斥孩子,不強迫孩子做不情願的事情。此外還要注意,入睡前不要讓孩子吃消夜,不能飲濃茶、咖啡、飲料,不要吃巧克力等。晚飯不要吃得過飽,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4)讓孩子明白早睡早起,珍惜時間的道理。觀念決定行動,孩子的賴床,可能是不懂得如何珍惜時間,或者不知道為什麽要早睡早起,家長要抓住時機,適時、適當地給孩子講道理。但注意不要空談,要把道理結合在具體的問題和情境中。比如孩子因早上賴床而遲到了,家長就可以幫他分析一下,如果準時起床不磨蹭,不就把遲到的時間搶回來了嗎?這樣,孩子就明白了醒來之後馬上起床的必要性。
(5)及時表揚,給予正向的強化。當孩子有所進步時,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或獎勵,但要注意把握分寸,大的進步得大的表揚,小的進步得小的表揚,不要表揚得太過,也不要漠不關心。
(6)要持之以恒。每天都堅持讓孩子早睡早起。不能一到周末就玩至深夜,周日早上全家人都賴在**不起來,這樣很難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自己生活不規律,睡覺時間隨心所欲,孩子自然會學大人的樣子。
當然,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因為身體、意誌、時間觀念差、獨立性不夠等原因,並很容易就貫徹“按時作息,早睡早起”這一準則,這就要求家長們給予孩子充分的耐心與信心,從小抓起,有始有終地堅持,慢慢的,孩子必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生活與學習中去,從而贏得好成績、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