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沉默

沉默也是一種戰術,如果我們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沉默,就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獨特功效。雖然言語的波浪永遠在我們的頭頂喧嘩,但是我們的內心深處卻永遠是沉默的。

人們經常說:舌頭是世界上最好也是最壞的東西,因為它可以助人成事,將壞的說成好的;也可以害人敗事,將好的說成壞的。正是因為這一點,人們在開口說話前一定要謹慎思考,在沒有想清楚究竟應該說什麽話的時候,適當地保持沉默,暫時讓舌頭停止工作,也未嚐不是明智之舉。

生活之中,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安靜的環境最能讓人放鬆神經,讓理智得到恢複。這是因為嘈雜會讓我們的大腦失去判斷力,從而會貿然地作出錯誤的決定,說出不應該說的話。由此可見,讓自己沉默一會兒,給大腦一點思考的時間,將更有助於你說出正確的話。即便針對那些故意找碴兒的人,也可以用不變來應對萬變,除了語言可以變成我們的武器,沉默也一樣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讓對方重新審視你。

小王是某工廠一名工人,一天他的一位農村親戚來看他,順便給他帶來了幾隻老母雞。親戚走後,小王打算養著這幾隻母雞,讓它們下蛋,於是小王就在廠裏圍牆的角落上壘了個雞窩,將老母雞放在裏麵飼養。

過了沒幾天,這事被廠領導發現了,領導讓人勸小王將母雞處理掉,並拆除雞窩。但是最終小王沒有執行,於是廠長就派人強行抓雞拆雞窩。小王對此很是氣憤,他跑到廠長辦公室大吵大鬧,而廠長正在辦公室坐著,在專注地看一份文件,一直沒有抬頭,也不理會小王的大吵大鬧。吵了一會兒,小王覺得沒什麽意思了,這時廠長拉開寫字台的抽屜,甩出一份處理決定給小王,並告訴他:以後如若再出現類似事件,就勒令其搬出廠區。

此時,小王的火氣全消,他低著頭像鬥敗的公雞一樣回去了。

在這次爭執過程中,一方大吵大鬧,以語言作為武器來攻擊對方;而另一方則保持沉默,用無聲作為反擊,輕鬆地產生了震撼的效果,讓對方認識到了自己的失禮之處,可謂是不用一兵一卒便贏得勝利。

雖說勇於表達是一件正確的事,人們不應該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但在生活實踐中,我們又會發現,並不是任何時候、任何事都要說出來才能達到目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適當地保持沉默,有時候更有助於我們的表達。當然,沉默並不代表軟弱,也不代表放棄,它同樣也是一種處事態度。

人們往往會誤會沉默的含義,認為沉默就是一言不發,任憑別人說破天也不開口表達自己的意願。而真正的沉默並非如此,它是利用人的眼神、表情以及身體語言等各種方式,綜合地展示自己的內心想法。沉默並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表達豐富的含義,人們選擇沉默有時是為了避免矛盾衝突,有時則是以另一種方式來暗示自己的態度。下麵這個關於沉默的故事正好說明這一點。

古時候,有個以養馬為生的農民。一日,他牽著一匹烈馬到集市上去賣,途中感到饑餓,於是到一家小飯館去吃飯。他剛坐下,看見有一個商人模樣的人也牽著一匹馬走了過來,那個人順手也要將馬拴在這個農民拴馬的那棵樹上。農民見了急忙過去對商人說:“我這匹馬還沒有馴服,秉性十分暴躁,它會把你的馬踢死的,所以你還是拴到別處吧!”誰知,那商人非但不聽農民的勸告,還十分無禮地說了幾句很難聽的話,把馬拴好後也進了小飯館。

正當大家都在用餐時,聽見外麵響起了馬的嘶叫聲,人們急忙跑出來看發生了什麽事。商人和農民也跑了出來,隻見商人的馬已經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不用說,肯定是被農民的馬踢傷的。於是,商人拽住農民不放,要農民賠他的馬,否則就拉他去見官。農民自然沒有錢賠他,於是他們鬧到了衙門。縣官聽完商人的講述之後,向農民提出了許多問題,可農民始終裝作沒聽見,閉口不言。

縣官無奈地說:“此人是啞巴,此案無從判起呀!”商人一看,非常氣憤,大喊著:“他不是啞巴,剛才他還叫嚷呢!”

縣官聽了,好奇地問:“你說他不是啞巴,有什麽證據?他剛才叫嚷什麽了?”

商人此時已經氣糊塗了,便將剛才自己拴馬時農民規勸自己的話複述了一遍,說完還得意地說:“您看,他不是啞巴吧!”

可是縣官聽他說完,卻笑著說:“他果然不是啞巴,但他既然規勸過你,你不聽勸怎麽還怪別人呢?你也沒有理由讓他來賠償你的馬了。”

直到此時,那個沉默了半晌的農民才說:“小民剛才沉默正是因為想借他的口說明事由,現在誰是誰非已經清楚了,我也不用再爭辯什麽了。”

在音樂演奏中,無數的音符可以組成華麗的樂章,但若沒有了休止符的出現,音樂就會變成無休止的噪聲。為了讓我們的表達更加有力、清晰,產生更好的效果,適當地選擇沉默就好像在樂章中加入休止符一樣,會令你的語言表達更為突出。這位農民正是掌握了這一技巧,才會輕鬆地以沉默應對誣陷,為自己洗清了冤屈。

相對於語言來說,沉默是一項更難掌握的語言藝術,聰明的人並非時刻聒噪,他們更懂得用沉默來彰顯自己的價值。薑子牙在渭水河畔遇到文王時,並沒有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的才能,卻用適當的沉默讓文王領略到了他的非凡氣質,從而邀請他助自己一臂之力;諸葛亮在茅廬中深居簡出,並沒有向世人表現自己的謀略,卻一樣獲得了大家的讚揚,讓劉備三顧茅廬前來邀請。他們所掌握的沉默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沉默並沒有讓他們的才華被埋沒,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沉默就好像鹽,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卻又不宜占據太多。太少的沉默讓語言表達失去魅力,不僅無益,反而有害;而太多的沉默則會讓人失去表達的機會,錯失成功的機遇。隻有將沉默恰到好處地點綴在表達的過程中,才能讓我們的語言更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