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掌控淡定的心態淡然麵對得失 保持理智,克服浮躁心理

在心靈深處,總有一種力量使我們茫然不安,讓我們無法寧靜,這種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氣躁,是成功、幸福和快樂最大的敵人。它的表現形式呈現多樣性,可以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麵麵。

人浮躁時會表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心神不寧。麵對急劇變化的社會,不知所為,心中沒底,精神緊張,對前途毫無信心。

焦躁不安。在麵對問題時表現出一種急躁心態,急功近利。

盲動冒險。由於焦躁不安,感性取代理智,使得行動具有盲目性。行動之前缺乏思考,隻要能賺到錢違法亂紀的事情都會去做。這種病態心理也是當前違紀犯罪事件增多的一個主觀原因。

另外,還有些人會表現得無所事事,脾氣大。

可見,浮躁也是一種病態心理。那人為什麽會產生浮躁的心理呢?

從社會方麵講,主要是社會變革,對原有結構、製度的衝擊太大。伴隨著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利益與結構的大調整,每個人都麵臨著一個在社會結構中重新定位的問題,於是,心神不寧,焦躁不安,患得患失,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社會心態。

從個人主觀方麵來看,個人間的攀比是產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氣死人”。通過攀比,對社會生存環境不適應,對自己生存狀態不滿意,於是過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們變得異常脆弱、敏感、冒險,稍有“**”就會盲從。

浮躁是一種衝動性、情緒化、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對個人、團隊及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極為有害,必須予以糾正。

那麽怎樣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在攀比時要知己知彼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兩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否則就沒有可比性,得出的結論也沒多大意義。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減少一些盲目的攀比,心理也不易失衡。

2.要有務實精神

務實就是“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精神,是開拓的基礎。沒有務實精神,開拓隻是花拳繡腿,這個道理是人人應弄懂的。

3.遇事善於思考

考慮問題應從現實出發,不能跟著感覺走,看問題要站得高、看得遠,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理性的人。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教導我們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說的就是如果能安下心來認真做一件事情,就沒有做不好的。我們做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半途而廢,在開始的時候是一腔熱血,然後是熱情消退,最後完全放棄。是什麽原因讓我們放棄呢?是浮躁的心理,是急於求成、不願麵對困難的浮躁心理。我們總是在想著最後的結果,急於看到工作的成果,卻不能戒驕戒躁,腳踏實地。

如果能夠堅持,真正的靜下心來,認真地去學習、工作,我們做的會比現在好很多。隻有拭去心靈深處的浮躁,才能找到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