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不是阿諛奉承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奉承。這話誰都懂,因此,與人交往中,刻意的奉承完全沒有必要。

讚揚要出自內心,要真心實意。如果言不由衷或言過其實,對方就會懷疑讚揚者的真實目的。隻有發自肺腑的稱讚,才會產生奇妙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讚美他人時一定要讚美自己有把握的事,否則容易把“馬屁”拍在“馬腿”上,非但不討好,還有被“馬”踢一腳的可能。

隻要是手裏有點權的領導者,不論在哪一級的崗位上,隻要稍一留意便可發現:周圍的人雖多為事實求是者,但也確有那麽一些善於“阿諛奉承”的人,細細品來,每每令人感歎不已。你若喜歡聽順耳之言,他便為你評功擺好,使你耳邊是一片“好好"聲,即使是身上的膿瘡,也會被他說得“豔若桃子"。你喜歡聽什麽,不喜歡聽什麽,這些人好象你"肚子裏的蛔蟲",硬是把你“捧”得舒舒服服,“抬”得暈暈乎乎,飄飄然,昏昏然。但其實,人人心裏都清楚,這不是出自真心。因此,就算一時間,你利用阿諛奉承換來了別人的開心,但這也是很短暫的,並不交心。但是嘴甜就不一樣,嘴甜能討來人的真心。

這是因為嘴甜是一種由衷的,發自內心的,自然而然的說話術,是以一定的事實為依據的。而阿諛奉承,或是虛偽的讚美,最後則往往會害苦了自己。

在古樸寧靜的鄉村裏,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榕樹。在這棵榕樹下擺有幾張石椅,這裏正是村民們夏日納涼的最好去處。每天中午,都會有個滿頭白發的老人正在樹下乘涼。

這天中午,忽然有水滴從天而降,淋得老人家全身都濕了。老人抬頭一看,原來不是雨滴,而是樹上有個小男孩正在他的頭上撒尿。老人本想發怒,但是轉念一想,就算發怒也未必會讓小男孩下來,不如說點好話騙他下來。

於是,隔了一會兒,隻見他顫抖手,從口袋裏拿了一張10元紙幣,並放在石椅上,討好地笑說:好小子,你有種,算我服了你,小小年紀就天不怕地不怕,將來一定有出息,天氣這麽熱,這10元錢我請你吃一支雪糕吧。小男孩便利落地從樹上跳下來,開心地拿起老人留下的10元錢走了。老人鬆了口氣,心想,終於可以安心乘涼了。

而小男孩呢,他覺得在人家頭上撒尿,還能得到佩服,還能得到錢,這個遊戲不錯。嚐到甜頭的小男孩,第二天故技重施,而老人賠了錢反而沒達到趕走他的效果,隻能自討苦吃。

這就是阿諛奉承的後果。所以,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想獲得別人的好感要想獲得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在讚美別人的時候,一定要發自內心,至少是從現實出發,有依有據——也就是要嘴甜——嘴甜和阿諛奉承最大的區別就是,嘴甜是發自內心的,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抹了蜜一樣的話,而阿諛奉承則是空中樓閣。

所以,要想學會嘴甜,要首先學會從內心裏欣賞別人,發現別人的優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