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是交談者不可缺少的東西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是禮儀之邦,在物質生活極度豐富的今天,更應重視精神文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如果都能注重文明禮貌,大家的心情也會更加舒暢、精神也會更加愉快。

在社交活動中,禮貌成為交談者不可缺少的東西。爽快的言論人皆愛聽,能尊重別人的人,亦受尊重,雖然事理不盡相同,但隻要我們心懷謙遜,隨時注意說聲“請”“對不起”“謝謝”,必能減少不必要的誤解。上班時小妹為你倒杯茶,隨口就說:“謝謝!你看茶梗還浮在上麵,新泡的吧!嗯!由你倒來的茶特別香。”她必是歡欣無比,心想以後就是一日泡三、四次也是願意的。

某次我們在百貨公司上廁所,正逢清潔工在打掃,其中一人隨口對那位瘦小的清潔工說:“辛苦你啦!”她竟激動得望著他的臉說:“謝謝!您真是好人。”也許至今未曾有人對她說句“辛苦啦!”的話,大部分人隻想到她是個掃廁的工人,甚至嫌她髒。而一句簡單的問候,足以讓她欣慰,讓她感到溫馨、鼓勵與支持。

有人曾做過100份問卷調查訪問送報者,詢問他們送報工作何時最快樂,其中20人答稱領薪水時;而70人答道:當顧客說“辛苦你了”時最感欣慰。這個調查顯示感謝的力量之大。當我們請人做一件事時,必說:“辛苦你了!因為你的幫忙,讓我受益匪淺。”如果我們不知感恩圖報,反說:“什麽?有這種辦事效率?既然答應幫忙又為何拖泥帶水的?”這麽一來,即使對方有意突破困難,助我們一臂之力,見此情景也心灰意冷,心想:“這種人誰會再幫你第二次忙?”不管我們是否心情愉快,多說“辛苦了”“謝謝你”之語,總不會惹人厭煩,說不定別人臉上的微笑,可讓我們的情緒開朗呢!“對不起,實在是我自己不小心啊!”“對不起!我並非故意的,請見諒!”如此道歉,大概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會節外生枝,惹些意外的糾紛。

越常用這些禮貌語,越表示尊重對方,若因此而引起人家對你禮貌周到的好感,不也是意外收獲嗎?如果被人像下麵這樣如此指指點點,豈不糟透了?

“那家夥的一張嘴,大概不知道‘對不起’三個字應怎麽發音!”

“世界上竟有這種人存在,他不要做人啦?連句謝謝都不會說,還盡罵人呢!”

在社會中欲謀一席之地,必學有專長,如此方能站穩腳步。因此無論對誰,必對其人抱存尊重之念。

“你連這個都不懂啊?”

當上司如此責罵時,我們無須憤憤地說:

“如果我能,早拿博士學位了!”

應改口說:“對不起!這是我一時的疏忽。”

如此定能平息對方之怒,也不致惹火燒身。

住集體宿舍的人必有這樣的經驗,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發現洗麵池站滿了人,於是我們要稍後再洗,不然誠懇地說聲:

“對不起,請挪個地方讓我洗把臉!”

對方一定會客客氣氣地說:“好好!沒問題,我馬上就好了。”

於是愉快的漱洗清爽,揭開一天序幕。如果我們一聲不響地擠進去,對方一定在想:

“哪裏來的冒失鬼?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硬擠,誰要讓你?”

於是堅持不讓空位,如此你擠我推,不成鬥牛了?隻要說一聲“對不起”,問題不早就解決了嗎?

當小孩哭泣時,長輩說幾句安慰的話,多半能讓他破涕為笑;與人交談說些尊重對方的話,其作用亦如春風拂麵般令人舒暢。

簡單地說句由衷言詞:“對不起!我真是糊塗透了,如此不留心!”相信對方必能平息怒火。當你回到宿舍,希望能靜下來開夜車,但房內卻還有別的室友,此刻須說:“各位!很對不起,讓你們無法安眠,我很快就看完的,多包涵了。”別人自會尊重你的用功而回答“沒關係,無妨”,或是“亮著燈反而好睡呢”來平定你的不安。

夫妻爭吵,常是一人先認錯道歉,另一人即刻停止吵架,雙方和好如初,不然意氣用事的結果,可能導致長期冷戰,甚至摔起盤子摔壞杯子了。就像宿舍室友之間不相互體諒,吹胡子瞪眼睛,偏不讓人開夜車地怨道“還不快熄燈!”或“好亮呀!是不是已經天亮了?”或者更不堪入耳之話。

要把禮貌隨時使用得恰到好處,就會有許多朋友漸漸走到身邊,因為能肝膽相照的朋友,必有虔誠的心靈,而為所當為。所以能將誠懇、謙虛隨情意表現,必使生活舒暢無比。

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禮多人不怪”。在交往中得體地使用禮貌語言和謙詞可以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如與好久不見麵的人見麵說“久違”;與不相識的人初次見麵說“久仰”;有了過失求人原諒說“請包涵”;請人幫忙說“勞駕”;有事找別人商量說“打擾”;請人勿遠送說“請留步”;求教於人說“請指教”;不能陪客人說“失陪”;送還物品時說“奉還”;陪同朋友叫“奉陪”;影響他人工作和休息說“打攪了”;當別人表示謝意時說“別客氣”。

請確實體會“謝謝”之神奇力量,即使旅行於外國,隻要你學會當地“謝謝”的說法,即可增添許多人情味,而於自己本身亦是受益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