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習慣應從小培養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真實故事——

在巴黎的一次宴會,來參加宴會的人都是各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宴會上,主人問其中一個來賓:“你的成功秘訣是從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的呢?”這個來賓給了主人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不是別的地方,而是我的幼兒園!”主人睜大了雙眼問:“哦,是嗎?說說看,你在你的幼兒園都學到了什麽,以致讓你後來拿到諾貝爾獎章?”

這位來賓回答說:“沒有什麽,我隻是學會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自己的東西不亂放,飯前便後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他的回答得到了與會者的普遍認可,這些來參加宴會的人都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小時候家長和老師給他們培養成的良好習慣。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係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不斷增長的債務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人道德敗壞的地步。”確實如此,如果孩子養成了一種壞習慣,他將一輩子受這種壞習慣的折磨。

日本人就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比如,日本小孩在吃飯的時候,不會像中國小孩一樣坐著等爸爸媽媽把桌子椅子擺好,端上飯來。在日本,即使是四五歲的小孩子也會自己搬凳子,幫父母拿碗筷等。

我國的教育中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則相對欠缺。從最平常的一個表情——“微笑”說起,你會發現,歐美的人微笑很多,而中國人則不然,臉上的表情總是木木的。其實微笑就是一種文明習慣,要學會文明地待人接物,首先就要學會微笑待人。微笑就是一種從小培養的習慣,一個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的人更容易給人好感。

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很多孩子在一些日常的細小行為習慣上都不加注意,而這將大大影響他們以後的成長、生活、工作和成功。

有一個小夥子長得高大英俊,中專畢業後,他進入當地的一家高檔飯店當服務員。有一天,他從總經理門前走過,被總經理叫住了:“小夥子,你過來。”他一看總經理叫他,心裏頓時覺得很激動。在五星級飯店,一個總經理是不大容易跟一個員工交談的。

總經理問:“小夥子,你會走路嗎?”

“會呀,我這不就是在走路嗎?”小夥子滿臉疑惑地回答。

總經理說:“那你走兩步給我看看。”

小夥子按照平時的習慣走了一個來回。總經理說:“走路就要有走路的樣子,你這樣兩個肩膀一高一低,晃來晃去,是不是不太好看?你站著,看我來給你走一遍。”

總經理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但是身板硬朗,精神矍鑠。隻見他挺胸抬頭,目視前方,穩穩當當地走了一個來回,然後告訴小夥子:“這叫走路,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回家練習走路。練好了,你就來上班,練不好,就不用再來了。”

看到這裏,不知各位家長有沒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在對子女的教育上,你們刻意地去培養過孩子這些細微的習慣嗎?這樣的故事還可以講出很多。我們可以發現,根深蒂固的習慣,不好的和好的,幾乎都跟教育有關,但是我們卻忽略了這些問題。因為我們太重視孩子的功課怎麽樣,分數怎麽樣,名次怎麽樣。實際上,孩子的習慣對於他的人生可能更重要。

孩子在學校裏受教育,目的是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等他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麵接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家長,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更是應該把習慣的培養放在第一位。

中國有句古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近代英國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話》中說道:“兒童不是用規則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規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麽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便不用借助記憶就會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生作用了。”

確實,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你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一種命運。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隻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

教育學家威廉·坎寧安說過這樣一個寓言:

一個人正在沙漠裏散步,突然,一個聲音對他說:“撿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裏吧,明天你會又高興又後悔的。”

這個人彎腰撿了一把卵石放進口袋。第二天,當他將手伸進口袋時,他驚奇地發現口袋裏不是卵石,而是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他感到非常高興,不一會兒,他又感到非常後悔。他高興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後悔的是自己沒有多拿一些。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家長今天怎樣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習慣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樣,你現在多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明天孩子就會得到鑽石、綠寶石和紅寶石。那時,作為家長的你,會和寓言裏的這個人一樣,又高興又後悔。高興的是,你的孩子擁有一些良好的習慣;後悔的是,你其實還可以培養孩子更多的好習慣。所以,家長應從今天開始為孩子多撿一些“卵石”,明天,這些“卵石”將變成孩子一生的財富。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

1.提高認識,家長要讓孩子認識習慣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進行,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要讓孩子自己覺得:習慣這麽重要,我特別需要形成好的習慣。進行榜樣教育,也是提高孩子對習慣的認識的好方法。各種各樣的傑出人物都有好習慣。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很守時,他怎麽做到這麽守時?他的表都撥快10分鍾。

2.明確規範,與孩子一起討論製訂行為規範

製訂習慣培養目標,一定要發動學生、父母和老師都參與。要一個一個地製訂具體的培養目標,能夠三個月或半年培養一個習慣,都是很好的。

3.持久訓練,行為習慣一定要長期訓練

習慣培養有很多技術手段,大家可以嚐試,但是有一條,一個行為的形成要訓練兩個月以上。這個訓練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進行分析、評估、引導、訓練,這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4.及時評估

好習慣的培養過程需要用各種方式引導。家長的適時評估,對孩子的促進作用也是巨大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還能讓孩子鞏固良好習慣。

5.形成環境

要形成良好的集體和風氣。表現出好的行為,老師應該在班裏頭給予鼓勵、支持;誰有不良的行為出現,大家應該批評指正。

總之,如果這些方麵家長都注意到了,那麽,孩子良好的習慣自然也就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