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順後逆

1894年,英國著名劇作家蕭伯納的新作《武器與人》問世了。首次公演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蕭伯納終場時應邀上台同觀眾見麵。不料,他剛走上舞台,就有一個人大唱反調,他歇斯底裏地喊道:“蕭伯納,你的劇本糟透了,誰要看!收回去,停演!”

全體觀眾大為驚訝,都替蕭伯納捏一把汗。這種場麵尷尬極了,觀眾們以為蕭伯納準會氣得七竅生煙。

可蕭伯納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滿麵笑容地鞠了一躬,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地對台下說:“是的,我的朋友,你說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

話音剛落,蕭伯納緊接著說:“但是,很遺憾,我們兩個人反對這麽多觀眾有什麽用呢?我們能禁止這個劇本演出嗎?”全場頓時哄堂大笑,緊接著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

先順承對方的意思,對對方所說的話加以肯定,然後急轉直下,說出相反或不同的觀念。蕭伯納麵對自身形象被貶損的局麵,穩住心態,隨機應變,挽回了身陷尷尬的局麵。

細細分析這種幽默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附加條件法

即先順承對方的意思,然後轉換一個口氣附加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往往是事實上不可能的或主觀上根本無法做到的。如以下幾則小幽默。

有一次,意大利音樂家帕格尼尼為了趕到一家大劇院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一輛馬車,他一邊催車夫快點,一邊向車夫問價。“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馬車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樂家,便有意訛詐他。“你這是開玩笑吧?”帕格尼尼吃驚地問道。“我想不是。今天人們去聽你一根琴弦拉琴,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啊!我這個價格不算多。”“那好吧,我付你10法郎,不過你得用一個輪子把我送到劇院。”

某馬戲團有一個重要的節目:馴獅表演。一個年輕漂亮的女馴獅員,手拿指揮棒,讓獅子做高難度的動作,演到**時,女郎口中含一塊糖,讓獅子用舌頭接過去。為了渲染氣氛,馬戲團的經理問觀眾:“哪位觀眾敢上來試一試?”台下一片沉默,誰也不敢接招。突然有位男士應聲答道:“我敢。”觀眾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停了片刻,他接著說:“不過,我要演獅子。”

在第一個例子中,音樂家帕格尼尼對於車夫的敲詐勒索沒有義憤填膺地斷然拒絕,而是先同意付款,然後提出了一個令車夫無法做到的條件:用“一”個輪子(就像自己的“一”根琴弦)把他送到劇院。這客觀上便起到了拒絕勒索的作用。在例子二中的馬戲團經理是要觀眾與獅子一同表演,但是由於在“試一試”的前麵省略了“與獅子”三個字,這便給了那位男士可乘之機,他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後來一個轉折,從而開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與那位女馴獅員接吻。

2.補充說明法

先肯定對方的說法或順承對方的意思加以回答,然後再補充說明,使之符合邏輯。

一次,帕特裏克·馬奧尼與好友蕭伯納夫婦談了許多問題,當他們談到各人的愛情糾葛時,馬奧尼問蕭伯納的夫人:“您是怎樣與您丈夫那些眾多的女**慕者和平共處的?”蕭伯納的夫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則軼事。她說:“在我們結婚後不久,有一位女演員拚命追求我丈夫,她威脅說‘假如見不到他,她就要自殺,她就會心碎……’”“那麽,她有沒有心碎而死?”“確實如此,她死於心髒病。”蕭伯納打斷了談話插進來說,“不過那是50年以後的事了。”

上麵的幽默中,蕭伯納夫婦先順承對方的意思作肯定的回答,然後再補充說明,使之符合事實,也使語言引人入勝。

3.借口推脫法

即先答應對方的要求,然後又尋找借口加以推脫。宋代的範正敏在《遁齋閑覽》中記載了這麽一個故事:

富貴權勢之家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其中也有內心雖不樂意而迫於權勢不得不應允者。一天,某權貴之家看中一名年輕進士,便派十名家丁去強行相邀。年輕進士沒有推辭,跟隨而來。到這家之後,立即引來不少人圍觀。一會兒,衣著華貴的主人出來,對進士說:“我膝下隻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願許配給郎君,不知意下如何?”進士先鞠躬,後答道:“我出身貧寒,能高攀貴人,深感榮幸。不過,這件事要等我回家與妻子商量之後才能答複,你看如何?”眾人知其早已成親,無不大笑,主人則滿麵羞慚。

例子中的新科進士,對於權貴之家的冒失逼婚,不直接推辭,而是恭敬地應允,然後借口說要與妻子商量,不僅表明了自己有妻室,而且還顯示出對妻子的尊重,大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勢。