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麵對失意,淡然麵對得意

一個人生活得是否快樂,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心態決定生活,沒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在各種人、事、利、情等麵前,就容易變得失態。一個經常處於失態中的人,必將會惡化他的生存環境,自然,他也就無法從中獲得快樂。有些人之所以始終能夠以微笑麵對生活,就是因為他們有良好的自我控製與調整能力,即使在自己失意的時候也能保持坦然的心態。

所以,想得開,看得開,心情才不會每天都產生大的反差,生活才能過得坦然、舒適。那在生活中如何看淡風雲,做悠然自得的自己呢?

1.會放棄

人是有貪欲的動物,人們總是希望獲得,獲得越多就越快樂,因而就拚命地去占有、去獲取。但是,有一天我們突然發覺,所有的憂慮、所有的困惑、所有的疲憊,都與我們所擁有的、所獲取的有關,都與想獲取的有關,與我們為了獲取而采取的圖謀有關。當渴求的太多、想獲取的太多、想占有的太多時,就會產生憂慮。如果自己無法從這種憂慮中解脫出來,就可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痛苦。

比如,你丟了一部手機,雖然覺得有些可惜,但是,知道肯定找不回來了,與其自責、後悔,不如自我開導,把問題想得開些。一味地為失去的,或是無法得到的東西折磨自己,是最不劃算的。

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想得到而無法得到的東西。對於貪念較強的人,這會給他帶來許多莫名的煩惱,因為他既沒有能力去獲取,又無法讓自己去舍棄,於是內心總是很矛盾,一個人一旦陷入內心的矛盾,精神世界便會十分痛苦,還常常會產生神經衰弱、消化不良、失眠、害怕和別人交談,以及意誌消沉等情形。

2.不生氣

古人說:“生氣是惹禍的根苗。”因氣惹禍,一則惹得別人對你大為不滿,使你難堪,甚至蒙受損失;二則自己生氣,有害於身體,一旦氣急,可能會引起心髒病、高血壓;或者在一氣之下做出過分的事情,使自己陷入被動。因此在你想生氣的時候,先暗示自己“消消氣”。

為什麽要生氣呢?氣就是別人吐出你卻接到口中的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它時,它就會消失。氣就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愚蠢行為。心理學告訴我們,生氣是一種不好的情緒,是一種消極失常的心境,它會使人悶悶不樂,低沉憂鬱,甚至呼吸不暢,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要做到不生氣,首先要加強自控力,培養自己的耐力、忍力和毅力。人在失意之時,容易生氣,這時候,如果心平氣和,不起榮辱之心,氣就會化為烏有。同時,可以采取一些辦法將這口氣化掉。如找親友談心,或轉移目標,看看電影,跳跳舞等。

3.平常心

下棋的時候,我們總是聽人們講,要保持平常心。言外之意是,不要把輸贏看得太重,否則過度緊張,或心理失衡,會讓雙方很難堪。這其中反映出了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

人生與棋局同理,麵對名利,我們也應該有一種平常心,這樣才不會出現一念之差。過不好平常日子的人,肯定享受不到人生的樂趣;不會珍惜平常生活的人,肯定找不到幸福。因為,平常心能包容一切。隻有始終擁有一顆平常心的人,才不會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才能實現對幸福生活的駕馭。

有一位富翁開了一家飯店與一家旅館。後來因年事已高,就將那家飯店交給兒子經營,自己則去經營那家小旅館。旅館是一個老建築,因而客人不是很多,他隻雇了兩個人來幫忙,自己也和他們一起工作。如記賬、掃地、開門、收款什麽都做,就像是一個老夥計一樣。平時人們看見,以為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店老板,不會想到他是一個腰纏萬貫的老富翁。一些熟人看見他這樣,表示驚異,並不理解。他說:“我不幹這個幹什麽呢?人總要工作呀。”在他看來,擁有萬貫家財是一回事,但人的價值首先是體現在工作上,體現在你還能做點事情上。

所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生活就會回報你更多的快樂。古羅馬政治家及哲學家塞尼加也說:“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麽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可見心態會決定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以好心情來度過每一天,人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不愉快的事情,從而破壞自己一天的好心情,進而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