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致謝和道歉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場合,使用禮貌用語十分重要。它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是友好關係的敲門磚。多用禮貌用語,不僅是尊重別人的表現,還表明自己有修養;多用禮貌用語,不僅有利於雙方氣氛融洽,而且有益於人際交往。而諸如“謝謝”、“對不起”等話語,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貌用語。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小教育孩子,無論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是多麽微不足道,都應該誠懇地說聲“謝謝”。這樣,被感謝的人不但能夠感受到你的誠意、尊重、禮貌,還能感受到你溫暖的情誼與有教養的心。而這些,都是生活中必備的做人素質,也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礎!

同樣地,在社交場合學會向人道歉,更是緩和雙方可能產生緊張關係的靈藥。無論何時、何地、何事打擾到別人,都應該說聲“對不起”。如在公共汽車上踩了別人的腳,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對方的不快,使可能激化的矛盾煙消雲散;又如宴會中途因為有事情要離開,說聲“對不起”能避免給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尷尬,讓他人免於產生不被尊重的感覺;再如,公共場合無意間打了個飽嗝或者噴嚏,說聲“對不起”則能體現你的修養;約會遲到時說聲“對不起”能贏得他人的諒解……

總之,從小培養孩子說“謝謝”、“對不起”,不僅是一種禮儀的需要,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體現。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之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因此,子女不僅應該接受來自父母之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多說“謝謝”、“對不起”,體現了一個人的善意和修養,也能使他人更接近自己。

在公交車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小孩子上車以後,坐著的成年人總主動給這些孩子讓座。一些嘴巴甜的孩子總能甜甜地道聲“謝謝”,而另一些孩子則理所當然地坐上去,完全沒有表示感謝的意思,或者在家長再三督促“快說謝謝”的情況下,才不得不說聲“謝謝”。對於第一種情況,讓座的大人自然是欣慰的。而對於後兩種情況,讓座的人就頗不是滋味了,他們總覺得這樣的孩子沒有禮貌、缺乏教養。再看看生活中另一些現象:一些孩子不小心碰撞到別人,這本是小事,但因為碰到他人的那個孩子沒有道歉的意思,所以被碰的人會非常不高興。

心理學家認為,導致這些人不說“謝謝”、“對不起”的原因與其個人修養與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造成這些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麵:

1.家長自己沒有以身作則

許多家長自己沒有習慣說禮貌用語。如吃飯時,非但沒有感謝妻子或者老人為自己做飯,還總對做飯的人挑三揀四;遇到事情,一不合自己的意就出口傷人,孩子耳濡目染,難免就養成了這種“驕橫跋扈”的習慣。

2.孩子本身過於害羞

許多孩子膽小怕事,在公共場合不敢主動說話。這也是孩子不敢當眾說“謝謝”、“對不起”的原因。

3.沒有養成說“謝謝”、“對不起”的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通常比較隨意、隨性,家長為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心甘情願,不需要孩子說“謝謝”。不管孩子做了什麽錯事,家長都能包容、諒解。過度地溺愛造成了孩子對“謝謝”、“對不起”的陌生。

4.忽視了“謝謝”、“對不起”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沒有對孩子強調“謝謝”、“對不起”的重要性,以致孩子覺得說“謝謝”、“對不起”很別扭。

所以,要想孩子養成說禮貌用語的習慣,家長需要從小培養。

1.家長應該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化孩子

許多家長認為自己是成年人,思想成熟、閱曆豐富,在小孩子的麵前不會犯錯。再加上他們認為在家人麵前更不必客套,所以對孩子說“謝謝”、“對不起”的幾率微乎其微。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個家長都會犯或大或小的錯誤。犯錯是難免的。作為家長,當犯錯的時候,一定要知錯就改,主動向孩子道歉。當孩子幫助自己做了一件小事時,主動對他說“謝謝”。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的一舉一動最容易為孩子所模仿。隻要你能做到“謝謝”、“對不起”不離口,你的孩子一定能夠養成使用貌用語的習慣。

2.培養孩子說“謝謝”、“對不起”的意識

讓孩子認識到禮貌用語的作用,讓孩子明白與人交往不忘感恩。不管是家人團聚、夥伴交往,不稱王稱霸、不以“自我”為中心。說出自己最感謝的人或事,學會微笑與致謝,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孩子從實踐中嚐到了禮貌行為的好處,自然而然就能貫穿於所有生活細節。

3.加強感恩教育,讓孩子由衷地說“謝謝”

會說“謝謝”,說明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理解他人,知道對給予他幫助的人心存感激。這需要創設情境,尤其在家裏,不要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百依百順。什麽也不讓孩子去做,從而讓孩子缺乏體驗。正確的做法應該讓孩子做家務,全家人一起共事,這樣孩子能從內心中體諒到家長的辛苦,從而發自內心地說“謝謝”。

告訴孩子,感恩是必須的。當父母為自己端上可口的飯菜時,說聲“謝謝”;當老師為自己講解題目而延遲了下班時間時,說聲“謝謝”;當同學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時,說聲“謝謝”;當出租車司機將你送到家門口時,說聲“謝謝”……當孩子學會了發自內心地對身邊所有人表示感謝時,感恩的心態已經滲入他的每一個細胞……

4.讓孩子勇於說“對不起”

會說“對不起”,勇於說“對不起”,說明孩子已經知道尊重別人。這是與人平等溝通的開始,同時也將贏得別人的尊重,還可以教會孩子勇於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